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延梅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我国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些对策,并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旨在结合我国现状和教育实践,针对中学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发展的需要,面向全体中学生,切实、深入、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问题 对策 意义
近年来我国有关调查表明,心理疾患的高发病率已经成为当前危害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突出问题。我国青少年中约有35%左右的人存在着障碍性心理表现。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智力问题。学生的智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智力异常、注意力涣散、厌学、创新能力不足、动手能力差等。
2.情绪问题。意志是有意识在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学生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症、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与攻击性行为等。“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对分数的错误看法是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的最重要的原因。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3.意志问题。意志是有意识在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学生的意志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感情冲动时无法控制自己、经不住外界诱惑。
4.人格问题。学生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控力差、怯懦、自我中心、自卑、自闭、不合群、不善于合作等。“长期以来我们社会比较注重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劳动者,这当然无可厚非,然而这种教育倾向过于注重社会价值取向,而忽视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1)攻击性行为。攻击是宣泄紧张和不满的消极方式,攻击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攻击,二是转向攻击。前者是将愤怒发泄到其他的对象上。自我折磨、自我虐待或自杀也属于转向攻击,其特点是把攻击对象转向自己。“老师和家长可以采用“转移注意”法,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给予较多的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一些有趣的事来转移其注意力,这样可以培养兴趣、陶冶性情达到根治的目的。”
(2)逆反心理。他们的自我意识获得空前发展,但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喜欢怀疑或攻击别人,但又容易片面、缺乏事实根据。
(3)不合群现象。主要原因是父母和祖辈的溺爱缺少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机会,学校教育中缺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人际圈子狭隘,易嫉妒的个体,敏感多疑,气量狭小,很难与人敞开心扉交流,建立真正的友谊。”
二、解决措施
1.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并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该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
2.建立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与沟通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各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发挥家庭的作用,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等形式,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一般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只重视生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而极少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其结果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使生理健康得不到保证,这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因此只有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以重视,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所以,必须要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所以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动力,其意义不可低估。
四、结论
我们坚信,依据全面发展理念和素质教育精神而提出的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标准,必将极大地推进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但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9-156.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何先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7]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8]连榕.教师专业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