◎本刊记者 陈一良
幸福侨乡 世界青田
——青田县委书记徐光文访谈
◎本刊记者 陈一良
记者印象
徐光文中等个头,目光炯炯,握手温和而有力。他颇为健谈,采访中,他侃侃而谈,富有条理,当聊到如何抓落实、抓作风的话题时,他的声调提高了,身子也不自觉地从座位上挺起来,显得精气神十足。
他说,“繁忙”是县委书记的工作常态,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将“帽子”别在裤腰带上,甩开膀子干,更是一位县委书记应有的精神品质。
日常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徐光文坦言当县长时最大的感受是
“烦,没时间睡觉”,当书记最大感受是“难,睡不着觉”。担任县委书记这几年虽然肩上挑着千斤担,心里却最有成就感。
简历:
徐光文,1966年11月生,籍贯遂昌,1986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丽水地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部务会议成员、干部科长,丽水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干部科长,丽水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龙泉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常务)、政法委书记、浙江龙泉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青田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2011年11月任青田县委书记。
“夜考”感悟:书记“夜考”是个擂台赛,大家实打实地比拼,没有空话、大话、套话,脚踏实地、催人奋进。
侨乡青田有着300多年的华侨史,旅居世界各地的青田人达33万之多,分布于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因此被誉为“侨乡青田”。近年来,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公用型保税仓库等项目纷纷建成投入使用,青田逐渐成为国内主要进口商品集散地之一,有力促进青田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侨乡”是青田县委提出的奋斗目标。
记者: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是青田县委的既定施政思路,请介绍一下青田如何将保护绿水青山与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
徐光文: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一直以来,我们都坚持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谋划全县的发展思路。保护绿水青山是我们的施政底线,我们依靠绿水青山,同时也注重挖掘青田的侨乡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
近几年,我们依托山水资源,将旅游作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来抓。目前,我们最大的浙商回归项目、投资百亿的千峡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年底将开门迎客,高市生态乐园室内滑雪场已经开业,“仙峡谷”“天门慢都”等旅游大项目也陆续签约引进。上半年,我们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46.8亿元,增长23.7%。
依托侨乡优势,我们实施青商回归和华侨要素回流工程,青商回归创业园是我省“浙商回归”三大模式之一,侨乡进口商品城一期三个市场、4.3万平方米已经开业,保税仓库投入使用,上半年销售突破3个亿,进出口总额18.35亿元,增长85.5%,增长速度喜人。
再一个是我们通过大胆探索,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抓好省级社会事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伯温中学、太阳岛养老中心等社会投资项目先后落地,首次获得全省扩大有效投资先进县。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积极推进个人外汇贷款试点,建立侨乡财富中心,金融便利指数全国第三。我们实施“零土地”技改、制鞋业“机器换人”等13个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在生态工业考核中名列全市第一。
记者:在青田设立舆论监督栏目《每周聚焦》,开丽水全市之先河,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徐光文:通过《每周聚焦》栏目,我们先后解决突出问题56个。我们清醒认识到,矛盾时时有、处处有,矛盾问题不可怕,领导干部就是要奔着解决矛盾问题去。
记者:青田有哪些具体举措?破解了哪些具体问题?
徐光文:我们先后建立了“领导干部一联八”“三级联动办实事”“一线巡查、现场办公”“三深入、三服务”“住夜值勤、住村联心”等五大制度,推动干部冲在一线,举措落实在一线,业绩成就在一线。
五年来,我们为群众办理实事7700多件,全面完成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我们重拳整治阀门、休闲椅、电镀等18个低小散行业,去年以来整治提升企业315家、关停261家。坚持退养提升并举,关停搬迁齐抓,重拳整治养殖场78家。
我们不找理由、不讲条件、不留退路,坚持勇挑担子拼命干,占全市61%的136处违建,用53天完成平稳整治。我们整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工作,全面开展美化家园大行动,成效明显:主要流域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以上,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7%;近三年整治违建364万平方米,完成“三改”305万平方米;建成3条美丽乡村风景线110公里;瓯江沿岸56家非法砂场、400多万吨砂石料,1个月内全部清理到位。
记者:在今年3月的丽水市“两会”期间,丽水市委书记史济锡给青田“三带三敢三不怕”点赞,请介绍一下青田干部作风建设的情况。
徐光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把优化环境和转变作风作为促进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精心开展了“三带三敢三不怕”作风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带头干事、带头廉洁,敢于担当、敢于攻坚、敢于创新,不怕苦、不怕困难、不怕得罪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开展“三带三敢三不怕”作风教育实践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落实各项工作。
俗话说得好:千条万条,不落实就是“白条”。务实苦干抓落实,是本届县委的工作主基调,“幸福侨乡”是大家一步步干出来的。
经过五年的奋斗,青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从2011年到2015年,青田全县生产总值从136.6亿元增至192.6亿元,年均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40.3亿元增至385.5亿元,年均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从55.1亿元增至110.3亿元,年均增长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