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浓度处理与不同扦插基质对紫叶矮樱嫩枝扦插生长状况、成活率的影响

2016-05-30 04:51:46安宝华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期

安宝华

摘 要:该试验研究了萘乙酸溶液、生根粉液、清水对照三个不同药剂和250 ppm、500 ppm、750 ppm三个不同浓度和河沙、蛭石两个不同基质对紫叶矮樱嫩枝扦插生长状况的影响。不同药剂对紫叶矮樱嫩枝扦插生长状况影响不同。用萘乙酸药剂处理过的紫叶矮樱插穗长势最好,而清水对照处理的紫叶矮樱插穗生长状况最差;不同浓度对紫叶矮樱扦插生长状况影响不同。浓度为250 ppm药剂处理的生长状况最好,浓度为500 ppm药剂处理的生长状况次之:紫叶矮樱嫩枝扦插在在不同基质中扦插生长状况也不同。在相同的萘乙酸750 ppm药剂中,紫叶矮樱嫩枝扦插在河沙中的成活率高,扦插在蛭石基质中成活率低。

关键词:紫叶矮樱 嫩枝扦插 不同药剂 不同浓度 不同基质 生长状况

中图分类号:S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157-02

紫叶矮樱在整个生长季节叶片都呈紫红色,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寒能力较强,抗病能力强,根系特别发达,在干旱、瘠薄以及蛭石土立地条件下仍可正常生长,故在园林绿化方面前景广阔。

1 试验地概况

定西市巉口林业试验场地处甘肃中部,属黄土高原西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丘陵沟壑镶嵌,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属黄土高原北部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土壤属灰钙土类,有机质含量很少,土壤以淡灰钙土为主,pH值在7.5~8.5之间,呈弱碱性。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处理

该试验所用的材料——插穗均为生长健壮的1年生紫叶矮樱嫩枝枝条。采穗的时间应选在晴天或无风天的早晨。采穗应选择在1年生的紫叶矮樱母株上,将1年生的半木质化的紫叶矮樱嫩枝枝条统统采集回来,然后放入阴凉房中,并截成平均10 cm长的插条。然后按照倒顺摆放整齐,将每根插条拿正,除保留插条芽子正上部的2个叶片外,其它多余的叶片一并摘除即可。原因是如果留叶片数太多,就会增加根系吸收并向上输送营养和水份的负担,这样并不利于苗木扎根。然后将插入蛭石或河沙中的一端,也就是下剪口剪成斜面(这样做更利于插穗插入基质中),然后将插穗根根摆放整齐,每50根捆成一捆,分别把用萘乙酸药剂的3个不同浓度250 ppm、500 ppm、750 ppm配制成的溶液,装入3个不同的干净塑料盆中,再将剪成斜面的一端的整捆插穗分别放入各个盆中浸泡2~3小时来处理插条;同样的方法:将用生根粉液药剂的3个不同浓度配制成的溶液,也装入3个不同的干净塑料盆中,将剪成斜面的一端的整捆插穗分别放入各个盆中浸泡2~3小时来处理插条;需要用清水醮根来处理的插条,也要将整捆插穗的有斜面的一端放入装入清水的干净塑料盆中稍作醮根处理。

2.2 试验设计

苗床是花卉生长的物质基础,除具备富含腐殖质、营养成分及土壤疏松通气、蓄水保肥的特性外,还必须无病虫源。因此苗床要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此次试验运用的是药剂消毒法。药剂消毒是使用药物杀死土壤中的害虫及病原菌。运用地是高锰酸钾消毒法。此法能有效地杀死苗床土中的病菌,防止立枯病、腐烂病等。步骤是苗床扦插前要对试验小区进行深翻30 cm,然后按株距4 cm、行距20 cm的规格作床,耙平做好细致整地工作后,使用0.1%~0.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浇透,用薄膜盖闷床土2~3天,揭膜后让苗床稍微晾干些再进行播种或扦插。然后将经过不同处理的插条分别扦插于河沙和蛭石基质中。扦插要选择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扦插后要切实注意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状态,但也不可使之过湿,否则引起腐烂。插穗扦插深度为10 cm,外露1~2 cm,上面留1~2片叶,以便于吸收水分。待插穗全部插入基质后要用手指把插穗与周围之间的缝隙压实。然后就要勤浇水。扦插至展叶期后,抽取不同药剂、浓度处理的插穗、和扦插在不同基质的插穗各10株,定期观测成活情况。

3 试验管理(主要是小拱棚的管理)

