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玉文化的发展传承

2016-05-30 22:31荣彩婷
西江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原型

荣彩婷

【摘要】:本文是通过探讨“玉”这一原型意象在发展过程中的两次置换变形,先是作为祭祀等的玉神,第一次转变为玉权的象征,第二次又称为玉德的代指。这两次置换变形是研究玉文化的关键步骤。

【关键词】:玉;原型;玉神;玉权;玉德

在我国民间流行着这样一句谚语“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的价值已超越了令人们趋之若鹜的黄金的地位,可见玉在人们心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当然,这不仅仅是它像黄金那样在物质上能够兑换很多的粮食布匹,更为重要的是在人们的精神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著名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说的那样:“对于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三千多年来,它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1]其实,不只是对于雕刻家、画家等艺术家而言,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也是启发着人们的生活。

我国著名的玉学研究者杨伯达认为,“(玉)对华夏文明、民族特性及其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健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实质上“玉实为我国最古老的、最重要的华夏传统文化基因及其中华文明的载体。”[2]而作为这种原型载体,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心中延续传递,并且在传递的过程中有着这种原型的“置换变形”。虽然玉在人们心中,从原始的宗教祭祀功用,發展到后来的政治等级象征,直至现在对于高洁人格的象征,玉的作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它的地位却至今无人能比。

一、宗教祭祀中的玉神

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到,“玉,石之美者”,玉是鲜亮美丽的石头。而从杨伯达先生的研究中也发现,“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里,原始人在打造石器过程中发现了玉。估计在距今约一万年之前,先民们便用玉磨制成非生产用的器物,这标志着古人已将玉从石头中筛选出来,视玉为一种美丽而神圣的有别于一般石头的一种特殊材料。”[2]可见,玉是以一种特殊的石头的形式存在着的。而石头在远古人眼中具有神圣的地位。石头因其坚固性、永久性,成为远古人狩猎的主要工具,也是其居住地的主要原料,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正因为如此,人们认为石头中蕴藏着神秘的力量,这些力量能够为人们所运用,进而保佑人们平安康泰地生活。而作为更高级形态的石头,自然是继承沿袭了石头的这一符号功能,渐渐发展成为古代人们祭祀天地、日月星辰的重要祭器。

姚士奇先生认为“用玉祭祀鬼神神是商周时代最高祭祀等级,其他任何祭品都低于玉的档次。”[3]姚士奇先生的话更是将玉在祭祀中至尊的地位直接地表达出来。当然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在远古较早时代,祭祀的主体是巫,“玉器掌握在巫觋手中用于事至上无形的神”。而发展到后来,逐渐转变成封建王朝祭祀。这一点在古代典籍中可以找到证据:《周礼·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

旅上帝。两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圭鐾以祀日月星辰,璋邸射以祀山川。”

《周礼·春官·肆师》曰:“立大祀,用玉、帛、牲检,立次祀,用牲币。立小祀,用牲。”《周礼·春官·大宗伯》说:“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横礼北方”。[4]《周礼》是周王朝关于各种礼仪的规定,而最为统治者所重视的祭天祭祖之时,用的都是高品质玉器,他们认为,只有玉器才能代表其对神、对祖上的真挚诚意。

除此之外,古代人还特别相信“玉可护尸”的说法。就是在人死后,尸体上要放一些玉器来陪葬,或者是放在棺木里面,嵌于棺木上等。中山靖王刘胜夫妻的墓葬就是古人对于“玉可护尸”说法的典型代表。在他们的墓葬中,各出土了一套“九窍”玉器,计有耳塞一对,鼻塞一对,眼盖一对,口含一片,肛门塞一件,在刘胜墓中发现了覆盖男性生殖器用的圆筒形的玉生殖器盖一件,而其妻墓中则是呈圭形的阴道塞一件。人们相信有了玉的保护,尸体就可以永远存在,避免腐烂的命运。而且在《后汉书·礼仪志》中明确规定,帝王贵族死后要穿各式的“玉衣”,这些都是古代人们对玉具有贯通神灵,能够与人沟通交流的信仰的变相表示。

二、政治等级中的玉权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玉”归结到“王”部,并且解释为“帝王的王”,认为玉是王者的象征。而在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的作品《说文解字注》中,更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段玉裁认为,甲骨文中的“玉”其实也是和“王”相类似的,三横一竖,只是中间那个横更靠上一点。可见从字源学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玉”所代表的王权。不仅如此,我国诸多文化如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也是研究玉石文化的重要信息源。而位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便是玉石第二次分化的重要代表。良渚文化期间,掌握军事政治权力的统治者将玉打磨成钺和琮等神器,作为发布政令的象征。于是,玉石从原始具有的沟通神灵、护尸不腐的职能中分出一部分,成为政权的表征。

