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婧
【摘 要】潜在经济增长是衡量地区经济增长实力的标志,也是反映实际经济增长问题的有效方式。它包含了潜在经济增长率与潜在产出两个概念,能有效的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本文运用HP滤波法分析了东盟五国潜在经济增长状况,(1)估算出1961-2013年东盟五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与潜在产出;(2)计算出各国年度产出缺口并指出了其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近似正相关关系;(3)将1961-2013年划分为五阶段分析出了东盟五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增长幅度不均衡与非平衡化;(4)得出东盟五国在潜在产出中同步性较高,而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上同步性较差的结论。
【关键词】东盟五国;HP滤波法;潜在经济增长率;潜在产出;产出缺口
一、引言
估算和分析潜在经济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统计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其中潜在经济增长又包含潜在经济增长率与潜在产出。本文援用De Masi在1997年提出的潜在产出概念,即指在不引起通货膨胀的基础上经济所能取得的可持续的最大产出,这反映出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而在经济统计中潜在产出即为潜在GDP。潜在经济增长从短期来看能分析出经济增长偏离潜在经济增长的程度,确定产业缺口从而确定经济是否过热或者过冷,从长期来看分析潜在经济增长又能更好的预测经济发展的轨迹,是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工具。针对潜在经济增长计算的方法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4种:(1)HP滤波法;(2)生产函数法;(3)趋势法即Kalman滤波;(4)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法。而其中,大部分学者主要运用HP滤波法以及生产法来分析国家层面的潜在经济问题。如陈亮、陈霞、吴慧(2012)运用HP滤波法基于日韩及金砖四国等典型国家分析了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变动;郭庆旺、贾俊雪(2004)运用HP滤波与生产法比较估算了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而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在2011年基于生产函数法估计了中国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
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是世界经济发展中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也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生产与出口基地。最初由东盟五国,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下文简称印尼)、菲律宾于1967年成立。本文主要以该五国为研究对象估算其从1961-2013年的潜在经济增长,并分析其潜在经济增长变化的趋势与因素。东盟作为中国的近邻之国,同时也是中国贸易的重要伙伴之一,其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研究东盟五国经济发展状况对于我国有着深远的意义。所以研究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学者已越来越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专门针对东盟国家来估算其潜在经济增长并分析产出缺口问题。
二、潜在经济增长的测算方法——HP滤波法
HP滤波法是分析序列组成成分长期趋势的最广泛运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分解出时间序列的趋势要素。其基本原理如下:
设{Yt}是包含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的经济时间序列,{YtT}是其中含有的趋势成分,{YtC}是其中含有的波动成分。则
Yt =YtT +YtC t=1,2,3…T (1)
计算HP滤波就是从{Yt}中将YtT平滑出来,一般地,时间序列{Yt}中可观测部分趋势{YtT}常被定义为下面的最小化问题的解:
将(3)式带入(2)式,就得到HP滤波法的最小化下的损失函数,即
Min∑{(Yt- YtT)2+λ[(Yt+1T- YtT)-(YtT- Yt-1T)]2}(4)
所以最小化问题是由[c(L)YtT]2来调整趋势的变化,同时随着λ的改变而同向变化。即HP滤波依赖于参数λ,该参数是必须先确定的。而λ是对趋势光滑程度和对原数据拟合程度的一个权衡参数,不同的λ值即为不同的滤波器,确定了不同的平滑度。当λ=0时,满足最小化问题的趋势序列为{Yt}本身,随着λ的增加,估计的趋势越光滑;当λ趋于无穷大时,估计的趋势将无限接近于线性函数。而对于λ的选择,尤其是针对年度数据,Eviews软件默认λ=100,而在国家层面数据上大部分学者的取值也都为λ=100。所以本文主要沿用Backus and Kehoe(1992)认为的平滑参数λ=100[8],来分析东盟五国年度统计数据。
三、基于HP滤波法的东盟五国潜在GDP与产出缺口分析
1.东盟五国潜在GDP估算
本文采用HP滤波法估计东盟五国潜在经济,其中取平滑度λ=100。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东盟五国的数据均为1961-2013年,使用的软件为Eviews6.0。
首先对各国GDP取对数化来消除异方差。然后运用GDP对数化序列估算潜在GDP对数化序列,将消除异方差后的对数化GDP用HP滤波片估算出潜在GDP对数化后,取回原值,并将潜在GDP与实际GDP进行对比。东盟五国潜在GDP与实际GDP趋势图见下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东盟五国的潜在GDP同步性较高,从1961-2013年一直呈上升状态,并经历了先期增长较慢、中后期飞速增长的过程。
