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要点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减轻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产养殖;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94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1.042
1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
水产养殖主要包括鱼类(如草鱼、鲫鱼、鲤鱼等)、虾类、河蟹等。不同种类的水产,病害均不相同,草鱼的常见病害有赤皮病、肠炎病、出血病、烂鳃病等;鲤鱼的常见病害有三代虫病、黏孢子虫病等;鲫鱼的常见病害为出血性败血症;虾类的常见病害有细菌病、寄生虫病、白浊病、纤毛虫病等;河蟹的常见病害有黑鳃综合症、抖抖病等。而导致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水质问题
绝大多数水产养殖者在鱼种与饵料的选择上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同时还有着较强的质量意识。然而,水产养殖是以水环境为载体,如果水质存在问题,即使选用再好的鱼种和饵料,也可能导致各种病害问题的发生。一些水产养殖者虽然有着数十年的养殖经验,但却连最基本的塘泥都不清理,致使池塘中的淤泥厚度超过1米。还有部分水库采用了施肥养鱼的方法,并未考虑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从而使得水质问题逐步恶化,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病害的发生。
1.2防病意识淡薄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部分养殖者存在病害防治意识差的问题,由此导致了引种时未进行检疫,入池前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清淤次数有限,甚至基本不清淤,用药预防不及时等问题,从而造成病害连年暴发,当发现鱼、虾大量死亡后乱用药物,致使形成了多种耐药型病害,使病害防治的难度进一步增大。
1.3防治技术手段落后
与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水产品病害药业研究起步较晚,由此导致了一些水产养殖病害无法获得有效的防治。同时,国内大规模的鱼药企业较少,加之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使得新产品的研发不够及时,无法满足水产养殖业病害防治对药品的需求。
2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技术要点
2.1池塘清理
想要有效防治水产养殖病害,就必须对池塘的清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池塘是否清洁直接关系到水产品的健康问题。池塘经过1年左右的水产养殖之后,大量的病原菌会从不同的途径进入池塘当中,为防止病害的发生,必须每年对池塘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地消毒。同时,可在冬季将池塘内的水全部排干,并对池埂进行修补,挖除淤泥,日晒30天左右,这样能够使池塘土壤表层保持疏松,有助于通氣条件的改善,从而达到消灭病害的目的。此外,大部分池塘除了养殖鱼类以外,还会有各种生物,如螺、蚌、水生昆虫和青苔等,这些生物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介质,因此,可以使用药物对池塘进行清理,如漂白粉、生石灰、氨水等,以此来杀灭病原菌。
2.2改善水质
在温度较高的夏季,水产养殖池塘中的水质容易出现不良现象,由此会导致病害频发,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水质监测,通常情况下,可每间隔5~7天左右对池水进行1次检测,暴雨过后要及时掌握池水的变化情况,必须使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35厘米,pH值在7.5~8.5之间,氨氮的含量低于0.5毫克/升,昼夜的溶解氧分别不低于5 毫克/升和3毫克/升。同时应按照不同的水产养殖品种,控制好最佳水位,如养殖虾、河蟹的池塘,水位应控制在1.3~1.5米左右,养殖鲈鱼的水位应控制在1.5~1.8米左右。此外,在高温条件下,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水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偏酸性的池塘,可以采用生石灰进行处理;亚硝酸盐偏高的池塘可采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效果较好的有光合细菌、EM菌等。
2.3病害防治
为了有效解决水产养殖病害的问题,应当针对各种不同的病害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防治。
2.3.1细菌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细菌病的防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苗种进行消毒,具体做法是使用精碘、高效菌毒清或是复合型二氧化氯进行消毒,若是想达到更好的效果,则可在消毒之后,用0.8%~1.5%的食盐水对苗种在进行一次消毒,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河蟹苗种不宜使用食盐水进行消毒。另一方面可以使用药物对细菌病进行防治,具体做法如下:在细菌病发生季节到来前,可以使用外用药进行消毒,例如高氯精、速康B等,或是用肠炎灵、烂尾灵等药物拌饵喂服,时间为1~2天左右。虾、蟹的池塘可每间隔15天左右,用新鲜的生石灰进行泼洒,用量以每立方米水15~20克左右为宜。
2.3.2病毒病的防治技术要点 对于此类病害,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防治:在放鱼前的一周左右,使用精碘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这样能够提高防病效果。当发病季节到来前,可增加精碘的使用次数,一般为2次,如果水产已经发病,则应将内服药增加1~2个疗程,由此可以防止病害大面积爆发。
2.3.3寄生虫的防治技术要点 此类病害对水产养殖的威胁较大,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首先,可以在清理池塘时,适当增加纤虫必克的用量,最大不宜超过原药量的5倍,这样能够将越冬的虫卵全部消灭。在进行苗种放养前,尤其是虾蟹,应选用水灵Ⅰ号或Ⅱ号加精碘进行消毒之后,再进行放养;其次,可在发病前的20天左右,池水温度在15℃~18℃时,用纤虫必克和速效菌毒清进行防治。在发病季节,应当每间隔10~15天左右,使用长效菌毒清片剂1个疗程,并用灭虫清拌饵投喂。
3结语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其中涉及的内容较多,一旦某个环节或是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病害大面积发生,从而造成苗种大量死亡。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对水产养殖病害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技术加以处理,以此来保障水产品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刘广根,罗小华,杨志坚.浅析水产养殖病害监测防治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科学养鱼,2013(02):65-66.
[2]王世丰.加强渔业环境保护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玉山县水产养殖病害状况分析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3(06):54-55.
作者简介:徐龙林,本科学历,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养殖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