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雅明“机械复制”的角度浅析荧屏翻拍风

2016-05-30 07:10李正杰
西江文艺 2016年10期

李正杰

【摘要】:近年来中国电视剧行业刮起了“翻拍风”,从“翻拍大师”张纪中多次翻拍金庸剧,到四大名著“惨遭不测”,再到新海岩三部曲和一系列偶像剧的翻拍等等,中国的影视产业似乎进入了一种无限循环的“翻拍热”状态。然而这种对经典复制的新興影视文化现象,却并未受到观众追捧。本文以《红楼梦》的翻拍为例,试图从本雅明机械复制角度分析探讨这一文化现象。

【关键词】:翻拍;机械复制;灵氛

前言

1935年,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本雅明在其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论述了技术革命在当代所孵化的新的艺术样式——机械复制艺术,并对文化工业时代艺术作品“灵氛”的消逝表示扼腕叹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1世纪的今天,中国电视圈似乎面临相同境遇——“翻拍风”吹响了电视制作的新号角。前有《大宅门1912》、《闯关东前传》、新四大名著,后有新《鹿鼎记》、新《天龙八部》,再加上“韦小宝”、“封神”、“楚留香”、“陆小凤”等老题材电视剧的热拍,至此 2014年的电视荧屏里又将迎来新一波翻拍剧。尽管翻拍剧电视剧具有市场优势地位,却总会遭遇“板砖四起,骂声一片”的局面。对经典电视剧的再生产如果不能把握作品中的灵魂,只是任意迎合市场口味,必然造成文艺作品中“灵氛”的消失。

1 电视行业翻拍现状分析

1.1翻拍现象火热

翻拍作为一种直接有效的艺术形式,因为其类型成熟且极易占领市场、投资少、收益大、便于“移植”等优势,一直为电视剧制作公司所推崇。在过去几年里,国内电视荧幕上掀起了翻拍剧的热潮,它们题材各异,如翻拍红色经典、国外剧、经典电影等,且大都受到观众们的关注和热议。在2013年4月的“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上,来自国内外的3450家影视制作和播出机构带来的490多部电视剧中,翻拍剧更是扎堆袭来,且数量明显增长,重拍或翻拍的间隔时间也呈现出越来越短的趋势。

1.2翻拍剧质量堪忧

当前我国电视荧屏翻拍题材泛滥,赢得了广告商和收视率,但质量却广遭观众诟病,鲜有好口碑。不少翻拍剧仅在情节、演员、制作等方面做修改,换汤不换药,最后只能不伦不类。以李少红版《红楼梦》为例。从2006年伊始,经过前期声势浩大的“红楼梦中人”选角、布景等筹备工作,耗资超过1亿的新版《红楼梦》于2010年9月2日在北京卫视全国首播。对经典的翻拍总是充满诸多诟病,纵然在视觉效果上香车美女,锦衣华服,珠围翠绕,玉盘珍馐,新版《红楼梦》终究没能逃脱“拍砖”魔咒——因过度追求视觉效果,缺乏实质内容而引发观众的集体不买账。不少看过该剧的网友指责称,该剧画面阴森、演员造型失败、旁白和画外音多余等,更对黛玉裸死等设计恶搞吐槽。

2 机械复制时代灵氛的消失

2.1对机械复制的解读

瓦尔特·本雅明是德国现代卓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

评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是其最具颠覆性的作品。本雅明提出了著名的机械复制的概念,“到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复制不仅能复制一切传世的艺术品,而且它还在艺术处理方式中为自己获得了一席之地,给现代艺术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1]。”电视剧的翻拍即对经典的复制,我们这个时代不仅沿袭了把图像、声音、所有的艺术作品都作为复制对象的“机械复制时代”的特征,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更为这一时代增添了虚幻与消解、纷繁与破碎的世像图景,提供了经典再造的温床[2]。客观上看,由于现代影视拍摄技术的成熟、后期剪辑合成水平的发达,制作成本低等多重因素,往往能给翻拍作品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而这种大规模的复制技术在艺术生产中的运用,在本雅明看来,制造了“世物皆同的感觉”,消解了古典艺术的距离感和唯一性,导致了古典艺术的“灵氛”消逝。

2.2灵氛

什么是灵氛?在《摄影小史》一文中,本雅明提出了灵氛的概念——时间和空间奇异交织:远方的奇异景象好像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午后,目光追随着地平线上的山川或一个小树枝,他们将观者笼罩在它们投下的阴影里,此时此刻开始成为了景象中的一部分——那就是呼吸那远山、那树枝上的灵氛[3]。灵氛,又称光韵、韵味,即艺术作品的原真性、膜拜价值和距离感。艺术作品的原真性,是艺术品在问世后所具有的独一无二性,本雅明认为这正是艺术品区别于复制品的本质。本雅明认为,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艺术品的可展示性被大大加强,膜拜价值逐渐削弱,而人们与艺术品之间的距离感也不再是不可逾越的,机械复制技术造成了艺术作品“灵氛”的消逝。

