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艳
【摘 要】文章提出,品德教育应该以学校核心价值观为创化内容;品德教育应该从学生立场出发,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落实创化的内容。品德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融合应该关注细节,润物无声。品德教育创化的成果除了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还可以成就教师的独特的教学设计、精彩的教学过程和具有无比创造性的教学反思与教学重建。
【关键词】品德教育 日常教学 创化
国家课程里明文设定了“思想品德课”,每一所学校都会在每周至少开设一节“班会课”,主要用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除了这些特定的德育课程外,我们还通过校会、年级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然而,经过如此系统品德教育的学生为什么在长大成人后却屡屡表现出道德修养不高的行为呢?
作为从教二十多年的老教师,笔者认为,专门的德育课固然可以开设,但是我们缺乏渗透在每一节教学细节上的德育教育。我们将“德育”当成了一项特别的内容,以讲道理、思想教育的方式进行灌输。而“德育”的本来面目应该是,将核心价值观“创化”为学生学习中的一个个常规的、细节的行为。只有当学生把一个个细节行为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时,我们的德育才能说成功了。
一、“创化”的内容
1.“创”什么?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风、校训等。这些理念应该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学校师生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每一所学校应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出我们学校的价值观。
我想,这个价值观就是我们要“创化”的核心内容。全体师生应该在校长的带领下,努力奋斗,开发出基于我们的价值观的课程,并将这些课程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同时,我们要将这些价值观深深地扎根在日常教学的每一节课上、每一个环节中。
2.“化”什么?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是“学生”。站在学生立场,将学校价值观“化”到学校管理和日常教学中。在实施过程中,我认为以下两点不容忽视:
(1)要从学生立场出发,但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
纵观中国教育发展,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个人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割裂思维、二元对立思维、非此即彼思维,是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教师和学生应该结为“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改变。尤其是到了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可能成为教师的“教师”,新的教学方式可能随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而随时可能发生。
(2)要从学生情况出发,学生状态应成为出发点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学生情况应该成为最主要的依据。教学目标、教法应该从学生情况而来,我们要关注学生成长需要或发展需要。若要品德教育有生命力,必须要确定她源于学生的需要。很多学校从管理者出发,以管理者的需求来替代孩子的需求,进而设置了大量德育课程,这种不是从学生出发的德育教育是无效的。
事实上,学生存在的许多问题恰恰是学生成长需要的表现,我们的品德教育只有精准地对准在学生的成长问题上,品德教育才能产生效力。而学生存在的问题恰恰是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是不经意间表达出来的。
二、“创化”的过程
有了创化的内容,我们要努力将价值观创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尤其要关注创化过程的细节。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例阐述创化的过程:
1.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合作学习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同学们合作完成时,才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前提是,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合作的需要。
2.合作学习的分工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里应该有组长、主持人、记录员等,在学习过程中有代表发言、补充发言等。这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德育学习的过程,其育人价值在于:因为有分工才会有责任;因为有责任才会有担当;因为有担当才会有更好更快的成长和发展。
3.合作学习的规则
在合作学习中,有的会采取“弱者先说,大家补充,最后强者概括或总结”的规则,有的会采取“轮流阐述”的规则。无论哪种规则,都是大家共同确定、认可和遵循的。遵循规则是品德教育最为重要的部分。
4.合作学习中批注或笔记
在学习中,最重要的细节莫过于学会倾听。落实认真倾听的要求可能表现在:专注的神情、能够重复述说其他同学的观点、吸收理解其他同学的观点、能够比较观点的异同、能够及时做好筆记、能够捕捉提炼信息资源等等。这些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的合作与竞争力大有裨益。
以上所列的细节,其出发点都是基于学生立场。要紧紧把握创化的价值观,将价值观融合到日常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学生才能不知不觉间、春风化雨般接受教育,发展品德。
三、“创化”的成果
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创化品德教育,其成果首先是学生形成的良好行为规范。学生会在日常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遵循规则、健康成长。除此之外,对我们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成果是:
1.独特的教学设计
从学生立场出发,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的教学,其中渗透了品德教育的规则,这是在研究和解读学生之后所产生的教学设计,是经得起追问的。每一个教师将拥有独特的属于自己学生特点的教学设计。
2.精彩的教学过程
将品德教育创化到教学中,这种教学过程必然充满着生成资源。其中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精彩镜头、错误应用和另类想法的捕捉、提炼、利用、再造和生成。
3.创造性的教学反思与重建
创化课堂,总会发生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情。每个教师从学生立场出发,将自己的课堂不断生成、发展,教学就成了陪伴学生成长的即席创作。教师就成了作家、艺术家和创客。这样的教学过程之后的教学反思也必然是创造性的,并且必将引发充满了活力和发展张力的教学重建。
综上所述,当教师将德育工作创化到教学工作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品德学习紧密结合,德育教育才能和教学结为一体,自然而然地幻化为学生的学习内容,关注了细节的品德教育最终才如春风化雨,进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