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永章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己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而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校在近几年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中,结合山西太谷的捆绑式经验,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我大胆的对自己班级的学生分组尝试捆绑式评价,使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进入数学课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合作、探究正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接下来,我谈谈自己对组织数学课堂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我们参加了湟中县组织的太古经验培训会后,我校尝试实行捆绑式评价,再次强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完成了分组工作,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我带的班54个人,分成了13个小组,在每个小组中选了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
二、科学制定评价机制
由于每个组中有成绩和能力不一样的同学,各组间也有一定的差距,评价机制对整个小组的发展,每个学生的发展及其重要。为此,我从作业、上课展示、合作学习、单元测试、大型考试等几方面制定了评价细则和奖励机制,每个同学的参与情况和完成情况将得到不同的分值,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合作和展示的积极性,同一个小组的同学的得分也不一样。每周、月都对学生的得分进行汇总,评选最佳个人和优秀小组,用不同的奖励卡在班级展示栏中展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精心培训小组长
要组织培训各个小组长。作为组长,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事都能靠得住;要有认真的好习惯,对组员的马虎行为能够及时指出;要有竞争意识,具有积极进取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各个方面能够发挥带头作用;要有为大家服务的思想,能够主动关心、帮助同伴。其次,组长在各个方面都必须走在其他同伴的前头,树立一定的威信。第三,作为组长,要有一定的管理技巧。总而言之,组长是小组活动的领头雁,组长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小组的整体成绩。因此,对组长的选拔与任用相当重要,必须进行培训。不过还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慢慢培养,成长。对于组员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配合组长,与组长团结一心,积极上进,树立为小组争光的思想,只有众人一条心,黄土才会变成金。
四、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
1、明确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
2、合作探究。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工工作,探索交流。在此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3、交流学习。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的小组的交流成果。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4、反馈结果。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統一认识,得出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
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如何使每个学生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否则,合作将流于形式;我们还应要求小组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提高;合作结束后还应对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价,才能促使学生去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