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新启示

2016-05-30 10:48张家驹
大东方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化

张家驹

摘 要:《战争论》是军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的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关键词:军事思想;战争论;文化

一、战争的性质及规律

在克劳塞维茨看来,战争是一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是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动;盖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

从理论角度来说,战争的暴烈性必然导致“三种相互作用和三种极端”的产生,可是实际上,在现实的战争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整个战争行为已经摆脱了力量使用总是向极端发展的严格法则。既然作战双方都不在追求极端,不必最大限度的使用力量,那么对于战争,人们就自然会根据实际现象所提供的材料,来推断战争的走向,把一切建筑在盖然性的计算和推测上。所谓的战争盖然性,指的是在现实战争中,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正是因为这种不可准确预料的事件,导致克劳塞维茨无法彻底摆脱并始终受到战争是碰运气和赌博等思想的支配,受到“战争赌博论”的束缚,做出了“战争就是一种赌博”,“战争是以可能性、盖然性、幸运和不幸运的赌博为基础的”错误结论,这在无形中否定了战争的规律性和可知性。而现实中,利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看,战争虽然没有绝对的确实性,但不是没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并且,它在敌我双方的表现是不同的,应该说在我一方是比较确实的,而敌方则很不确实,但它也有兆可循,有倪可察,有前后的现象可供思索。因此,在谈论战争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上,我們既不能忽视战争的不确实性和偶然性的特征,也不能片面夸大它的价值,而是要注意透过大量偶然的战争现象,在找出战争相对确实性的基础上,深入把握战争的内在必然性及规律性,最大程度的做到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

二、战争与政治

在战争的政治本质问题上,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我们所以说是另一种手段,就是为了要指出,这种政治交往并不因战争而中断,也不因战争而变成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政治交往实质上总是继续存在的;而且,战争条件所遵循并受其约束的主要路线,只能是贯穿整个战争直到媾和为止的政治交往的轮廓。难道还可以做其他的设想吗?难道随着外交文书的中断,人民之间和政府之间的政治关系也就中断了吗?难道战争不正是表达它们思想的另一种文字和语言吗?当然,战争有它自己的语法,但是它并没有自己的逻辑。”①

对于战争和政治的相互作用上,克劳塞维茨认为政治对战争有着支配作用,其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治决定战争目的的大小和使用力量的多少;第二,政治决定战争计划和战局计划的制订;第三,政治贯穿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战争的全过程。同时,克劳塞维茨还论述了战争反作用于政治的一面,即战争的特殊性要求政治必须与之相适应,政治如果违背了战争的性质,必将招致战争的失败。

克劳塞维茨关于政治和战争的论述,随着核武器的大量生产和个各种核战略理论的相继涌现,正不时的受到怀疑和挑战。而马克思主义者在肯定其论断的历史局限性的同时,批评改造并作了一系列的补充,将它吸收入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去看待这个“过时”问题,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任何新武器的出现,都引起了战争形式的重大改变,但武器从来只能影响战争的方式,却从未改变战争受政治支配,为政治服务的这种本质关系;而且,核武器的生产本身就先具有政治意义,其次才是军事上的意义。因此,核武器会对战争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它改变不了战争的政治本质,改变不了战争从属政治的规律,改变不了马克思主义在战争和政治的关系问题上向来坚持的原则。

三、战争的目的与手段和精神因素

(一)战争的目的

这个定义本身就已包含有两个目的的思想:一是战争的政治目的,即“迫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识”;二是战争行为的目的,即物质暴力,他写道:“战争的直接目的是打垮对方,使对方不能再作任何抵抗”,“解除敌人武装或打垮敌人,不论说法如何,必然始终是战争行为的目标”②。

时至今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依然是战争的最高目的,可从近期的几次战争如伊拉克战争来看,摧毁敌军的军事设施和对敌首脑进行的斩首活动已成为战争更为中心的环节,因此,我们不能再狭义的去看待最高目的问题,要把“敌人军队”转变为“敌军设施和首脑”这些对战争更为重要的目标,这一点对于我们看待《战争论》中的其他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战争的精神因素

克劳塞维茨所说的精神因素,主要是指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和军队的民族精神。他认为这三种主要的精神因素在战争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就统帅的才能而言,克劳塞维茨理解的军事天才是一种能创造非凡成就的特殊禀赋和擅长军事活动的高超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并非仅仅指同军事活动有关的如勇气等某一种力量,而不包括智力和感情方面的其他力量。相反,“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的和谐的结合,其中这种或那种力量可能起主要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力量都不应其阻碍的作用”③。也就是说,各种精神力量在军事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就是军事天才的实质。

军队的武德有两个特点:一是有军人的勇敢,这种勇敢是摆脱个人勇敢所固有的不受控制和随心所欲的倾向,服从命令,遵守纪律;二是有团队精神,它能把各种精神力量粘合在一起,发挥出强大的作用力。毛泽东曾在解放战争时期,指出我军的战斗革命精神可以形容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而这正是我们军队的武德,现如今,全军都在加强正规化建设,树立军人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并建设我军武德有着重要的意义。除了统帅才能和军队武德,军队的民族精神也具有较高的地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党的领导,是每个中国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对《战争论》的研究,我们看出这部经典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尽管它在许多方面存在固有的历史局限性,但它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战争。

注释:

①《战争论》第3卷,第45页

②《战争论》卷一,第26、27页

③《战争论》卷一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