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问题的诊断

2016-05-30 20:51王荣梅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外在美内在美雪儿

王荣梅

【引言】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背景】

因一段时间内本人身体不适,学校安排一青年教师李老师暂时代教我的语文课。李教师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虽然工作态度认真,但是考虑到其经验不足,还需要多帮助,于是我便有机会常去听她的课。在听课中,我发现该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大病症是:问题的提出有问题。

【案例】

一天上午,我认真聆听李老师教学三年级下册教材《雪儿》第二课时。李教师一步步从复习字词到精读课文,课堂的前半部分师生互动还比较顺利,待讲到第三自然段时,出现了问题。

《雪儿》第三自然段的文字描述是这样的:“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能够飞越千山万水,忠实地为人们传递信息,所以人们称它们是‘蓝天信使。于是,我更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

教师先出示这段文字,然后让学生找出反映雪儿品质的词语。学生读得认真,找得也准。两位学生陆续说出了“忠实”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又相继板书了这两个关键词。此时,黑板上的板书为:

雪儿

外在美:雪白

内在美:忠实   不怕艰难险阻

李老师板书完毕,却指着板书问道:“‘我不仅喜欢雪儿的外在美,还喜欢她的内在美,‘我在感情上有什么转化呢?”

这一问题一出来,学生一个个干瞪眼,不知所以然,整个教室里沉寂片刻。就在这一刻,我心里想:坏了!三年级的孩子可能听不懂这个问题啊!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有如下问题:

首先,“我”是指谁?是作者?还是你李老师?

其次,这个“转化” 到底是什么意思? 肯定有人不明白。

最后,从什么转化成什么?这种作者感情的变化,三年级学生能高度概括吗?

果不其然。片刻之后,终于有个学生大胆举手说:“老师,我从喜欢外在美转化为喜欢内在美。”李老师说:“这个老师刚才说过了,老师不是问这个。”

其实,就老师这个问题来说,学生回答没有错,老师应该表扬学生,并迅速引导说:对,这就是作者感情的升华。

好了,李老师到底想问什么?学生不明白。

就在逗留片刻之后,李老师看看无人能语,开始调整问题了。还好“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李老师和学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第二自然段,“我”对受伤的雪儿有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甲:同情

学生乙:喜爱

学生丙:可怜

师:那么,现在“我”对不怕困难的雪儿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学生甲:佩服

学生乙:更喜欢

学生丙:可敬

师:说得对!那“我”对雪儿的感情不是由“可怜”转化为“可敬”吗?你们刚才怎么想不起来了呢?怎么都说不出来呢?

……

【反思】

课后,我和小李进行了深度交流,对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了如下诊断。现把部分内容呈现如下:

我:李老师,你先自己说说本节课哪里有问题?

李老师:感觉有点乱。学生和我没有配合好。

我:哪里开始出乱的?

李老师:就是讲第三自然段的时候。

我:很好!你能找准问题所在,证明你还能对自己的课堂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你知道在讲第三自然段的时候,为什么你的教案预设和学生生成的答案不一致呢?也就说为什么学生没能跟上你的思路走呢?

李老师:不知道。我觉得问得蛮清楚的,怎么学生就听不明白?

我:问题就在这。你觉得清楚,这是你这个年龄的逻辑思维。可是学生不清楚,你可知道他们是三年级的儿童思维方式?那么,出现了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呢?

接下来,我给李老师提了如下三点建议:

一、教师的提问要直接明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的第五点中明确指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的语言发展是有阶段性特征的,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提问。鉴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思维方式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小学三年级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还比较浅显,很多仍停留于字面意思的理解,对于过于抽象的言语还不具备深度理解的能力,更不可能具有在短时间内对阅读对象进行高度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在语言的倾听上,三年级学生也不适合听非常繁琐、复杂的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教师的问题必须简单明白,一听就懂。教师在设置问题时,问题的指向要清清楚楚,需要寻找什么样的答案让人一下子就明白,而不是让人揣摩半天。如本案例中的问题本身就有许多难以弄清的小问题,这样问题绕问题,学生又怎么能明白呢?就连我这个听课的老师还要在下面质疑了一二三呢,更何况三年级的学生。所以,建议本案例中的问题:“‘我不仅喜欢雪儿的外在美,还喜欢她的内在美,‘我在感情上有什么转化呢?”可以改为:当“我”知道雪儿不怕艰难险阻时,我对雪儿的感情由一开始的“可怜”升华为什么呢?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我”此时内心对雪儿的感情?

二、教师的提问要切入重点

教师在确定每一篇课文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要明确其中的教学重点,要把解决教学重点作为教学的主体任务。所以,教师的提问应该直接围绕重点进行。

如刚才提到的《雪儿》一文,情感目标就是:感悟“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围绕这一目标,阅读课文的重点就应该放在体验“我”的情感变化上。这一点李老师还是抓住了,但是从两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在精读时,李老师的提问除了上面提到的难易程度没控制好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问得过多过碎,没有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如果设计一个主要问题,既让学生看了简单明了,问题的难易教师又好控制;既能深入浅出,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需求,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阅读思考,那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

所以,在本课文阅读教学时,建议设计主问题为:“我”为什么喜欢雪儿?

围绕这个问题,可以引导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一:因为“我”和雪儿同病相怜;引导读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二:因为雪儿具有外在美,“我”也具有怜悯之情;引导读第三自然段,找到答案三:因为雪儿具有内在美,不怕艰难,“我”受到感染,产生敬佩之情;引导读第四、五自然段,找到答案四:因为雪儿陪伴“我”度过了我难挨的日子,并和“我”结下了深厚友谊,“我”对它有了依恋不舍之情。

这样一个主问题,答案多元,由表及里,深入中心,一步步紧扣重点,深度解读了文本,达到学生不断自我内化的过程。

三、教师的提问要训练语言

从语文课程的性质来看,语文教学重在进行语言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情况也是衡量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标准。如果课堂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不是围绕语言训练进行的,那么就本末倒置了。我们所用的文本,对学生学习语言及进行语言训练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里面有许多值得关注和挖掘的地方。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关键词句和可以补充文本的空白处设计问题,这样就既打开了学生们想象的翅膀 ,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让学生发展了语言,在阅读文本时有了自己“个性化的体验”。

同样,我们还可以用《雪儿》一文来举例。这篇课文教材上课后作业第五题是:默读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我”和雪儿告别的情景。

那么学习完第四自然段后,教师就不要急着出示第五自然段,可以围绕上面的题目设计问题:此时此刻,日日陪伴“我”的雪儿要飞回蓝天了,想象一下:“我”和雪儿会怎么告别呢?想象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想了什么?

经以上分析,本案例提醒我们:教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重视问题的提出,对于问题的设计要注意有效性、开放性、层次性。不能片面追求热闹,提问过多;也不能随意提问,目标不明;更不能流于形式,不顾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正如《礼记·学记》指出的:“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让执教者从课堂问题开始精心备课,让评价者也从课堂上的问题开始细心诊断,找到病症,引导执教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使阅读教学更有效果。

猜你喜欢
外在美内在美雪儿
雪儿笑了
在衔接教学中渗透数学内在美的策略
The Analysis from Literary Terms in How to Get the Poor off Conscience
An Analysis of Professions for Women1 A combat for women
Mrs.Dalloway:Exploration of life and death
“容颜”与“形体”之美
试述体育教师的形象与特点
所谓内在美
浅谈年轻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解题中的数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