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清华开讲谈《活着》

2016-05-30 23:44:36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大礼堂新浪网福贵

新浪网消息,9月20日,清华大学大礼堂,余华携《活着》温情而来。

作为一本具有时代意义的小说,直至今天,《活着》仍是读者了解余华的必读书目,“人为何而活”的主题依旧被探讨。但鲜为人知的是,最早创作《活着》时,余华选择了旁观者(第三人称)的视觉,然而描写的“苦难”却脱离真实。“如果让一个人来讲述他(福贵)自己的故事的时候,其实他苦难的人生中,‘苦难是别人的看法,他其实是充满了幸福感的。”对于写作思路的改变,余华做了这样的解释。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余华称,书中的这段描写语言很直白,用的词很少,但“盐”这个意向“在写福贵的时候一定要有”。第一人称写作,使得余华笔下的悲伤农民,得以有了“活着”的意义。

当夜,清华大学的礼堂座无虚席。余华24年后的回首,回归了文学的本质,他以写作者之态,娓娓道出自己的创作之路,贴合着讲座的主题:活着,在现实之中。

猜你喜欢
大礼堂新浪网福贵
智珠
领导文萃(2021年16期)2021-11-05 17:42:03
重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1日至15日召开
今日重庆(2020年1期)2020-09-10 07:22:44
重庆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1月10日至14日召开
今日重庆(2020年1期)2020-09-10 07:22:44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文学教育(2019年25期)2019-11-26 21:52:48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美文(2019年10期)2019-05-09 02:11:42
血和泪
平静
读者(2019年4期)2019-01-28 03:49:34
听声定位 粘蝉高人数分钟捉蝉数十只
今日农业(2018年14期)2018-08-11 06:15:14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音频系统的改造
演艺科技(2017年9期)2017-10-30 00:35:59
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举行
今日重庆(2017年2期)2017-03-04 01: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