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慧
摘要: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产生的学堂乐歌,是中国近现代一种新音乐形式。这种在清末时期形成的学堂乐歌活动,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形成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学堂乐歌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开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堂乐歌 发展 影响研究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均遭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使中国几千年文化面临巨大的威胁与挑战。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些有志爱国知识分子认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上书光绪皇帝,申办学校并学习西方文化,领导了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运动。尽管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其维新思想却顺应时代潮流得以延续,国内纷纷建立新式学堂,并逐渐取代传统私塾教育。在此期间,这些爱国人士竭力提倡开设音乐课,将所教歌曲命名为“学堂乐歌”。这些乐歌大多反映人们对革命的向往、对祖国的赞颂及振兴中华民族的思想,突出其渴望实业救国的愿望。学堂乐歌使中国音乐教育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为我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本文以中国近代史为研究背景,主要对学堂乐歌的兴起及内容特点作出简要分析,总结学堂乐歌对我国音乐教育产生的影响。
一、学堂乐歌兴起的条件
学堂乐歌,通常指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前后学校里音乐课所教唱的歌曲①。是一种随新式学堂建立而产生的歌唱活动,其兴起条件有二:
(一) 历史条件
19世纪60年代初,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文化、科技及语言文字,建立新式学堂,在教育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当时历史现状而言,废除旧科举制,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科技文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1901年,政府创办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并设置音乐课,这是我国最早正式设置音乐课的一所学校,由此开始了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这为学堂乐歌的兴起奠定了一定的历史基础。
(二) 思想条件
日本学习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后,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本国特色的歌曲,并于1872年颁布法令规定将音乐教育放在国民体系的重要位置,大力发展和普及学校歌曲。日本此举从思想上对我国的有志之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留学归国的大批音乐家如: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人广泛地向国人传输西方音乐理论思想和知识技能,大力提倡在学校开设乐歌科,主张改革音乐教育。由此,学堂乐歌在我国近代史上开起新音乐的大门。
二、学堂乐歌的内容特点
学堂乐歌的内容多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辱,体现出人们对革命的向往,如作品《光复纪念》《美哉中华》等;其次是宣传妇女自觉自强、号召男女平等,如秋瑾创作的《勉女权》、沈心工的《女子体操》等;部分内容反映出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思想感情,如李叔同的《送别》《春游》;沈心工的《竹马》《体操》等。
乐歌的创作多以西方现有歌曲旋律为基础,随后填充歌词完成创作;部分作品的旋律以我国民族乐曲曲调为主。另外,包含少数自创歌曲,如李叔同的《春游》,该作品是用欧洲传统和声手法谱写而成的三声部合唱曲,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创作中最早的一部多声部音乐作品。
三、学堂乐歌的影响及意义
学堂乐歌使大量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这对提高我国国民音乐素养、推动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学堂乐歌改变了传统音乐的表演形式,极大地推动了群众歌咏活动的开展,逐渐确立了音乐教育在国家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使音乐课正式规划到国家教育的行列。
(一)学堂乐歌改变了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
乐歌中包含多样的教学方法及丰富的音乐知识(如识读五线谱及节拍练习等),区别于原有的音乐教学内容,并形成集体歌唱的表演形式。学堂乐歌兴起后,音乐教育被重新纳入官学教育体系,作为新式学堂中的一门独立课程,是社会和政府认可的一种新音乐教育形式,这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学堂乐歌为后期的群众歌咏活动奠定基础
学堂乐歌中“集体歌唱”这一新表演形式的出现,为我国五四运动中群众的歌咏活动奠定了基础。这类歌咏活动在战争中可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能够帮助军队团结人心,激发人民斗志,呼吁人们与敌人积极作战。
(三)学堂乐歌促进了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在学堂乐歌的影响下,我国最早培养的一批受西方音乐思想熏陶的音乐家,留学归国后发起学习西方音乐文化的热潮,创办了许多音乐机构,并向中国传授西方先进的音乐技术与思想理念。这为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培养了必不可少的师资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四)学堂乐歌确立了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学堂乐歌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逐步确立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它的出现使中国音乐教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揭开了我国音乐教育历史的新篇章,同时为中国近代音乐专业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注释:
①陈煜斓:《近代学堂乐歌的文化与诗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陈煜斓.近代学堂乐歌的文化与诗学阐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6,(03).
[2]范晓君.论学堂乐歌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J].肇庆学院学报,2005,(06).
[3]胡淑琴.浅析学堂乐歌[J].歌海,2009,(03).
[4]邹建军.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及其影响初探[J].大众文艺,2009,(19).
[5]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6]贺南辉.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述论[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