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毅
摘 要 病虫害是种植玉米期间常见的现象,病虫害会影响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引起重视。基于此,简要分析黔西南州几种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类型及主要原因,并就常见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出措施。
关键词 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02
玉米用途广泛,深受人们喜爱。玉米是黔西南的传统主产粮食作物,加之现在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状况,必然会大面积种植玉米,因此近年来,玉米的销量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但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因为种植管理不当等因素,使得病虫害现象普遍发生,严重影响到玉米的质量及产量。为了及时有效地防治玉米病虫害,现就本地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
1 玉米病毒病
黔西南州常见的玉米病毒病有玉米粗缩病和玉米矮花叶病。该病症是玉米生长到6叶期左右时,叶片从心叶底部开始呈现浓绿色并逐渐扩展到全叶,片肉僵硬不卷曲,形状短而肥厚,心叶无法与正常生长的玉米一般展开。10叶期左右可以看到玉米出现明显的矮化,其高度往往不到正常的玉米的1/2,且叶脉上会出现隆起的短条纹。患有病毒病的玉米大部分不能够抽穗,即使能够抽穗也不会有花粉,形状怪异。玉米病毒病主要是因为玉米在生育期间受到感染,幼苗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侵害。
玉米病毒病的防治以農业防治为主,化学药剂防治应放在第二位,主要的防治宗旨是清理病源,规避危害。具体防治措施如下。第一,选择优质品种。安单三号,兴黄单206这些黔西南州的常用品种对此病抗性是很好的。第二,在每年高发病的地块,选择合适的种植期。适当晚播,或提早播,以使玉米幼苗错开蚜虫等害虫的为害高峰期,大大降低幼苗因虫害侵食而导致的感染机率。第三,保持玉米种植田的卫生,播前处理掉前作物遗留物;及时清除玉米周围的杂草,使幼苗远离周围存在的毒源。第四,玉米的基肥要重视圈肥的足够使用,追肥要改掉一贯使用尿素、碳铵等氮肥的恶习,变为复合肥,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第五,需要用农药时,首选硫酸锌,因其成本低廉。病毒A的效果也不错。
2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多发生在黔西南州的温度和湿度都较高的低海拔地区,或同一地点的河谷地带。发病早期,玉米的叶片上会出现透明的褐色小点,类似于水渍,发病后期斑点逐渐变大,呈椭圆形,大小为(5~16)mm×(2~4)mm,深色加深,斑点轮廓清晰,且有两三层同心轮纹[1]。随着病斑的继续扩大和发展,颜色最终变为暗褐色,斑点之上滋生霉状物。玉米小斑病在湿度过高或者降水量过多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大面积发生。
防治措施:第一,选择抗抗病性好的优质玉米品种,如安单3号,罗平大天种业的子玉2号等;第二,定期做好玉米种植园的清洁工作,进行土地翻新,播前把地里清除干净,在玉米感病后及时摘除坏死的病叶.增钾施肥,提高玉米的抗病力;第三,药剂治疗,玉米发病初期喷洒8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剂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7 d喷洒1次,喷3次即可。
3 玉米青枯病
发病初期,玉米叶片呈现青灰色,干枯状,与霜冻的征兆类似,根茎出现明显的腐烂情况。中期叶片颜色逐渐变黄,根茎逐渐变黑,底部中空或者软化,多倒伏[2]。青枯病发病轻重与玉米的品种、灌溉等条件有关,炎热的天气和过多的积水会使玉米青枯病病情加重。玉米青枯病的发病条件:一是降雨量过多;二是幼苗生长期间抗病菌能力差;三是连作的土壤中累积了大量的病原菌。
在青枯病的多发地区的防治措施如下。第一,改变连作的传统模式,积极实行轮作。轮作是要不同科的作物,而不是换种植名称不同的作物,在黔西南州可与玉米轮作的作物有烟草、马铃薯、花生等。第二,选用优质的抗耐病品种,如选择甘优68等。第三,对于已经病死的玉米植株,集中烧毁,防止残留扩散。第四,积极的在玉米地里掏好排水沟,及时排水。第五,购买种子时选购经种衣剂包衣的,种衣剂能够有效杀菌。第六,增钾施肥,提高作物的抗病力。最好的土办法是草木灰,价廉物美。第七,药剂治疗,可采用50%叶枯灵加50%瑞毒霉粉剂800倍液喷雾治疗。
4 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会直接危害到玉米的果穗,在黔西南州俗称“灰包”,丝黑穗病的各种症状在苗期开始显现,分蘖增多,矮化明显,节间变短,颜色变绿并且片肉僵直,叶子之间密度加大。抽穗之后的果穗明显比一般果穗更短,基部粗大,底部尖细,且没有花丝可以抽出。玉米成株期果穗内部都是黑粉,成为黑穗病,部分果穗因过度生长,形状畸形,被称为变态畸形穗。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几个:第一,大量种植易感病品种,导致黑穗病大量发生;第二,连作使土壤存菌量大量增加;第三,基肥使用的是未经腐熟的厩肥,如施生猪粪、生牛粪等,施生猪粪的田块发病率为0.1%,生牛粪的田块发病率为20%;第四,高海拔地区、种植密度过大等也会容易导致发病加重[3]。
