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学院国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

2016-05-30 05:55:05乔轶娟高媛媛
关键词:证书应用型毕业生

乔轶娟 高媛媛

摘 要:在国际贸易不断深化、人才需求多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国贸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地方性高校必须探究创新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更符合企业要求,才能满足服务社会和解决就业等各种目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安平丝网业;地方院校;人才培养

1 国贸人才供求现状

随着国际贸易不断深化,中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国际贸易专业也随之成为各大高校热门专业。一方面,各涉外企业需要大量的国贸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国贸专业的毕业生进入相关工作岗位后不能尽快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业务操作之中,适应工作慢,影响工作的质量和进程。因此形成了国贸专业学生的结构性失业,供求矛盾突出。

2 安平丝网业各企业对国贸人才的要求

为了尽快解决人才培养与供给问题,我校师生调研了安平丝网企业,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了数据,了解了企业对国贸人才的真正诉求。

2.1 企业需要长久忠心的员工 访谈的企业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员工人数大都在100人以下。企业所用的毕业生中,约有一半左右毕业于国贸和外语专业,企业普遍反应留不住人,现在的大学生太爱跳槽,企业在国贸人才方面有很大缺口。调查数据显示,44.5%的新进员工一般能在公司工作一年至两年,可以持续工作两年以上的占33.3%,有22.2%的新员工平均工作时长为半年至一年。

2.2 需要英语应用能力很强的国贸专业毕业生 对英语的要求,丝网企业并不很死板。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2%的企业要求应聘的国贸毕业生有英语相关证书,企业更注重实际应用能力,有56%的企业要求应聘者有更好的商务英语听说能力。招聘人才,33%的企业比较倾向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28%企业宁可优先考虑外语专业毕业生,可见国贸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离企业要求有差距。

2.3 企业要求国贸人才具有更全面的综合素质,尤其实践能

力 学历方面,有82%的企业认为本科生和大专生完全可以胜任工作,不要求更高学历,他们更注重的是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外语能力等个人能力,成绩并不在前列。企业认为国贸专业人才应具有处理人际关系、职业素养、语言表达和商务礼仪等方面基本素质,最好是持有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对证书的需求次序依次是:国际商务英语、外销员证书、单证员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等。在工作经验方面,50.1%的企业主管希望学生有相关工作的实习经验,33.3%的管理人员认为有本行业的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比较重要。

2.4 需要校企共同培养的国贸人才 虽然80%的企业管理层表示会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但企业仍希望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企业表示,现在的毕业生普遍表现出知识面过于狭窄、理论与实际脱节、与客户沟通能力较差、上手慢等缺点,原因可能在校园象牙塔内过于安逸,应通过在校期间和企业合作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更多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87.5%的企业明确表示愿意参与校企合作并接受学生实习。

3 对衡水学院国贸人才培养的建议

3.1 合理调整国贸人才培养目标 安平丝网业对国贸专业的人才要求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衡水学院在国贸人才培养方面应结合企业需求,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能在内外贸企业从事外贸业务、跟单、单证制作、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等岗位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实训课比重,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2 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学生 形成产业集群的安平丝网业对人才需求量较大,衡水学院毕业生在当地企业就业的比例不高,而流向外地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并不理想。安平作为一个县,从外地引进人才的吸引力并不大,于是形成人才缺口。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学校应当以振兴地方经济为己任,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故乡的感情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教育中去,比如在班会中加入这样的主题,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关心,让学生从入学就逐渐树立“读书服务家乡”的理念,引导更多的学生在本地就业,服务地方经济,实现双盈。

3.3 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课程设置中应增加能够加强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提高学生进行外贸磋商的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聘请英语母语国教学人员担任国外专业的口语课程教师,并将地方特色的产品贸易流程穿插到教学中,实现课堂上的实践。

3.4 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加强职业证书培训 学生的沟通能力、商务礼仪、商务英语、工作态度等个人素养靠传统的课程难以培养。衡水学院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以各行业的不同岗位需求为引领,通过设置模块课程定位就业方向,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使“应用型人才”培养名符其实。一些商务英语、报关员、外销员、单证员等证书含金量高,传统的理论学习缺乏定向,不利于学生很快将证书拿到手。因此应当将职业证书考试内容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证书考试内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融合,适时组织考前培训班,便于学生早日取证。

3.5 加强校企合作,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 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校企合作应当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就业各个环节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仅和实体企业合作,还可以和人才中介结构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建立人才实训基地,将一些实践、实训课程放到企业中去,将毕业生放到实训基地实习;可以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者专业实训指导老师,给予学生专业实践指导。在就业方面,学校做好中间人角色。一方面,安排一些学生在企业参加实习、实训,为学生与企业提供更多的接触机会,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学校与企业进行积极的就业洽谈,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周光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深层次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

[2]张雪青.地方性高校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

课题项目:本文系衡水学院2014年教改课题(课题编号jg2014029)“基于服务地方的国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证书应用型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草原与草坪(2022年1期)2022-05-11 10:44:40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收录证书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收录证书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