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华
【摘 要】对一个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家庭教育是家长有意识地创造一个和谐、良好、优美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子女置身于其中,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子女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德,使子女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让他们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长 孩子 习惯 性格
1 简述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怎么样才能在做好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同时,使孩子成长为一个有积极开朗的性格,又开心快的优秀孩子呢?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家长思考的问题。
2 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家长必须有很大的耐心。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俗话说:留金留银,不如留给孩子一个好习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除了学校教育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1)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孩子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觉、起床,睡觉要有正确的睡姿,吃饭不挑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自己削铅笔或灌钢笔水,自己整理书包,每天做好时间安排等。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礼貌和道德习惯。礼貌看起来是一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礼貌意识,让孩子习惯使用文明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并要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孩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才能追求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3)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习与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孩子总是渴望优秀的,但只有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才能成为优秀的人,这是孩子们必须知道的道理。如:可以做到不用父母的督促、陪伴孩子也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时专心认真,课余可以多读一些课外读物,兴趣广泛。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去思考问题。很多父母不在乎甚至忽略孩子的想法,认为孩子的想法太单纯、太幼稚,其实,孩子是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家长应该在肯定、鼓励或引导的情况下去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对知识的获取,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識灵活的解决问题。
(4)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孩子初步的劳动习惯,培养孩子爱惜劳动成果,是为了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做,如穿脱衣服、收拾碗筷、打扫房间、铺床、叠被等。现在大多数孩子不会做饭、洗衣服,都是父母代劳,这是对孩子的成长的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小学阶段正是养成良好行为的重要时期,家长过度的“溺爱”,不仅会造成孩子懒惰、任性,而且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3 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
对孩子来说所谓的“情商”,就是良好的品格,即品质和性格。父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情商。
(1)培养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能总是“有求必应”地“快速服务”,尽可能及时满足他们。日久天长,孩子们在意志、情感方面像“缺钙”似的脆弱,自控能力随之下降。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小朋友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不得不学会遵守规则,服从集体从而学会了控制自己。家长不要放过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今天控制一点,如果得到了肯定和鼓励,那么明天会控制更多,所以正面的强化会产生巨大的效果,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不放纵孩子,也要约束自己,孩子会以你为榜样很好地控制自己。
(2)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指能够准确敏感地观察别人,有效地理解别人和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自主的权利,常沟通常游戏,让孩子感到亲近和快乐。鼓励孩子和周围的孩子接触交往,当孩子交往时出现矛盾与问题,不要回避,也不要代为解决,而要鼓励孩子独立解决,最多也只能提些建议。设法让孩子体验到交往中解决矛盾的成功与满足感,从而乐于和各种人交往。
(3)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的品质。乐观、自信产生于孩子每天的进步和成就感中,应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相信孩子的能力并给予锻炼的机会。虽然孩子还小,但孩子有尝试的愿望,要不厌其烦地给孩子机会,并允许孩子失败。让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在扎扎实实的能力之上,而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
(4)培养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年幼的孩子需要从和父母的交往中,在家庭这个人生第一所学校里习得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和准则,这样他走出家门,就容易适应集体生活、社会生活。在失败和困境中走出来的感觉和经验,要比家长制造的胜利有意义得多,它使孩子学会“输得起”,并体验了由失败到获得成功的乐趣和自信。
4 结束语
生活中家长应该跟孩子在一起活动,创造家庭良好气氛,带孩子野外游玩,感受大自然,参观游览,跟孩子一起娱乐等都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孩子的需求其实很少,只要家长耐心就能让孩子在欢乐、亲切、无拘无束生活中感受到快乐。同时家长也应该学会鼓励和批评孩子的艺术,要让孩子在你的鼓励中更有上进的力量,在你的批评中学会自己改正又不伤情绪。总之,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快乐,那样孩子才会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曹亚中.学习型家庭创建和推进.百家出版社,200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