2.3《红楼梦》中“灵氛”的消失

《红楼梦》是迄今为止,中国文学中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由于其内容包罗万象,头绪繁多,所以如何把握原著的精神,改编时秉持什么样的原则,对于电视剧改编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红楼梦》以宝、黛、钗三者的爱情为主线,以贾府的家庭生活为背景来写作的。在纷繁的现象背后,作者着力写出了人类感情生活中“缘”与“盟”之间难以调和的悲剧冲突。相比87版《红楼梦》拍摄中对演员、表演、剧本的精雕细琢,新版《红楼梦》虽耗资过亿,舞美造型似乎更符合现代审美,却未能达到原作精髓,关于黛玉裸死、大团圆结局等设定遭到红学研究者的异议。《人民日报》撰文称“重拍不应单纯迎合,成为金钱的附庸,而应该坚守艺术的追求和理想。新版《红楼梦》中,厚重且寓意深刻的《好了歌》被当做调侃的对象一笑而过,是对当下低俗之风的迎合,我们决不能原谅众多的名著重拍如“苍蝇逐臭”般在荧屏前亵渎我们的民族经典。”

2.3.1本真性的消失

艺术作品的“本真性”即独一无二性。本雅明认为,一事物的本真是它从起源开始可流传部分的总和:从物质上的持续一直到历史见证性[4]。新兴科技依靠大量复制的方式,使原作以无数仿制品的形式步入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原形的持久性和唯一性被复制品的短暂性和再现性打败。电视技术的发展,使新版本的翻拍成为可能,《红楼梦》这一经典的复制版本随时随地的为人所使用、欣赏、传播,BBS、百度贴吧、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中,关于新版《红楼梦》的吐槽、恶搞作品层出不穷,技术革命带来的经典翻拍打破了原作的不可复制性,破坏了其中的灵氛。

2.3.2膜拜价值的消失

传统艺术品的膜拜价值建立在它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和它的独创性与永恒性之上,新型的机械复制艺术如电影、摄影、唱片等,帮助艺术品冲破少数人享用的狭窄领域,成为千百万人欣赏和消费的对象,凝结在艺术品中的“灵氛”的所有特质轰然瓦解[5]。平民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在剧烈表达对社会不良现象的不满,对歪风的嘲讽。《红楼梦》是中华民族文艺的瑰宝,作品对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封建官僚及家长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在精神艺术上是永恒不朽的。尽管80年代的拍摄技术不纯熟,但87版红楼却把握了小说的精髓,因此能做到经久不衰。纵观新版对它的艺术再加工,奈何由于内在文化的缺失,却总也摆脱不了被吐槽的厄运,成为网友恶搞的对象、大众文化的消费品。传统经典被随意颠覆和解构,《红楼梦》在新一代读者心中的膜拜价值势必大打折扣。

2.3.3距离感的消失

本雅明提出,传统艺术品的韵味决定了它远离大众蔑视大众的性质,但是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以它的可重复性,缩短了艺术品与欣赏者的距离。《红楼梦》博大精深,在国人心里是不能被亵渎的经典,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大众也可以進行对经典的解构。新版《红楼梦》的众演员包括年轻漂亮的当家花旦、着装是艳丽的华服,配合夸张的台词以及离奇的情节等,却犹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由此遭到众网民恶搞:PS定妆照、剪辑原创视频等,原本居于庙堂之高的古典名著变得不再高高在上。然而类似翻拍作品看似丰富,实际上却充满着大量反复的空洞符号,原作的灵氛被击溃地支离破碎。

3 结语

本雅明曾说过,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也就是把文人不断地抛向市场的过程,也是文人不得不向商品移情的过程。艺术家“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已经逝去,艺术品高高在上的地位已不复存在,观众不仅可以参与艺术品的制作,甚至艺术品本身还不得不向观赏者屈身,去迎合观赏者的趣味,以便在市场上继续存在[6]。新版《红楼梦》似乎想借重温经典传达更多文化底蕴,但却没有力量说出自己的语言,只能靠华丽的场景、夸张的剧情哗众取宠、吸人眼球。在这种商品社会和后现代的语境下,作品的“灵氛”被任意的传播、买卖、或者戏说,从而贬值或消解,作品的意义陷入虚无。

参考文献:

[1]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3]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石峤,对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一种解读[J],艺苑,2010年01期

[4]李惠,电影的光韵效应[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毛燕凌,对山寨文化的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03期

[6]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