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刘孟男 杨英
摘 要: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之一,而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数量,特别是优质生源数量是衡量大学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力和国际声誉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外国学生将我国作为留学目的国。如何在全球视野下,本着“育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国际化、跨文化的交际平台,提高留学生校园生活质量及中外学生交流与融合水平,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培养更多知华、亲华、友华人士,是当前留学生管理工作者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全球视野;育人为本;跨文化交际平台
近年来,随着汉语和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外国学生将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国,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攀升,留学生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十二五”期间,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紧跟国家开放战略步伐,留学生的总人数、国别数、学位生数、硕博率等各项指标均居黑龙江省首位(见图1)。自2011年以来,哈工大的学位留学生数量每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4年,哈工大共有来自世界五大洲115个国家的23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学位留学生数量达到1066人(见图2)。相较于其他院校,不具备地缘优势的工科院校在国际化发展方面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要想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则面临更大的挑战。[1]
为提高中外学生交流与融合水平,确保留学生在紧张忙碌的学习之余,能够获得更为丰富而有意义的业余生活,哈工大加大了投入,多项措施并举,在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保证来华留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努力探索适应国家战略需要,符合学校国际化发展要求,以及满足留学生学习生活需求的富有特色的校园活动,并得到了积极的反响。
一、高等院校跨文化交际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础
尽管很多大学已经构建了校园跨文化交际平台,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跨文化交际平台的发展目标”“校园文化活动的对象”等一系列问题仍然需要我们进行更加理性和深入的思考。作为高等院校,在全球化视野下,以下四点思考将使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更清晰、定位更准确,形势与内容的结合更协调,并使其育人功能的实现更充分。[2]
第一,培养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及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都作了明确的阐述,突出了“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对学校来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应该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也应有科学的质量观,依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各项校园文化活动。活动虽然形式不同,但目的指向相同,即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
第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它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各个领域。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势必也冲击着我们的教育目标以及对人才的素质要求。[3]
当前的经济与政治一体化以及了解不同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都使教育国际化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知识是不分国界的,知识的探求、发展与传播也能通过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得到大力推动,而这正是包括高等院校、科学团体等在内的整个学术界具有国际性的根本原因。高等院校集中了热爱学习、立志传播已有知识和探索新知识的人才,因此,校园国际化环境的营造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国际化要求高等院校与整个社会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培养具有全球化素养的人才。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各国对教育目的也作了根本性的调整。《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强调“要求所有学生都要了解本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在多元文化传统方面的知识”;俄罗斯教育根本大法《俄罗斯联邦教育法》(1992)提出“个性的自由发展的优先权”,并把“个性自由发展”理解为“保证使受教育者拥有符合世界标准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实现在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一体化,培养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并以完善此社会为己任的具有个性的公民”;日本立足自身,放眼全球,面对21世纪,提出要培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要培养深刻理解多种文化并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即能充分沟通彼此思想的国际型人才。
各国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内容不尽相同,但都主张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维度要求,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把一个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反映了现阶段各国对教育目标的调整所遵循的共同原则和发展趋势。“国际化”要求学生有更开阔的视野,有全球化的人才素养。
第四,构建跨文化交际平台,增加学生获得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针对新的世界形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扩大教育开放,“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哈工大在历史上就是一所国际性大学,更应为中外学生“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增强其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使之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参与不同文明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不同文明的深度互动”①。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时,通过在不同文化间的“磨合”,学生将具有更开阔的视野,从世界文化的角度认识自身文化的特性和不足,理解并尊重异文化,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二、“育人为本”的跨文化交际平台的构建
基于以上思考,近年来,哈工大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有目的、有层次、有针对地加强跨文化交际平台建设,培养中外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领军人才。
(一)完善社会实践体系,教会学生求知
践行外语教学新理念,充分利用目的语环境打造留学生集成化语言文化实践项目,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和缺陷。[4]
所谓集成化的语言文化实践就是将学习层级不同、课程性质不同的汉语教学与目的语文化环境资源进行无缝对接,创设出形式不同、内容各异的实践项目。特定的模式使不同的实践形成了以横向的多样化和纵向的层次性为特点的纵横交错、梯次上升的有机统一体。
将语言文化实践项目明确纳入课程教学计划,利用制作展板、召开实践报告会、参与成绩考核等形式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培养,保证留学生对实践活动给予足够重视;语言实践增进了各国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的直观了解和认知,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用中学”——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求知”;适时固化成果,提升价值,有效地将目的语环境优势转化为语言教学优势,使语言课程超越对语言知识的简单的认知性掌握,而使学生获得在多元文化条件下批判性和创造性分析的技能,独立思考和集体工作的技能,以及包容与理解不同文明的能力。[5]
注重提高学生开放型思维能力,将课堂所学应用于所选课题研究之中。不同的思考方向使学生获得更多思路,扩展已有知识并启发创新。鼓励和支持中国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如中俄大学生创新能源设计大赛和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举办的第十届科学技术与社会融合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into Society,ICISTS)。在大赛和学术会议的交流中,参赛学生了解到国内外各院校专业发展的动态,共同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融合带来的新思维及创造科学与人之间有效沟通方式等问题。在相关课题的讨论和自我展示中,中国学生加深了对学科的认识,明确了课题的方向,切身体会到在国际交往中“会做”与“会讲”同样重要,提高了对如何求知的理性认识。