在周天子时代,礼乐文化盛行,玉的政治内涵逐渐凸显。甚至有“比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之说,也就是说,根据玉的品质、珍贵程度等,来代表天子、各级臣子在政治上所处的地位。《周礼·考工记·玉人》“玉人之事,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这是周王朝对于天子、公、侯、伯爵这几等各自使用怎样的玉器的明确规定,而且可以看出,只有贵族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可以使用玉珪。而到了春秋战国,墨子在《墨子·非攻》中说道,大禹征伐三苗时,“有神,人面鸟身,若瑾(奉珪之误)以待”这是伐苗将取得胜利的征兆;而殷纣王暴虐,天命武王伐纣时,也是“赤鸟衔珪,降周之岐社”,“赤鸟衔珪”是天授神权的寓以,而“珪”是神权的标志物。[5]可见,不仅是已经确立政权的统治者需要用玉来巩固统治,体现玉权的威严;而且对于尚未确立想要谋取政权的人来说,需要用玉来彰显神的旨意,体现玉神的神圣。玉权的这一职能一直得以延续,等到到了后来的唐朝,又对其有了一定的发展。那时官员中盛行“玉带”,而“蟒袍玉带”便是这一时期达官显贵的象征。《唐实录》中有文记载“文武三品以上金、玉带,十三銙;四品金带十一銙;五品十銙;六品以犀带,九銙;七品银带;八品、九品石并八銙;庶人六銙,铜铁带。”[5]虽然此时的玉代表权力的形态由玉器转为了玉带,但是它的职能并未发生改变,仍旧是为上层统治者所占有。

三、君子品质的玉德

事物的发展都会是从功利性到无功利性,也是审美性,玉所充当的职能也不例外。不管是作为神坛祭祀时的神玉,还是在政治中能够代表不同等级的权玉,都是对玉的功利运用。而到了玉文化发展的后一阶段,玉普遍地是无功利性的审美的存在。就像著名玉石研究员尤仁德在《古代玉器通论》中谈到东周玉器的风格时说“统治阶级享玉,由西周时代注重礼仪性,转向注重装饰审美性。故此,装饰品占主导地位,礼仪器与之相应发展。”[6]从礼仪性的功能向装饰性的功能发展,是人们审美能力提升的体现,也是玉石高洁品质的象征。在这方面流传下来的名言便是绝佳的例证:冰清玉洁、冰肌玉骨、亭亭玉立、如花似玉等等,这些都是将美女子比作了高洁纯粹的玉,是在外表上的比拟。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则是对人格内在品质的赞扬。

不仅仅是这些成语典故能够让人们将玉与高洁的外表品质联系起来,从孔子到管仲、荀子最后是刘向,他们都有过关于“玉德”的体会与说法。在《礼记·聘义》中有记载孔子说玉具有的十一种高尚德行“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7]孔子说得这十一种德行,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君子应该像玉一样仁志义礼乐忠信。而之后的管仲也对君子的品行做了研究表态,在管仲的《管子·水地篇》中有相应的记载:“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智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8]管仲在孔子的基础上,对于玉德有更系统全面的归纳总结,君子不仅得有内在德行,外在也需“洁”。而到了西汉文学家刘向那里,总结出君子有九德,据《说苑·杂言》记载“玉有六美,君子贵之。望之温润,近之栗理,声近徐而闻远,折而不挠,阙而不荏,廉而不刿,有瑕必示之于外,是以贵之。望之温润者,君子比德焉,近于栗理者,君子比智焉;声近徐而闻远者,君子比义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者,君子比勇焉;廉而不刿者,君子比仁焉;有瑕必见于外者,君子比情焉。”[9]不管是孔子的“十一德”还是管仲的“九德”,都是从玉本身的质地特征中生发出来的。而古时人们都佩戴玉佩或者是一些玉饰,都是象征着自己品质高洁。

四、结语

中国人对于玉的情感由来已久,从距今约三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开始。从最初蒙昧状态中的不了解玉从何而来,而生发出一种敬畏之心。不管是用于神圣的祭祀,还是将其随尸体放入棺椁,都是对于玉之神行的膜拜敬仰。伴随着这种心理,统治者将其“置换变形”用于巩固统治或者是开始建立自己的统治时的神意。而到了后来,人们将其玉的纯洁无暇与君子的高尚品德联系起来,这是对玉石原型最重要的“置换变形”。玉石这一意象,通过不断的置换变形,而令如今名流儒士乃至是普通大众争相追捧。而在这中追捧过程中也会是玉石文化发展的过程。正如傅道彬先生所说“意象展示着中国文学的审美蕴涵,也叙述着我们民族走出蛮荒走向文明的艰难历史。而原型的破译,会给现代人以精神力量,因为在原始意象中我们不再孤单,我们不仅听到了诗人的歌唱,也倾听到了原始先民的声音。我们正是沿着一个个古典意象一个个古典词语,力图走进中国文学的象征世界,探索古典诗人的心灵世界,寻找中国古典艺术的源头活水。”[10]我们正是沿着玉石這一意象的发展历程,逐步揭开其文化本源的面纱。

参考文献:

[1](英)李约瑟著,邹海波译.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1年.

[2]杨伯达.关于玉学的理论框架及其观点的探讨[J].中原文物,2001年,第4期.

[3]姚士奇.中国玉文化[M].江苏:凤凰出版社,2004年.

[4]徐正英、常佩雨校注.周礼[M].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

[5]傅才武.中国人的信仰与崇拜[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6]尤仁德.中国古玉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7]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8]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9]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0]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原型批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猜你喜欢
原型
武松历史原型卞元亨
包裹的一切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掌握英语缩略语,看美剧不用愁
《沙家滨》中的阿庆嫂原型
原型理论分析“门”
《荆棘鸟》主要人物的《圣经》原型解读——基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对生态学科学存在原型结构模型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