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蕊
a
硕硕妈妈上周三在替女儿缝开线的书包时,察觉到硕硕莫名的紧张。当时她心下狐疑却没动声色,等到硕硕晚上入睡后才瞅空查了书包,结果发现了两本不适合硕硕看的书。到底是什么书?一本《花千骨》的漫画和一本有关少男少女的书。硕硕妈妈担心女儿看了这些书后变成“坏孩子”,希望我能以班主任的身份来了解这件事,并把硕硕引向“正途”。
哦,我吁了口气。心想,硕硕妈真有点大惊小怪,这类书看看又如何?第二天下午自习课,我找硕硕聊天,我问她,最近读什么书啊?她以惯常呆萌的表情,跟我说,看《花千骨》漫画和少男少女类的杂志。我说,怎么想起看这些?她答:“您不觉得花千骨里面的杀姐姐和尊上很好看?我就想看看卡通漫画里他们画得好看不好看。这,多正常啊,这有什么呀。”于是我让她回去。这个孩子却以萌萌的表情抱拳求我:“老师,你千万别告诉我妈我在读什么书。”
听了这话,我明显愣了一下。她很敏感,立马反应过来,突然放下了一切嬉笑卖萌的表情,很郑重地问我:“老师,是我妈让你问我的吧?”我很意外她表情的变化,也实在是不善于撒謊,尤其是面对一个孩子,踌躇了一下反问她:“为什么怕妈妈知道?”她沉默了一瞬,哭了。这是我教她将近一年来,从来没看到过的。她平常嘻嘻哈哈,从不知紧张与伤感为何物,而今却哭了,我有点慌,问她怎么回事。她說:“妈妈她怎么这样呢?老师,她管得太宽了,每天像个侦察兵似的观察我,我感觉很压抑,而且她不允许我反抗,反抗了就以粗暴的方式对待我。”
硕硕的故事绝不是个例,可是,家长为什么要私下里扮演侦探的角色?是为了从孩子的蛛丝马迹中破获孩子的动态?
b
所有爱孩子的父母,似乎都有这样的习惯:为了孩子将来的路走得更顺畅,他们主动为孩子排除各种障碍;他们会以过来人的姿态告诫孩子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应该如何如何……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更多时候,这种爱并不被孩子领情。就像硕硕妈妈一样,家长在看到孩子一些不理想的状况时,总会联想太多,把事情想得太严重,产生过多的干涉约束训斥,这种做法令孩子生厌,并开始选择叛逆或者回避,遇到有什么事先掂量怎样瞒着家长。瞒着的结果是家长开始想法设法地溜边侦查,侦查的结果是让孩子感觉不被信任不被尊重的伤心。日久天长,没有合适的沟通,隔膜形成了,叛逆产生了。父母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好管教,孩子觉得父母越来越不近人情。
在这里面,不能说家长是完全错误的,毕竟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父母担负着孩子的监护和教育责任,有权利洞察先机。而孩子们呢?他们正在一天天长大,有他们自己发现的眼睛,他们尝试着自我探索和成长,这好像也没有错。
c
那么如何才能形成家长监管与孩子成长的和谐?我想,首先应该是冷静。要知道每个孩子有自己长大的方式,他们发脾气、执拗、冲动也有自己的理由,面对这种状况时我们需要冷静,等待他们也冷静下来,才会彼此理智地沟通。
其次是尊重,所谓存在即合理。我们可以也试着了解这些新生事物,了解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尝试和孩子坐下来以朋友的方式一起探讨聊天。在父母看来,他们的想法也许很幼稚,别忘了我们也曾经是孩子,人都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没必要从大人的角度,生拉硬拽着孩子走我们认为平坦直接的路。
再次就是给孩子充足的信任,我们可以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但要有度。只要是孩子没有太大的出格,我们可以信任他们自己能够处理好他们成长中的问题。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当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发生,静观其变会更好。要知道,成熟更多是自己磨砺后的成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职业就是家长,而不是兼职私家侦探和法官。我们做好我们自己,给孩子一个榜样、一份安全感足矣。
最后就是平等,我们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但每个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主见和喜好,家长不能粗暴干涉。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双向的才是健康的,家长可以影响孩子,孩子也可以影响大人,没必要强迫谁必须听谁的,也没必要必须争出个谁对谁错。相互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彼此了解彼此倾听不更好吗?我相信这样心平气和的交流,一定会叩开孩子的心门。
d
回过头来,我跟硕硕谈起我们一起读过的《一碗馄饨的故事》。文中的女儿为陌生人赠予的一碗馄饨而感动,却漠视妈妈十几年细致入微的照顾体贴,单单记着妈妈的唠叨和数落,对妈妈也不公平。人同此心,事同此理。硕硕聪明,她明白。
后来,我又对硕硕妈妈讲了我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想法。我告诉她,应该相信孩子,给她自由成长的空间。当你感觉孩子有什么问题或者你有什么担心时,你可以当面说出自己的感觉,跟她平等交流,听听她的想法。试着信任她尊重她,给她你的建议并相信她自己能处理好问题。我们成年人有情绪周期,我们自己的情绪会随着周边的人或者事而产生影响,孩子们也会。我们应该选择跟女儿心平气和地谈天交流—可以选择更轻松的方式,这样下去也许会有不同的发现。
"有爱的母女之间哪有什么“仇”,有的只是爱的纠结,纠结打开便是朗日晴空。有策略的爱,才会让爱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