(二)加强国际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在大型活动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事
“以学生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更加规范的社团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使中外学生在大型活动中学会做事,增长才干。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协会(HIT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HICA)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学生服务中心(HIT Call Center,HCC)②是在学校团委、国际合作处、留学生中心直接领导下的国际学生组织,旨在服务中外学生,全力打造广阔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加入国际化社团组织的学生,可以参与组织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活动、文体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包括全校最大型的中外学生晚会——“世界手牵手”中外学生文艺晚会、最受欢迎的体育活动——“留动哈工大”中外学生趣味运动会、最有趣的旅行考察活动——“哈工大星”中外优秀学生夏令营等。
“世界手牵手”是哈工大90周年校庆时来自全球71个国家的留学生联袂演出的大型歌舞,它彰显了哈工大浓厚的国际化氛围,受到了参加庆典的国家领导人和全校师生的盛赞。此后,“世界手牵手”便作为每年一届的中外学生文艺晚会的主题,为卓越九校联盟、中俄韩等高校交流搭建了更大、更广的舞台,并衍生出中外学生校园文化交流沙龙活动。
优秀中外学生夏令营以“哈工大星”命名,寓意不懈追求“卓越、永恒”。营员们通过参观考察、撰写报告、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等环节,感知社会,学习做事。其他诸如“一心一益”暑期支教团、“留动中国”中外学生趣味运动会、外国文化讲坛、模拟联合国大会、留学生演讲大赛、英国议会制辩论赛等活动,均由学生社团组织或参加。
在这些大型活动中,学生学会了用善始善终的态度对待任务,学会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并从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学生社团在大型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使其组织结构愈加合理、职能日益清晰、功效渐趋强大。
(三)持续推动中外学生交流平台建设,教会学生如何共处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世界,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相依存程度越来越高。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学会共处,就要了解自己、发现他人。学校为学生创造机会,帮助中外学生了解人类本身的多样性、共同性及依赖性,并在这种深入了解过程中,发展、提高、完善做人的品质。[6]
节庆活动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留学生资源,为中外学生提供机会,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多样性,学会更好地生活在一起。“非洲自由日”举办的非洲节,以及印尼节、法国文化节和国际文化嘉年华活动,都是哈工大跨文化交际平台中具有创造性的文化交流。
以“嘉年华”活动为例,学校为学生搭建平台,鼓励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打破专业学科的界限,共同合作,以节目表演、文化展示为主要形式,契合“一带一路共繁荣、中国世界手牵手”的主题。学生或以自己本民族特有的舞蹈语言,使观赏者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和文化艺术特质;或以富有创意的文字图片、语言介绍和视频播放,宣传本国传统文化和国情概况,为人们了解世界各国风情提供了真实的样本。这些具体的活动,将文化上的输入和输出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把校园文化交流活动构建成了跨文化交际的平台,让中外学生了解更多的世界性文化——认识世界是学校开展校园文化交流的主要目的。
在活动策划、志愿者招募、展品设计、节目设计与排练等一系列繁琐、细致的筹备工作的磨合中,同学们寻求着新的认同,在学习共处的过程中分享着合作的快乐。
三、高校跨文化交际平台建设的发展方向
在全球化视野下构建跨文化交际平台,是高等院校新时期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个途径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质,我们还需继续探索,不断创新。
首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开展校园活动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进一步强化学生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吸收和引进多元文明,突出国际性、互动性,让校园文化发挥更强大的育人功能。同时,充分考虑并尊重中外学生不同的特点与个性差异,帮助他们解决参加活动动力不强等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消极参加变成积极投入,让学生活动的效益最大化。当然,活动组织者和教师也要想方设法增进不同国家的学生对中国及其他国家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包容多元文化的胸怀、跨文化学习研究和交流的能力。
其次,找准定位,明确目的,使活动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增加活动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每一项校园文化活动都有其相应的目的,活动组织者应精心设计,周密筹划,选择与内容目的相匹配的活动形式。例如,哈工大校运动会是展示中国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舞台,留学生的加入为其增添了绚烂的色彩,入场式突出“国际化”的展示,学生肤色、服饰、国旗、展板甚至个性张扬的队列,都很好地渲染了会场气氛。“嘉年华”展开的各种活动,不仅增强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珍惜和自信,也增强了大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语言生“汉语活动周”把语言交流摆在首位,其中语言实践报告有明确的要求,如考察目的、前期准备、主题内容、跨文化比较与实践收获,促使学生从对中国国情文化的感性了解上升到理性思索。
最后,加强国际学生社团组织建设,切实打造最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国际学生社团是校园国际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做好国际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第一,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构建社团。吸引不同地区、国别、种族的学生加入社团,形成国际化大家庭,并保证国际学生在社团领导层中的比例和地位,以利于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不断发生,多元视野不断增强[7]。第二,育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国际领导力为最终目标发展社团。国际社团的发展应赋予学生主体地位,支持学生独立主办大型活动,努力打造一些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如哈工大首届留学生汉语演讲大赛、嘉年华等活动,从策划、拉赞助、内容设计、组织实施等一系列环节,均由中外学生交流中心负责。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社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社团成员更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提升了国际领导力。第三,建章立制,统筹谋划,做好国际社团长期发展规划。不可否认,学生社团组织由于老成员毕业、考研等原因,流动性强。另外,根据实际经验,社团骨干成员往往也是学院、导师的重点“抓手”。为此,制定《国际社团3-5年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相当重要,以确保国际学生交流持续开展。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哈工大深入研究全球化视野下基于“育人为本”的跨文化交际平台的建设,积极开展校园跨文化交际活动,必将进一步助推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注释:
①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于2015年5月23日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的致辞。
②后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外学生交流中心。
参考文献:
[1]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高等教育研究,2001:62-6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72:105-107.
[3]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J].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89.
[4]胡清国.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教学及其把握[J].广西社会科学,2008(3):187-189.
[5]刘颖.浅谈留学生教育中的跨文化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2015(7):60-62.
[6]马艳妮.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外学生融合机制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13(18):95-99.
[7]陈慧.留学生中国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6):135-142.
编辑 潘雅 校对 吕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