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盈++罗玲
位于台湾新北市瑞芳区的九份小镇,有过独特的命运转换。
100多年前,九份地区富饶的金矿被人们发现,随后大力发展采矿业,小镇一时风光无限。
几十年后,矿藏挖掘殆尽,这座小镇也开始没落。
然而,谁也没想到,1990年以后,由于一部电影《悲情城市》的上映,这座小镇的命运悄然改变。
电影中,九份的独特建筑、坡地以及风情,令无数影迷陶醉神往,这也为小镇重新带来了生机。
这就是电影的力量,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
在我们这座城市,山城流光,重庆拓影,云山雾绕,两江环抱,历史人文,全都是让人热血沸腾、灵感迸发的电影元素。
2016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重庆时,一张巫山红叶照片勾起了总书记的深情回忆。他微笑着说,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红遍全国的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说的就是三峡,给人印象深刻。
电影的魅力,可见一斑!
哪些好电影与重庆有关?
先来看一组名单:贾樟柯、娄烨、张一白、宁浩、张艺谋、冯小刚、迈克尔·贝……
是的,没错,这些著名的导演都曾在重庆取过景,拍过电影。
2016年3月,市规划局、市地理信息中心发布了《重庆电影地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重庆取景的电影数量已经超过200部。
我们不妨分类来盘点一下部分佳作:
影响火爆的:《疯狂的石头》《十面埋伏》《变形金刚4》《满城尽带黄金甲》《三峡好人》。
别具历史味道的:《一九四二》《开罗宣言》《相伴库里申科》《毛泽东与杨开慧》《1894甲午大海战》。
文艺范儿十足的:《周瑜的火车》《生活秀》《日照重庆》《我十一》《忘了去懂你》《黄金时代》。
最本土化的:《火锅英雄》《重庆》《爱情天梯》《我最好的朋友江竹筠》《古路》。
如果让时光倒流一下,还有更多——1996年的《巫山云雨》,1993年的《重庆谈判》,1983年的《寒夜》……
1982年,由小说《一双绣花鞋》改编而成的《雾都茫茫》,是一部中国电影史上经典的彩色反特侦破片,其剧本堪称“解放初期反特创作的惊险之作”,紧张、惊险、恐怖的一幕令几代人难以忘怀;
1964年的《烈火中永生》让全国再次掀起“江姐热”;
1947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创下了中国电影问世以来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
可以说,重庆一直就是一座与电影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
山水人城一影牵
——那些电影中最钟爱的“重庆元素”
迷人的自然风光
江河纵横、群山环绕、起伏多雾、地形奇特,长江、嘉陵江两江环绕,蔚为壮观;长江三峡风光奇绝,举世闻名。如电影《巴山夜雨》第一幕就是朝天门码头的情景,影片在一艘客轮上拍摄,镜头扫过舱外的风光,两岸奇峰不断,峭壁屏列,蒙蒙雾障,令人销魂。
特别的城市景观
立体城市,高低不平,上上下下,颇有层次。朝天门、解放碑等地标与充满特色的大桥、轻轨、吊脚楼、石板路、过江索道、渡船融合在一起,构筑起这座城市的奇观。如电影《疯狂的石头》中的过江索道、罗汉寺、环形大桥等,令人印象深刻。
大后方时代印记
作为抗战文化的中心,重庆拥有大量的抗战遗迹,是拍摄电影的宝贵资源,防空洞、大轰炸、烈士墓、白公馆、渣滓洞、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红岩革命纪念馆等,都是很好的电影素材。《烈火中永生》讲述的是共产党员江雪琴(即江姐原型)的革命故事,电影中反映出来的“红岩精神”,已经成为重庆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独具一格的社会元素
火锅、重庆话、棒棒、川江号子、小面等,已经构成重庆重要的城市元素。2016年4月上映的电影《火锅英雄》是公认的当月“黑马”,整个电影几乎都以重庆话来贯穿,但并没有影响票房,反而被广大影迷赞叹具有“独特魅力”。
小荷才露尖尖角
——本土电影产业在探索中艰难前行
2015年,重庆贡献的电影票房为11亿元,刷新我市电影票房新纪录。
这一年,重庆也有多部本土电影进入院线,但票房却不理想,总票房不足1000万元。
从这一悬殊的数字对比,可以看出重庆电影产业的弱小。
为何重庆本土电影产业如此薄弱?不妨听听业界怎么说。
融资难,成本高,企业不愿冒风险。
“在重庆拍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融资难,相比北京、上海等城市电影投资的成熟度,重庆本土资本对电影投资尚未形成成熟的运作机制,投资方向和前景也不明晰,这也是重庆各路资本都知道投资电影可能会赚钱,但却不肯砸真金白银进来的主要原因。”重庆电影家协会主席、导演余纪坦言。
风险大,链条长,关键环节“不在场”。