3.1 预防病害

紫叶矮樱扦插育苗导致插穗死亡的重要原因是插穗腐烂和叶部病害,所以消毒灭菌工作一定要做的完全彻底。首先插床消毒一定要严格,其次在选择健壮无病害插条的基础上,先用0.3%~0.4%高锰酸钾水溶液将插穗基部浸泡半小时进行消毒,扦插后立即喷一遍1 000~1 500倍的“普菌克”一次,以后每隔3~5天喷一次,10天以后减少喷药次数,可延至7天喷一次。

3.2 温度、湿度的控制

紫叶矮樱生根比较容易,但生根条件比较高,夏季塑料棚内温度很高,不容易控制,所以要特别注意控制小拱棚内的温度、湿度比,插穗生根的适宜温度是20 ℃~27 ℃,温度最高不能超过33 ℃。超过这个温度要立即采取给苗木喷水和拉遮阴网两种方式相结合的降温措施。避免由于棚内温度过高而使插穗失去水份造成死亡。插穗刚扦插后要使棚内的湿度控制在90%~92%,具体做法是:应依天气、气温不同平均每隔2~3分钟采用喷雾喷水一次,每次喷水时间应掌握在1~2分钟之间。具体时间应视苗床而定,也就是说要使床面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如有积水会造成插穗腐烂。另外在保持基质湿润的同时,还要及时拔除刚长出的杂草以减少杂草与幼苗争水争肥。拔草要选择在喷水之后进行,这样土壤湿润杂草会连根拔出而不会将插穗带出。另外,当大棚内温度、湿度过高时,应揭开大棚一侧或两侧的塑料通风降温;傍晚气温下降时就必须将大棚两侧的塑料用砖头压实来增温,防止夜间气温骤降冻坏苗木。

紫叶矮樱扦插后,一般7天开始形愈伤组织,20天左右生根。幼苗生根前,每天喷水2~3次,甚至于很多次,但水量不可太大,以喷湿叶片和地表即可。生根以后可以减少喷水次数,而喷水量则要大,以喷透沙土为宜。降温可通过棚外喷水完成。一个月后,幼苗已经生根,可在早晚逐渐打开塑料棚的两端。顺序是先打开一端,持续3天时间,然后打开两端,持续两天时间,最后打开一半,但在开始3天上午10:00~15:00要盖上。一周后可以把塑料棚全部打开。打开后3~5天喷透水一次。

紫叶矮樱苗木喜光不耐阴,所以遮荫棚可以选择双层结构。方法是晴天上午10:00~16:00盖双层遮荫网,早晚可撤去一层,盖单层遮荫网遮荫。遮荫网应采用透光75%的遮荫网。

4 试验结果分析

4.1 不同药剂、浓度处理对紫叶矮樱嫩枝扦插生长状况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不同药剂、浓度处理对紫叶矮樱嫩枝扦插生长状况有显著影响。在河沙基质中,用萘乙酸250 ppm药剂处理过的紫叶矮樱插穗长势最好。在蛭石基质中,用萘乙酸250 ppm药剂处理的紫叶矮樱嫩枝插穗长势最好。

4.2 不同药剂、浓度处理对紫叶矮樱嫩枝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2可看出,在河沙基质中,用萘乙酸750 ppm药剂处理过的紫叶矮樱插穗成活率最好,为94.6%;在蛭石基质中,用萘乙酸750 ppm药剂处理过的紫叶矮樱插穗成活率最好,为77.6%。

5 结语

对紫叶矮樱嫩枝插穗分别采用萘乙酸的不同浓度,生根粉液的不同浓度和清水浸泡处理后,在不同的扦插基质中(河沙、蛭石)扦插,结果显示不同的药剂处理和不同的扦插基质对紫叶矮樱嫩枝扦插和生长状况有不同的影响。在相同基质下,萘乙酸250 ppm药剂处理比萘乙酸500 ppm药剂处理的生长状况要好。在相同药剂处理下,河沙基质中的扦插生长状况比蛭石基质中的扦插生长状况要好。这可能是因为河沙的透气性更好,且不易板结,更有利于苗木吸收水份和养分。在河沙基质中用萘乙酸750 ppm药剂处理过的紫叶矮樱插穗成活率最好,用生根粉液250 ppm药剂处理过的插穗成活率最差。因此,紫叶矮樱嫩枝采用萘乙酸250 ppm药剂处理并在河沙基质中进行扦插,其生长状况最好。

参考文献

[1] 陈秀英.遮荫小拱棚紫叶矮樱嫩枝扦插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4(2):49.

[2] 李瑞霞.紫叶矮樱的栽培技术[J].河北林业,2003(1):34.

[3] 段玉忠,马力,宗福生,等.紫叶矮樱快速育苗[J].中国林业,200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