其中,印尼的潜在GDP总值到2013年是东盟五国中最大的,但是其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却不是最高;而从潜在增长水平来看,新加坡与泰国的增长速度较快于印尼、马来西亚与菲律宾,菲律宾的潜在GDP增速最慢。同时图中五国潜在GDP变化曲线都出现了拐点即说明东盟五国基本上都经历了潜在GDP增长又慢变快的过程。这是因为对于东盟五国,除了新加坡以外都是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小国,印尼有丰富的矿藏、石油;马来西亚有橡胶、棕油、石油;菲律宾的糖、铅产量、椰子以及泰国的糖、大米、铅产量都很丰富,在东盟成立初期由于本身经济基础较差,加上自身政治不稳定因素,所以导致初期潜在GDP变动较为缓慢,而后期,由于东盟贸易区作用逐渐明显,对外贸易发挥出重要作用,所以潜在GDP逐年大幅提高。而新加坡,虽然物资资源匮乏,但是其在1985年以后充分利用其地理位子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金融、转口贸易、旅游中心,从而导致潜在GDP增幅大幅提高。所以,总体来说,东盟五国的潜在GDP都在持续的增长中,只是各国增长的幅度略有不同。下文将具体分析各国产出缺口与潜在经济增长率问题。
2.东盟五国产出缺口估算
运用HP滤波法分析完潜在GDP后,计算各国产出缺口。产出缺口反映出潜在产出与实际产出的差距,也是反映出一个地区或国家实际经济距离潜在可持续的最大产出的距离。通过下表1产出缺口表以及下图2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关系图可以发现,产出缺口与东盟五国宏观经济的实际吻合,当实际产出大于潜在产出时,经济就面临过热的问题,通货膨胀常常出现上升的趋势。也即是各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近似正相关关系。通过产出缺口的计算可以在短期上评估东盟五国通货膨胀率的压力。
注:表中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其中产出缺口是指现实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额占现实产出的百分比,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
同时,图2中显示出东盟五国在1973-1974年普遍通货膨胀严重而此时其产出缺口也较高,说明实际产出远远大于了潜在产出,形成经济过热现象。而这与东盟五国过度重视经济快速发展、过多引进外资、重视出口过度以及过分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关,如1974年的东盟五国对外贸易总额出现了近70%的增长[10],这种高额的对外贸易总额短时间内无法被各国经济有效吸收而直接进入流通消费领域,从而导致出现了1973-1974年东盟五国通货膨胀严重的局面。而从图上看出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印尼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其通货膨胀率极高的同时产出缺口也达到历年之最;印尼、马来西亚紧随其后,为金融危机影响下的重灾区;而新加坡、菲律宾是受影响最小的国家,其通货膨胀率与产出缺口变动较小。这些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关系变化趋势与现实中的东盟五国经济发展状况一致,表明运用HP滤波法估算的东盟五国产出缺口能较为有效的分析各国通货膨胀率,并解释宏观经济是否出现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四、基于HP滤波法的东盟五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分析
本文为了更有利于分析东盟五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化情况,根据东盟成立的时间以及东盟五国历经的世界经济危机的时段,将1961-2013年间分为了五个阶段。计算出各时段的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具体分析如下表2。
注: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统计库。
从总体来看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最高的是新加坡,这是新加坡自身基础设施较好、工业发展较快。地理位置优势等有关,但是新加坡的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却是随着时间推移而下滑的,从最开始的8%左右下降为6.37%;而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最低的是菲律宾,尤其是在经历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这段时间,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2%左右。
而从五阶段看,情况有所不同。1961-1966年,即东盟成立以前的阶段。由于东盟成立以前,五国各自存在贸易壁垒、基础建设薄弱等一系列问题所以经济发展存在较多阻碍,然而东盟五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纷纷重视经济发展,所以除印尼以外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发展速度较快。
而到了1967-1979年间,即东盟成立到世界经济出现滞胀危机之前的这段时间。这时东盟刚刚成立,东盟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成就还不显著。然而,由于东盟各国开始逐渐采取工业化道路,制造业迅速发展,所以各国潜在经济增长率都较高,导致东盟五国的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在该阶段都高达5%以上。其中新加坡甚至达到10%以上。
1980-1996年为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出现以前的阶段。该阶段整体呈现出W型经济增长率波动。从表4也可以看出除了菲律宾以外,其他四国在该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6%以上。同时这段时间也是东盟五国的经济战略转型期(除新加坡以外,新加坡已与70年代完成),从进口替代型工业向出口导向型转移。而前一个阶段即第二次石油危机时期(1980-1985年)东盟五国中马来西亚潜在经济增长率受到的影响最大,这也与马来西亚为石油生产国有关。但是80年代后期,由于外国资本的引入和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扶植增加了对本国资本、劳动力的投入以及出口需求的急速增加,尤其是1987年之后,东盟迅速发展,各国家间相互在贸易、工业、技术等方面合作,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形成了东盟五国在1986-1996年间的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普遍增高,这也体现在其出口贸易年增长率均取得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
