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竞川
本知识板块包括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以及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等内容。
同学们要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和相关的探究实验,了解声的有关知识和应用,还要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其中声音的特性是本知识板块的重点和难点。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重点考点:会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能够进行有关声速的计算。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考查,在中考试题中所占分值较小,经常以填空题、选择题出现。
中考常见题型:所有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考查,注重物理和生活的联系,还往往通过创设情景来增加试题的趣味性,大家要学会在创设的情景中迅速准确地检索出有用的信息。
例1:(2013年 广东省深圳市)“神十”上天,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l08 m/s
D. 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解析:本题以“神十”上天、“天宫”中授课为背景,比较新颖。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A说法正确;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的王亚平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B说法不正确;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 m/s,C说法不正确;王亚平的讲话声音大是指她的声音响度大,D说法不正确。
答案:A。
二、声音的特性
重点考点:会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能用声音的特性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知道人的听觉频率范围。
中考常见题型:音调、响度、音色这三个名词的区别是同学们不易掌握的地方,所以是难点,中考也经常考。
例2:(2013年 湖北省襄阳市)同窗三年,同学们互相非常熟悉了,甚至可以“闻其声,知其人”。通过声音识别同学的主要依据是( )。
A. 音调 B. 响度 C.音色 D.声速
解析:不同的人在说话或唱歌时,发声的音调和响度可以相同,但由于声带结构的差异,音色不会完全相同。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声音也像指纹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波纹”,即音色,所以“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
答案:C。
例3:(2013年 山东省潍坊市)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声音( )。
A. 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 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 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 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解析: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是由振幅和人耳距发声体的距离决定的。音量不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响度不变。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发出声音的振动频率加快,声音的音调变高。所以A、B、D错误,C正确。
答案:C。
例4:(2013年 江西省南昌市)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 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解析:本题让选出说法不正确的选项。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鼓声可通过空气传给岸上的人,A说法正确;人们听到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说法错误;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说法正确;观众能够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D说法正确。
答案:B。
2012年再一次改革后的教材内容更加具体,教 材中可以变成试题的素材更加丰富,我们应重视和挖掘,比如课本上的小制作、小实验、圖片等。
例5:(2013年 广东省佛山市)如图所示,往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1”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 ,最右边的瓶子发出的是 (填“1,2,3,4,5,6,7,1”)音。
解析:这是根据课本上的一个小制作改编的。瓶子里盛有水,如果是敲击瓶子,瓶子和水一起振动,水越多,音调越低;如果是向瓶口吹气,瓶内空气振动,水越多,空气越少,音调越高。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瓶子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瓶子中盛有水,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一起振动,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最右边的瓶子装水最多,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与总体积最大,最难振动,音调最低,所以最右边瓶子发出“1”音。
答案:相同;1。
有些题目将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谚语、成语或典故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增加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但这些题的落脚点还是考查基础的物理知识。
例6:(2013年 广东省广州市)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 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B. 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
C. 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
D. 脆如银铃——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
解析: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人感觉声音很大,A正确;隔墙有耳,是指固体可以传声,B错误;掩耳盗铃,是指在人耳处减弱或阻止噪声,C错误;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错误。
答案:A。
三、声的利用
重点考点:了解声在生活和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是本知识点的考查重点。
中考常见题型: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
例7:(2013年 海南省)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 )。
A. 声呐探测鱼群
B. 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
C.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D.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利用声波可以知道一些事情;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是指声波可以使物体振动,被用于碎石、除垢等。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答案:B。
例8:(2013年 江苏省宿迁市)最近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利用的是 (填“声波”或“电磁波”),这种波 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B超是B型超声诊断仪的简称,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声波;不能。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重点考点:能够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知道噪声的危害,知道控制噪声的措施。
中考常见题型: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即只要阻断噪声产生和传播以及进入人耳的任一个环节,就可以达到控制噪声的目的。
例9:(2013年 山东省威海市)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 给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 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解析:给房屋安装隔音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不符合題意;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的产生处控制噪声,B符合题意;戴耳罩是为了在声音的接收处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
答案:B。
例10:(2013年 湖南省湘西州)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
A.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城市道路的隔声板
C.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D. 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解析:摩托车的消声器能够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城市道路的隔声板能够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防噪声耳罩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不让或少让声音传入人耳;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只是检测噪声的大小,并不能减弱噪声。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D。
答案:D。
声现象在高科技设备上的应用,既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科技的联系,又体现了物理的现实意义,同学们要关注。
例11:(2013年 山东省德州市) 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 dB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声波具有能量
B.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 护航官兵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解析:声音具有能量,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护航官兵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语音等是人耳能够听到的,而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D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