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推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近日,农业部传来消息: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深入推进,截至目前,全国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超过480万人。
近日,人社部公布了该部联合五部门下发的《关于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到2020年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金支持、创业培训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可以促就业、增收入,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新局面。为此,我们为返乡创业者分享一些重要的信息。
返乡创业可以做哪些事情
未来,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做什么?从实际出发,以下四个方面将成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点。
1、把适合的产业转移到家乡再创业、再发展
发挥劳动力优势,可以把项目或者产业带回到自己家乡,利用当地的劳动力优势降低人力成本。
2、从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鼓励返乡人员共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规模种养、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以及农技推广、林下经济、贸易营销、农资配送、信息咨询等合作建立营销渠道,合作打造特色品牌,合作分散市场风险。
截至2015年底,创业农民工累计注册个体工商户2505万个、农产品加工企业40余万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80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7.9万家。
3、发展电子商务
鼓励农民工等人员发挥既熟悉输入地市场又熟悉输出地资源的优势,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商业,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绿色农产品等输出地特色产品的挖掘、升级、品牌化,实现输出地产品与输入地市场的嫁接。
4、开展休闲农业
鼓励创业基础好、创业能力强的返乡人员,充分开发乡村、乡土、乡韵潜在价值,发展休闲农业、林下经济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创业空间。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为平台和载体,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旅游业,带动民族地区创业。
政策扶持如何
《通知》提出了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金支持、创业培训等一系列政策。
降低返乡创业门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优化返乡创业登记方式,简化创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制度改革。放宽经营范围,鼓励返乡农民工等人员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和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
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可适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34号)、《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1号)、《关于对小微企业免征有关政府性基金的通知》(财税〔2014〕122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4号)的政策规定,享受减征企业所得税、免征增值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税费减免和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加大对返乡创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对返乡农民工等人员创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农业补贴政策支持条件的,可按规定同等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办的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毕业年度高的学校毕业生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从事灵活就业的,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
强化返乡创业金融服务。加强政府引导,运用创业投资类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初创期、早中期的支持力度。在返乡创业较为集中、产业特色突出的地区,探索发行专项中小微企业集合债券、公司债券,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提高返乡创业的金融可获得性。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完善返乡创业信用评价机制,扩大抵押物范围,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大对返乡创业的信贷支持和服务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引导加大涉农资金投放,运用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可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规定安排贷款贴息所需资金。
完善返乡创业园支持政策。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的建设资金由建设方自筹;以土地租赁方式进行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的,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建设方所有;物业经营收益按相关各方合约分配。适当放宽返乡创业园用电用水用地标准,吸引更多返乡人员入园创业。
配套措施力挺农民工回乡创业
加大力度培训返乡农民工。2016年,农业部将进一步加强农民创业创新服务工作,计划培养2000名农民创业创新辅导师,培育1万名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宣传推介1000名农民创业创新典型,举办农民创业创新大赛,动态监测3000个左右的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加强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对1.3万现代青年农场主开展精准培育。
发展电子商务。2015年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三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二是扩大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推广。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三是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支持休闲农业。2016年9月,农业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促进休闲农业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鼓励各地探索农业主题公园、农业嘉年华、教育农园、摄影基地、特色小镇、渔人码头、运动垂钓示范基地等,提高产业融合的综合效益;并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支持发展妇女手工艺特色产业项目。
一系列的政策,一系列的红利都表明国家在大力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风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有删节
责编:陈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