1997-2007年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至美国次债危机发生之前的阶段。该阶段整体来说对东盟五国影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均受到影响。尤其是1997年出现的投机性亚洲金融危机致使东盟五国均受到严重影响。相比于1986-1996年,潜在经济增长率在该阶段分别下降了2.04%、2.14%、3.84%、2.38%。只有菲律宾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1.73%。然而,从2000年左右,东盟五国逐渐意识到其加强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合作的必要性。尤其是在2001年以后,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东盟五国非常重视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合作,开发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外资引进与产业内贸易。这就必然带来了东盟五国潜在经济下滑趋势改善的结果。
最后一个阶段是2008-2013年,即从美国次债危机爆发至今。受到美国次债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马来西亚、泰国的年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仍继续下降,但新加坡、印尼与菲律宾平均潜在经济出现回升,尤其是印尼,在这段时间平均增长6.05%。这与东盟加快区域间以及区域外自由贸易区建设,降低关税,财政政策刺激经济不无关系。而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着东盟继续加强彼此间合作以及深入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东盟五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其较高增长趋势的可能性仍较大。
五、结论
本文运用HP滤波法估算并分析了1961-2013年间东盟五国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以及潜在经济增长率。研究结果表明东盟五国总体来说潜在产出同步性较高,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其中以印尼的潜在产出总量为最大。同时,运用HP滤波法估算的产出缺口与各国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呈近似正相关关系,并得出除去在1973-1974年间五国普遍产出缺口较大、通货膨胀率较高以外新加坡与菲律宾的产出缺口变化幅度最小,即经济发展趋势最为稳定;印尼的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变动最大,尤其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结论。而从对东盟五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显示,东盟五国的总体潜在经济增长率并不完全同步。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同步性较高,而菲律宾却经历独特的潜在经济增长趋势。从平均潜在经济增长率以及五阶段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世界范围内东盟五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增速都较快,尤其是新加坡年平均潜在经济增速达到了8%左右,以进入高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菲律宾仍在4%。这也表明东盟五国经济发展仍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即出现在新加坡高速增长的同时菲律宾的增速明显较慢并经济基础建设仍较为薄弱的情况。所以从潜在经济估算与分析中不难看出,重视区域内协调发展仍然是东盟五国今后一段时期以内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4]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基于生产函数法的潜在产出估计、产出缺口及通货膨胀的关系:1978~2009[J]. 金融研究,2011(3):42-50.
[2]陈亮、陈霞、吴慧. 中国经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动分析——基于日韩及金砖四国等典型国家1960-2010年的经验比较[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6):44-55.
[3]、[9]郭庆旺、贾俊雪.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J]. 经济研究,2004(5):31-39.
[5]、[8]韩蓓. HP滤波法及其在地区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中的应用[J]. 经济师,2009(1):28-36.
[6]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1-49.
[7]李敏、陈胜可. EViews统计分析与应用[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125-144.
[10]马简文. 东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其前景[J]. 国际贸易问题., 1984(2):28-31.
作者简介:
屈静,女,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