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在陈静仪看来,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做人最起码的标准,孝心不仅仅要扎根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
陈静仪的父亲已85岁高龄,母亲78岁,为给父母创造更好的安享晚年的舒适环境,他始终将老人的健康、快乐放在第一位。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大,抵御寒冷的能力也有所下降,尤其是冬春交替时节,停止供暖后,为了让老人在家休息得更好,他将家里的空调或是电暖气总是开到天气真正变暖。每年春天,他都带父母到中医院做全面体检,请中医给父母按摩通络。平时在家里,如果老人不舒服或有头疼脑热,他就及时请医生、买药、煎药忙个不停。尽管父母亲身体硬朗,但因家住5楼又没有电梯,老人每次出门,他都亲自接送;父母每天出去遛弯,他或妻子都要陪伴左右,搀扶着上下楼梯,以确保老人的出行安全。他常说,父母年纪大了,对儿女来说,他们安全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让老人吃得健康、舒服,陈静仪与妻子经常变着花样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饭菜以松软、易消化为主,但也不失营养均衡。老母亲喜欢吃烙饼,他每次先把烙饼的皮剥掉,让母亲吃饼心。虽然这是再平凡不过的小事,但可以充分体现出他对孝顺的理解和诠释,从小事和细节上关心体贴老人。
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常事,每当有人向陈静仪抱怨或请教这个事的时候,他就会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下班后,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问二老的身体和饮食,然后帮老人收拾房间,每天早晚都要陪着老人散步、聊天,有时间就陪老人看电视,精心关照二老的饮食起居,陪二老享受天伦之乐。他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
30年的赡养经历,不管是家里还是家外,陈静仪从来不让老人操心,更不会让老人闹心,无论妻子孩子还是兄弟妯娌也从来不惹老人生气,和睦的家庭也是对老人的一种孝顺。
李川涛赴汤蹈火终无悔赤诚孝心献人民
李川涛是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朝阳支队奥运村中队战勤班班长。入伍8年来,他出生入死,参加灭火和抢险救援战斗1000多次,多次立功。在爱岗敬业的同时,李川涛还以雷锋为榜样,8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倾注到辖区孤寡老人的身上,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在李川涛部队的驻地有一应孤寡老人宋瑞英,无儿无女,孤苦伶仃,百病缠身,生活非常艰难。李川涛从入伍的第二年起,便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义务。他把有限的津贴节省出来,给老人买营养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给她换上了厚棉被和电褥子御寒,并利用节假日帮助老人买煤、洗衣服、打扫房星,陪老人聊天。老人逢人便讲:“我这个孙子对我真亲啊!”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在李川涛及其战友们的精心照顾下,多病老人的生命得以延续,2010年8月,她才带着对人世间的深深眷恋安详地离去。
50多岁的老教师孙宝臣因晚年丧子,精神受到强烈刺激,经常将钥匙锁在家中。第一次救助时,李川涛用一根安全绳从五楼悬下进入四楼阳台,随即进屋将他家的门打开了。可过了没两天,孙老师又将钥匙落在了家里。李川涛二话没说,带领战友又一次赶到,最终取出了钥匙。离开时,李川涛把队里的电话留给了孙老师,让他有事就打电话,孙宝臣夫妇非常感动,与李川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刘奶奶有过一段特殊的从军经历,丈夫也曾是一名军官,一次意外,丈夫永远离开了她。多年来,刘奶奶一直坚强地承受着无儿无女、失去丈夫的痛苦。李川涛尽量抽时间去看望陪伴刘奶奶,认真聆听她诉说自己非同寻常的人生,同时他还带领战友们一起利用休息时间陪刘奶奶聊天,哄她开心。很快刘奶奶就接受了这群“兵”儿子。
有人曾问李川涛,“你作为一名消防战士,日常工作十分繁忙,为什么还要牺牲休息时间去学雷锋、做好事?”他说:“爱心是一盏灯,能照亮周围所有的人,给他人带来生活的希望。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同样收获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