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海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当前训练理论产生的背景、影响作用进行研究,同时对当前训练理论进行审视,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更好地服务于运动训练领域。
【关键词】训练理论 周期理论 审视 竞技体育
0.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训练理论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颇具规模,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整体上和世界先进水平有了一定差距。这种现状产生一般有两个因素,其一是我国对于训练理论的研究较为缺乏,没有产生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其二是我国缺乏对国外训练理论的系统了解,对于一些新的训练理论和训练方法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基于此,笔者在我国当前训练理论中选取周期训练理论,从而对我国当前训练理论进行再审视,同时提出关于周期训练理论创新发展的思路,以使得周期训练理论能够继续使用竞技体育的发展。
1.周期训练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影响作用
1.1产生的背景
周期训练理论是马特维耶夫在根据人体竞技状态具有周期、阶段性形成的规律的基础上,将运动训练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准备期、比赛期以及过渡期。同时,对不同时期的训练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以及训练任务。这一理论以“一般训练与转型训练的不同安排”与“负能量与负荷强度的不同比例”为原则,从而强调在不同的周期训练中的训练手段和重点是不同的。且周期训练理论的提出是依据前苏联国家队田径、举重、游泳这几个项目中所总结出来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规律。因而较为缺乏考虑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理和生活反应。
1.2对我国运动训练领域的影响作用
马特维耶夫所提出的训练周期理论,在我国运动领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当前,仍是我国运动训练学的主要部分,是运动训练学重要内容的训练计划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周期训练理论是进行训练技术制定和控制的核心,对于运动训练计划、运动训练内容和阶段划分、运动训练方法和手段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周期训练理论对于科学化的运动训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对当前周期训练理论的审视
2.1根据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结合理论设计训练过程
马特维耶夫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业竞技运动以及一些商业性的比赛持着不赞同的态度,认为这些会干扰竞技运动的目标。因而,周期训练理论对于商业性的职业竞技运动没有较大的帮助,只是对职业运动员参加比赛中提出某些解决思路和原则。这便使得周期训练理论在现代竞技运动中受到一定的批评。同时,随着奥运会的快速发展,各个奥运项目也面临挑战,且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竞技项目也逐渐市场化,职业化运动很可能成为运动员选择的重要发展途径之一。因此,我国对当前的训练理论便需要结合竞技体育最新的发展趋势,去修正和完善训练理论,考虑不同时期训练过程中项目以及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2.2在高水平阶段根据周期训练理论对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进行优化设计
在当前,许多学者提出周期训练理论已经不能覆盖运动训练的全过程了,认为周期训练理论忽视了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各自的生理和生化水平,缺乏对不同身体和年龄、水平的运动员的专门分析,尤其不利于高水平阶段运动员训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然而运动训练的过程仍然离不开周期性的训练规律,知识周期性训练需要随着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我国当前训练理论需要在高水平阶段对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进行优化设计。
3.依据周期训练理论创新优化我国当前训练理论的策略
3.1加强训练实践
训练理论是训练实践的一个内在稳定因素,在训练实践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训练理论为训练实践提供了一个框架,能够发现训练实践中所存在的现象,对这些现象进行一定的阐述和说明。同时,训练实践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训练理论,对于现有的训练理论形成一定的冲击,为了更好地完善训练理论,便需要对原有的训练理论进行创新发展,使得理论向多层次空间和方向扩展。因而,加强训练实践有助于我国当前训练理论的创新发展。
3.2综合学科的应用
在当前运动训练的实际应用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想象也逐渐增多,而只依靠训练理论是很难解决这些问题的,必须要依靠众多学科一起进行综合的分析才能够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会忽略学科间相互联系,对于很多理论研究在重复进行,使得人们对于训练理论的认识存在偏差。但在如今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对我國当前训练理论提供了完备的技术支持。因此,为了创新和优化我国当前训练理论,运动学学者需要科学合理的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对运动训练所发生的现象进行众多学科的综合分析,以此使得训练理论产生新的突破。
3.3加强个性化的设计
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使得以奥运会为目的所进行的训练过程计划和安排与实际远动员参赛发生了矛盾。且随着项目的发展,很多项目都变得更加职业化,因而运动员的参赛频率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在高水平阶段,运动员的生理和生化基础对于运动训练的内容和负荷都有了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的比赛制度,需要依据训练理论对不同水平、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水平的运动员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同时在训练中,观察和分析影响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对运动员进行训练。比如说,对于高水平阶段的运动员,应采用转向训练手段,从而科学的加大训练内容以及训练符合,满足远动员个性化的训练要求。
4结论
4.1根据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结合理论设计训练过程,在高水平阶段根据周期训练理论对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进行优化设计;
4.2要从加强训练实践,综合学科的应用,加强个性化的设计这几个方面应用训练理论并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陈小平,梁世雷,李亮. 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热点问题及对我国训练实践的启示——2011杭州国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评述[J]. 体育科学,2012,02:3-13.
[2]陈小平,褚云芳,纪晓楠. 竞技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热点及启示[J]. 体育科学,2014,02:3-10.
[3]李宝泉,李少丹. 中国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困惑与选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1: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