防治措施如下。第一,选择优良的杂交品种,抗病的杂交品种有五谷玉3861、红单六号等。第二,播种之前先对玉米种子进行药剂处理。药剂处理分为3种方式,浸种、拌种或者种衣剂包衣处理。由于幼苗在发育前期的抵抗力较弱,病菌较容易从根部入侵,因此要选用内吸力较强、持效性好的药剂处理,如三唑类杀菌剂拌种处理方式,可以大面积有效控制发病率。第三,处理残病植株。苗期已经显现出明显的病症的可以进行拔苗处理,抽穗期可以待其先进行抽雄再实现拔除。拔除的植株要进行统一烧毁,以免残留于土壤。第四,采取适当的轮作措施。与烟草、大豆和红薯等农作物实行轮作;调整合适的播期,播种深度要适中;及时清理土壤中上季残留的植株;在易感地块深翻土地,减少土壤里残留病菌的感染概率。
5 玉米虫害
5.1 黏虫
玉米黏虫是黔西南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五色虫,在各县都有分布。黏虫可取食100余种植物,尤喜玉米、小麦等禾本科植物,并成群结队转移危害。黏虫大发生时可将整片玉米吃光,啃食玉米雌穗花丝和籽粒,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造成减产甚至绝收。降雨频繁、温度适中,此气候条件特别适宜黏虫的集中迁入和发生危害,大面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玉米黏虫具有暴发危害特点,特别是三代黏虫潜在威胁大,防治难度高,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要采取以下措施,控制黏虫危害。
成虫诱杀技术有4种。一是谷草把法。一般扎直径为5 cm的草把,每667 m2插60~100个,5 d更换一次,换下的草把集中烧毁,以消灭黏虫卵。二是糖醋法。取红糖350 g、白酒150 g、醋500 g、水250 g,再加90%的晶体敌百虫15 g,制成糖醋诱液,置于盆内,放在田间1 m高的地方诱杀黏虫成虫。三是性诱捕法。用配置黏虫性诱芯的干式诱捕器,每667 m2放置1个插杆,诱杀成虫。四是杀虫灯法。在有条件的地方,在成虫发生期,于田间安置杀虫灯,灯间距100 m,夜间开灯,诱杀成虫。
施药防治为害的幼虫应当在其3齡之前。生物农药:在黏虫卵孵化盛期喷施苏云金杆菌(Bt)制剂,注意临近桑园的田块不能使用。化学农药:在不得不使用化学农药时,低龄幼虫可用灭幼脲;当玉米田虫口密度达50头/百株以上时,可用辛硫磷、毒死蜱等杀虫剂喷雾防治[4]。
5.2 蚜虫
蚜虫在一些地方的苗期发生,是繁殖最快的害虫,蚜虫的种类分为有翅膀和无翅膀两种,体长2~4 mm不等,以成群的形式在玉米心叶和叶背上汲取汁液,使玉米茎叶养分被抢夺破坏,生长受损。叶片被吸取汁液后背部卷曲,心叶生长受限,受到侵害程度严重的植株甚至会停止生长,直到枯萎而死。蚜虫在吸取汁液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滴落在叶片上会引发霉菌病。出现蚜虫危害后的药剂防治:按照田地的大小和一定的比例进行药剂喷雾治疗,如使用吡虫啉系列产品1 600~1 900倍+马拉硫磷1 000倍液喷雾,实效良好。
5.3 地下害虫
黔西南危害玉米的地下害虫有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主要以啃咬玉米嫩茎、幼苗等为主,经常造成幼苗大量缺失,是苗期的主要虫害。针对地下害虫的主要防治措施有3种。第一,播种前仔细清除田间的杂草,消灭依附其中的虫卵和幼虫。第二,药剂拌种。对于玉米种子可用乙酰甲胺磷拌种处理。第三,毒饵诱杀。用90%晶体敌百虫0.5 kg加水3~4 kg,喷在50 kg炒香的麦麸上;或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50 g,拌铡碎的鲜草5公斤撒施。也可在种植前把新鲜菜叶浸在90%敌百虫晶体400倍液中,浸10 min,于傍晚施入田间进行诱杀。毒饵或毒草在傍晚撒到幼苗根际附近,每隔一定距离一小堆,每667m2用量为15~20 kg[5]。
6 结论
病虫害直接影响玉米的质量及产量,必须做好综合防治工作。防治要以农业手段为首选,在必须用药时才使用化学农药。目前,黔西南常见的玉米病虫害为玉米青枯病、玉米小斑病、玉米病毒病和丝黑穗病,常见的害虫为黏虫、蚜虫和一些地下害虫,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相应的农业防治措施,是提高玉米产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葛其权.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7):14.
[2]刘刚.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1(7):144-145.
[3]王蕾,侯晓东.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5(3):78.
[4]王绕成.关于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196.
[5]何宇嘉.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J].中国农业信息,2015(15):59.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