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成
改革是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法宝,也是开创美好未来的关键。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做好改革创新这篇大文章。
“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2015年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推进结构性改革这个重点任务,就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即通过改革创新破除发展障碍、增续内生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中國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良好,但经济持续发展面临不容忽视的困境和挑战。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导致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整体循环不畅。面对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中国经济站在了一个无法绕开的历史关口。当此之时,如果不能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就容易让问题积重难返,甚至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
改革是解决矛盾、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37年来,从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天的中国,依然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在实践上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断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动力和内生活力。
“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正是为了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把我国经济增长巨大潜力转变为现实,引领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们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进而致力于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要义。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特别要主动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自觉性、主动性。
“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中国经济必将培育新动能、焕发新活力,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作者系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