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投标管理工作对策研究

2016-05-30 05:24安泽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招投标管理制度成本

安泽

摘 要:基础建设工程、设备购置、劳务采购已经成为高校的经常性的业务活动,相对应的招投标活动也越来越多,各高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同时保证了各项项目有序规范地进行。但是,在高校的各项招投标活动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也成为了腐败事件易发的环节。如何使高校在复杂的市场条件下保持健康的发展,维护学校的利益,需要大家不断探索。

关键词:成本 招投标 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b)-0093-02

我国高校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招投标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招投标更加规范化了。但是由于高校招投标工作实行招投标制度时间比较短,涉及领域广泛,形式多样化,目前在招投标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

1 高校招投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缺乏健全的招投标管理机构

目前,大多数高校招投标工作从管理、实施、监督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有很多高校的招投标工作既没有招标采购的专门机构,也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全校的各项招投标活动,在进行招投标工作中采用的是分散模式,根据不同的招标项目由不同职能部门负责,在招投标工作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很多高校在实施过程中也没有按招投标法的要求进行招投标的管理工作,不合规的现象时有发生。

1.2 招投标过程中不规范行为

(1)招标准备阶段,招标方式不完善。目前,根据招投法大多数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然而对于高校招标实行公开招标的比例还比较低,有一些高校在招投标过程中,没有在公开的媒体上公布,也没有在建筑工程交易大厅发布消息,只在一些内部的一些不知名的媒介上发布公告,这样使有竞争力的投标人难以参与投标,前来参加投标的单位比较少。调查表明,高校的公开招标的比例不足项目总量的50%,严重影响了招投标的公正性,同时滋生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2)评标过程中问题突出。评标是招标工作的重要环节,各学校对专家库建设分散独立,没有进行资源共享。导致高校中评标专家在专业门类、规模方面很难满足现有招标的需要。调研中发现高校评标专家库主要有关工程、设备、材料方面的等大型基建项目,与企业一样从专家库中抽取,而学校关于图书、教材、后勤方面的专家比较少,实际参加评标是招标领导小组的成员组成,这些领导均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缺乏对于其他专业及招投标相关法规的理解,违反了招投标法规定,同时也不能满足高校日益发展的招投标工作要求。

(3)盲目低价中标风险大。高校在招投标过程中,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而且高校招投标项目往往受高校预算经费的制约,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普遍以价格作为重要衡量标准,盲目坚持低价中标的原则,不惜以牺牲产品质量、工期及服务为代价,结果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工作质量和时效性。

1.3 监管体制不到位

高校中各招投标项目由于专业性强,种类多,任务重,各项招投标工作的操作针对性不强,也缺乏指导性。高校由于事务性工作较多,教学压力大,学校的监督部门往往是接到部门通知后才参与到招投标工作中,有的监管部门也只是重视中间只个关键程序的监控如开标、评标、定标,对于前期论证和后期的合同管理均没有得以全面管理控制,这个招投标过程是不完整的,监督也是不到位的,给学校造成损失。

2 加强高校招投标的管理对策

高校招投标各方面工作的完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正确认识高校招投标管理中的问题,进而进一步完善招投标运行機制和管理制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1 设立专门机构,建立统一招投标平台

高校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成立校内专门的招投标机构,如:招投标管理中心或招投标办公室,全校所有的招投标工作由招投标管理中心统一负责,统一运作,有独立的运营经费,同时也且有服务的功能。招投标管理中心在招投标活动中应当全程把握招标的程序和组织,其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地修订完善招标公告,资格预审、专家选择,合同签订等工作,统一对全校的招投标工作进行全面管理。

2.2 加强高校招投标过程控制

2.2.1 招标方式

首先,高校每学期应由各项目主管部门对需要招标的项目向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上报,由招投标主管理部门统筹安排,杜绝不规范、零散的购置现象,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规模效益,使招投标工作能够在前期做到主动、有序地开展工作。同时,招标公告必须在权威的媒体上发布,吸引实力强的投标人能够加入招投标活动中,防止公开招标由于数量过少,而无法进行公开招标,进而演变为邀请招标或竞价的方式,影响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及公正性。同时高校应制定招标信息公开制度,保证信息的发布能够全面、充分,以此减少暗箱操作的可能性,使招投标工作公平、公开、公正地展开竞争。

2.2.2 增强预算约束力,杜绝盲目低价中标

高校在进行招投标工作时应强化计划性,加强并细化项目的预算,对于有标底的工程要加强保密性的工作。现在全国推行采用的“无标底招标,有标底评标”模式不是很完善,项目预算(或标底)是招投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确定报价的重要的衡量标准,加强预算工作对于促进招标的规范化,消除评标过程中的盲目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预算方面的管理可以防止高校盲目采用“低价中标”的方式,目前,高校在招投标过程中,从高校发展的长远考虑,不能盲目低价中标,要分析价格的合理性,分析性价比,价格过高不可取,会给学校带来经济负担,也容易滋生腐败的现象;但盲目低价也会带来很多隐患,价格过低往往质量无法保证,工期延长,售后服务也大打折扣。

2.2.3 建立完善的评标制度

高校评标人员与招投标法规定还有一定差距,作为高校应该根据各专业需要建立各类专家库,并且按招投标法规定长期从事相关领域,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并且具有招投标相关理论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员入选评标专家库,解决高校评标人数失调、专家不专的问题。同时建立相邻高校间评标专家库,做到资源共享,人才共享,解决部分高校有些专业人才不足的现象。在各高校招标过程中,通过严谨规范的程序抽取法定数量的评标专家,以保证评标专家科学、客观、独立、公正地进行。

2.3 加强高校招投标监督

高校在招投标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在招投标过程中信息要求完全对外公开,使招标过程及监管过程透明化,做到对招标过程中每个重要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完善招投标监督要做到以下几点:(1)制订详细、执行力强的实施细则,为监督人员提供指导,使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拓宽监督渠道。如今高校大多数对招标的控制活动主要为纪检部门,由于专业的限制,而高校的招投标种类繁多,监督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最终导致在招投标过程中虽事事参与,但有很多项目监督不到位。(3)对评标专家实行全面监督,监督学校根据不同招标项目建立合理的专家库,并且明确评标专家的考核办法。

高校招投标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复杂的工作,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等特点,也是高校工作最容易出现经济问题的重点环节。因此,在进行高校招投标过程中,要加强各方面的管理,提高招投标质量,加强招投标队伍建设,提高学校资金的有效使用,遏制招投标活动中腐败事件的发生,使高校招投标活动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促进高校招投标活动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文岳.关于高校招标采购监管工作的调查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85-89.

[2] 王爽.招投标监督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

[3] 陈卫权.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思考[J].市政技术,2009,27(2):188-191.

猜你喜欢
招投标管理制度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建设项目准备阶段的审计要点探析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