即使获得了融资,也并不意味着之后就一路坦途。作为全产业链,从演员、制片到后期制作,再到影片制作完成之后的市场推广和发行,每一环都影响着影片最终走向市场后的票房。“当前重庆电影产业的发展还主要集中在终端影院。如果在重庆拍一部商业电影,后期制作、特效、发行等关键环节,重庆都基本处于缺失状态。”余纪说。
人才少,经验少,人才外流严重。
导演徐郭涛在拍摄电影《爱情两对半》时认为,他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人才匮乏。名演员请不起,不得不将目光瞄准重庆本地高校。“人才少,而且实践经验太少,光靠书本和学校的教育很难‘接地气。”徐郭涛说。
“人才流失严重,很多本土电影人都到北京的大公司去发展了。”重庆籍制片人蔡智希说。
知名度低,营销难,票房保证率低。
“我们很乐意支持重庆本土电影,但本土电影往往属于‘三无电影,无名演员、无大制作、无前期市场宣传。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上映也很难获得票房。”重庆星美影城总经理郭飞说。
不用扬鞭自奋蹄
——重庆如何弥补电影产业短板
2015年8月,重庆市文化委员会等九部门携手出台《关于扶持重庆电影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多项鼓励政策,为重庆本土电影产业的发展点了一把火。政府的支持固然必不可少,但电影产业作为一项创意性文化产业,还需做好不少工作。
要强调差异化竞争,多立足重庆本土,挖掘一些带有独特性、差异性的电影作品,突出独特性,真正讲好“重庆故事”。
老一辈的重庆人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忆。那个时候,吃完晚饭后,就坐等着《山城棒棒军》《街坊邻居》等优秀本土方言剧登场,然后看得如痴如醉,过后还要仔细回味,甚至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这些电视剧为何能取得成功?根本原因还是把握到了那个时代重庆人的生活状态,触摸到了重庆城市的深层次精神内核。重庆电影也可以借鉴这其中的奥秘。
整合好地区优势资源,健全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
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著名电影导演康健民认为,重庆可以依托龙头企业重庆电影集团,还有众多的制作机构,整合优质资源、发挥地域优势,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一位资深导演认为,重庆的电影产业杂、乱、小,虽然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有上百家,但却很难做到“术业有专攻”,因此建议整合相关资源,打造一条完整的、较强的全产业链。
找准突破口,集中力量生产精品电影。
对接市场需求,先拍几部有特色、有思想、有品位、有票房的精品电影。有时,一两部优秀的电影就可以让一座城市风生水起,比如《疯狂的石头》《火锅英雄》等对于重庆之影响。重庆本土电影产业尤其应该找到最合适的突破口,借“重庆造”电影来影响重庆乃至全国观众。
政府与企业要善于做好支持和对接工作。
在企业融资方面,《关于扶持重庆电影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重庆电影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机制。作为政府,要继续细化规则,比如,具体补贴多少,怎么补贴,多长时间内兑现等。企业要善于充分利用好这些“利好”,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借力”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大力培育电影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留住更多优秀电影人才。
依托西南大学影视艺术系、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以及市内的其他高校,培育更多电影人才。同时,大力引进市外电影人才,按照重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认定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人才,落实安家资助、岗位津贴等优惠政策,在户籍办理、子女入学、科研项目扶持、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
“借船出海”,参与大片投资,宣传好重庆形象。
《变形金刚4》让国内外观众认识了武隆,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重庆电影集团电影事业部副总监周莉芳认为,电影高度市场化,高收益但也包含高风险。参投大片既是一种学习和积累,也可以有效规避商业风险,是一种符合市场规律的运作模式。最关键的是,对重庆的宣传,后期可以带动重庆旅游产业的更大发展,这也是产业衍生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