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继中国三个部委在3月24日下午就“问题疫苗”召开记者会后,世界卫生组织在3月24日晚第二次回应该事件。世卫组织表示,一般情况下,接种过期或不当处理的疫苗后,人体对疫苗针对的疾病可能不产生免疫能力,因此应该重新接种疫苗。重新接种疫苗是安全的,可以立即接种灭活疫苗,也可以在28天后接种减毒活疫苗。但是,由于不同疫苗可预防疾病在不同年龄阶段所产生的风险不同,所以不是所有疫苗都有必要重新接种。诸如麻疹、风疹、甲肝、乙肝和水痘等疾病,可通过血液检测了解儿童的免疫情况和确认是否需要重新接种疫苗。若考虑重新接种疫苗,应咨询预防接种点的专业人员。
(新京报)
在这起涉案金额高达5.7亿、涉案面多达24个省份的疫苗大案中,从目前情况来看,上海、浙江以及苏南地区尚未涉及其中。一位疫苗业内人士坦言,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疫苗运作相对安全,“这并不是巧合”。我国并不是所有省市都在按照二类疫苗自主采购的规定执行。在上海、浙江、苏南等地,目前二类疫苗管理采取了类似一类疫苗的管理方式,所有的二类疫苗由市疾控中心统一采购、调拨,区县疾控中心以及社区卫生院不单独购买。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采购方式帮助这几个地区摆脱了当前的“疫苗劫”。
(第一财经日报)
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质量有无差别?针对社会关心的疫苗安全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3月26日发布科普知识予以回应。
据食药监总局介绍,所有上市疫苗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监部门颁布的国家药品标准。在我国上市的药品,无论国产或进口制品,在其有效期内各项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均不得低于药典要求。多年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和使用国,在疫苗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方面不断积累经验,疫苗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可以比肩国际水平,有些指标甚至优于国际标准,如疫苗安全性检测项目。
(新华社)
内地问题疫苗事件引起家长恐慌,社交网络上流传“带孩子去香港打疫苗全攻略”。对此,有香港舆论担心,继“奶粉荒”之后,香港会出现新一轮“疫苗荒”。不过,有香港医生3月2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近日内地人咨询疫苗接种的电话和电邮明显增多,但疫苗不像奶粉那样可以大量采购,相信香港不会出现“疫苗荒”。香港卫生署发言人回应称,今年截至3月22日,全香港母婴健康院平均每月有逾4万人次使用儿童健康服务,非符合资格儿童(非港籍儿童)在头两个月分别有398人次和382人次。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