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苞旦
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古代,请小心使用手中的散碎银两。如果时间地点方法不对,你不但钱花不出去,还可能被群众扭送到官府。
在文艺作品中的中国古代社会,物价经常高得惊人,随便在苍蝇馆子里吃个简餐,费用都往往令常人无法承受。
那种挥银如土的场景随着电视剧的广泛传播而深入人心,甚至固化了人们对古代人日常货币的想象。事实上,白银成为日常交易货币的历史并不长。无论林冲、武松还是郭靖,都不可能体验电视剧中的生活方式。
白银是什么钱?
两宋时,成为大行其道的大额支付货币
在唐朝以前,白银作为货币极其稀少。像电视剧《琅琊榜》中以白银来赈灾和行贿的情节,在该剧所反映的南北朝时期不可能发生。
白银真正成为大行其道的大额支付货币,还要等到商业大兴的两宋时代。
不过,白银在宋朝还远远没有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北宋时期,即使官方全部垄断银矿开采,白银的全国产量也不过二十万两上下,加上定期的巨额外流,国内的白银相当稀少,几十克的购买力便非常之高,无法用于日常消费。一般小额交易用的都是政府铸造的铜制“制钱”。
理论上,北宋时代的一两白银可换一千文制钱,实际银价还经常高至一千五百文到一千八百文,有时甚至涨到两千文。而在武松等人喜爱的那种非法出售牛肉的小饭馆里,吃一顿四斤熟牛肉加十八碗村酒的大餐,饭费也不过五六百文。如果有人像电视剧里那样,在茶馆里随手掏出五十两的银元宝结账,效果恐怕会像基督山伯爵钱包中的五十万法郎债券一样惊人。
在货币特别稀少的地方,人们连一般的制钱都用不起,而以其它货币替代。如四川人不但长期使用不值钱的铁钱,还率先使用了纸币。
而南宋朝廷因匆忙南撤,通货带得少,很快也就遇到了四川人的那种困难,便学习其经验,在全国发行纸币“会子”。元代建立后学习南宋,搞单一的纸币政策,严禁白银流通。白银作为大额支付货币的地位受到影响。
但是,由于货币政策混乱,元代不断发生周期性的通货膨胀,所以民间还是要储蓄白银来保值,官方对此也只能时弛时禁。不过,如果张无忌真用白银请赵敏吃饭,肯定也会遭到群众举报。
到明英宗时期,朝廷终于承认了白银的现实地位。到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时,税收力役都要一体折算为白银缴纳。此后到清朝,白银都是具有官方地位的交易货币,在大额交易中充当主角。不过在明清的平民生活中,白银虽然比宋朝时普及一些,但日常小额交易用的仍以官方铸造的铜制“制钱”为主。
据比利时耶稣会士鲁日满记载,在康熙初年的北京买 1 磅糖需 80 文钱,1 磅面粉 13 文,1 磅羊肉 55 文,3 磅牛肉也只要 130 文。北京酱园还有所谓“四碗一文”,即酱、油、醋、酒各一碗共一文钱。
由此可见,白银虽然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但日常消费中用制钱绰绰有余,很少需要掏出“真金白银”。
白银有多难用?
形状不便携带,成色和衡量标准都不统一
不过,与严禁私人铸造的日常用“制钱”不同,白银虽然是主流的大额支付手段,但明清政府从来没有发布过法定的白银货币形态。也就是说,不管官方还是私人,都可以用白银原料铸造银锭,然后以“两”为单位称量流通。
那么,这些来源五花八门的白银有没有缺斤短两,明清两代的富商大贾又该怎样判断?
答案是,白银是否足金足两,大家几乎没法判断。
首先,铸造银锭用的白银的成色就很可疑。明清时中国人的铸造技术有限,无法提纯出 100%的白银,还有私铸者故意掺入锡、铅等普通金属,以次充好。
鉴定白银的手段也不够靠谱,如明代后期,由于成色优良的银子在铸造中会出现细密的纹路,人们常把足色的银锭称为“纹银”。结果私人银铺发明了各种造假手段,如摇丝、画丝、吹丝等,都能在成色不足的银锭上制造出“纹银”的特征。
到了清代,情况才稍有改观。银锭制造比以前规范,原则上要经过有关部门发给执照。为保证银锭的质量,各地还往往有信誉较佳的大商号联合铸银。同时,为解决银锭成色鉴定的问题,明清两朝发展出了发达的地方公估局体系,主要凭借眼力来鉴定银锭的真伪和成色,并从中收取鉴定费。
不过,市场上的银锭成色仍然不一,标价时却又以统一的“纹银”作计量单位,这自然不太公平。因此在现实中,即使商品明码标价为多少两纹银,商家也不能对什么样的银锭都收一口价,否则总有一方会吃亏。如果支付用的银锭的成色比纹银更好,那支付时就可以比定价少付一点,这种情况被称为“申水”(加水、申色);如果成色较低,则需比定价多付一些,称为“贴水”(补水、贴色)。
可见,虽然这类交易以“纹银”定价,但纹银在此已不再是真实的银锭,而是一种衡量商品价格的计量单位,或者叫“虚银两”。
白银如何变靠谱?
银元很大程度上取代银两
这些成色上的问题,足以令不常从事商务的平民眼花缭乱。而中国衡器制度的混乱,又为大家判断手中的白银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比如说,一两银子到底应该有多重,清朝各地的标准就有极大差别。即使是被政府用作标准的库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各个部门的标准也有差异。
如海关有关平,每两重 37.68 克;漕运有漕平,每两重 36.65 克。在各城市中,有流行于长江流域的湖南湘平,每两重量相当于库平的八钱一分一厘七毫;北京市平则是每十两相当于库平的十两五钱。从北京到湖南,差别竟达到库平的二钱三分八厘三毫。
甚至在同一个地区,政府标准下一两银子的重量都不一定相同,藩、道、盐各部门的库平皆有参差。
在对外贸易中,银锭价值的换算也极为复杂,给货物流通造成了巨大的不便,于是不乏有人为此疾呼。康有为就曾在《公车上书》中提到,元宝和银锭太难使用。更不堪的是,政府自己在出入账时还用不同的银两标准,大平入,小平出,两头赚钱。
作为最重要的大额支付手段,中国白银的单位标准竟如此混乱,自然会引起外国人的不满。
《马关条约》就特意规定,赔款要按“一两 37.31 克白银”的标准来核算,不给清政府搞猫腻的空间。到 1908 年时,新近成立的农工商部根据“万国公制”终于作出规定,库平银一两为 37.30 克。
民间的沟通更走在政府前面。自乾隆初年,海外白银就以银币的形态大量流入中国。相比中国白银,海外银币成色稳定,携带计量方便,优势明显。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也很习惯地要求中国赔偿银元而不是银两。清代的西洋银币种类也很多样,在道光时期,国内流行的银元就可按图案分为“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等许多种类。
这启发了中国人,张之洞率先在湖北尝试自铸银币。随后清末新政时,为了统一全国币制,清政府以国际公制为基础,决定以重量七钱二分、比例银九铜一的标准铸造“光绪元宝”,开启了中国银元的历史。此后的民国银元也继承了这一方案。
在西方的影响下,中国白银凭借着国家在成色和重量上的双重加持,建立起了全国范围内的信用,成为二十世纪前期全国通行的主要货币。草莽英雄们也终于可以拿着一块银元走进饭馆,请朋友吃一顿涮羊肉或者西餐套餐了。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大象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