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怡
[摘 要] 我国在艺术行业高速发展时期出现了社会需要大量灯具和照明专业设计人才的局面,同时也提出了艺术高校实践型教学课程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需求。因此,高校面临着如何应对社会企业需求而培养学生、打造特色人才的全面思考。近年来,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对灯具与环境照明设计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改革与实践,尝试着更适合社会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艺术高校;灯具设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066-02
灯具与环境照明设计隶属于环境设计专业下的“环境陈设设计”分支,也是近年来我国颇为兴盛发展的行业之一。在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灯具与环境照明设计是专业必修课,80课时,4学分。这门课程已经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从2012年开始迎来了重新审视改革的发展机遇。在这其中,本课程始终贯穿着广西地域特色教学和迎合南方设计行业特征的发展核心,也是一门必不可缺的、极其重要的本课高年级课程。
2012年,笔者担任了2010级环艺的灯具设计课教学任务。从那个时候就发现:采用传统教学大纲完成的灯具设计课程受到很大的限制,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
(1)80课时只有“灯具设计”的教学内容,没有与灯具息息相关的“照明设计”的内容。教学内容单一,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2)作业形式重理论轻实践,注重对于灯具造型的感性设计,没有对于电学原理、灯内部支撑构造、材质搭配方面的讲授和操作。不强调创新性,多重点学习以往经典灯具,忽略对当今眼下的社会需求,以及对环保、年轻化、体现个性、新材料等关键词的关注。
(3)教学内容与陈设、灯具行业实际工作内容脱节,学生做灯具设计方案与实际生产制作流程脱节,也就是“重叠率”太低。这造成学生对陈设、灯具行业不感兴趣,失去了与新兴行业共同成长的机会。
(4)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对外宣传和交流机会几乎为零,没有展览宣传、参加高质量竞赛获奖经历和其他社会方面的成绩,资本不足,在学科建设中比较弱势。
基于这些思考,在笔者分析教学环境、学生素质和社会需求的难点和关键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要求,加上引进其他教学科研人员的团队合作之后,终于在2014年底,形成了“实物实作+对外检验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的共识并开始投入实践。
一、成果思路与研究
“实物实作+对外检验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脫胎于2009年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提出的“项目进入课堂”的教学理念。该教学模式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指从社会需求和竞赛主题中选择某个点作为设计主题,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挖掘两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该教学模式基本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阶段:
(一)遭遇问题阶段(约第1~28课时)
经过20课时的课堂理论讲授之后,进入了遭遇问题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问题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当年竞赛主题、一个社会热点或教师的设计项目。学生对情境进行分析,确定需要研究的问题本质,提炼设计主题,以1~3人为小组的形式进行设计讨论,在课堂知识和教师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于该问题的观点。这一阶段的作业以大量的手绘草图、sketcup模型和资料展示为主。
(二)问题分析阶段(约第29~40课时)
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需要明确所研究的问题中,需要借鉴的经典灯具和照明设计有哪些,还需要进一步搜集的信息有哪些,如何去获取这些未知的信息,并制定问题解决计划,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通过这一步骤,小组成员对于该问题的认识得到细化。这一阶段以外出考察、资料搜集和小组研讨为主。
(三)问题解决阶段(约第41~72课时)
在这一阶段,学生根据问题解决计划和各自的任务分工进行自主学习,对信息进行搜集并整理、加工,角色转换为主动方。小组成员汇集在一起,互相交流所获取的信息,并对信息的有效性(尤其是获得材料的途径和制作生产价格这两个问题)进行评价,判断是否已经解决问题。若问题未解决,重复第二阶段的过程;若问题已经解决,则完成CAD三视图和3D效果图,进入实际制作、生产步骤。这门课程推行作业实物化,有三个途径实现实物化:a.自行制作;b.联合其他专业同学制作;c.厂家制作。其中a途径可以在教室和模型制作实验室完成。采用b途径,学生联合造型艺术学院的同学或毕业生的技术和设备,借后者优势共同制作。采用c途径,学生把作业图纸发给灯具重镇——广东中山的厂家,经过厂家建议之后修改图纸,并完成生产。在这一阶段中,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与外界沟通磨合,所以可以不一定在教室完成。
(四)问题解决的评价阶段(约第73~80课时)
在这一阶段中,小组展示设计实物,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小组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价的形式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将师评、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就设计实物,针对当年竞赛、社会热点或设计项目提出若干意见。学生或制作竞赛展板,或写文件申请专利。
(五)总结反思阶段(课程结束)
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习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小结,教师和学生分别对此次学习活动进行反思,以改进下一年的学习活动。在课程结束一个月内,由学生自主组织灯具设计教学作品展,邀请校内外专家参观点评。竞赛投稿、专利申报同步进行。
二、成果的自我评价
每次课程之后,教学团队要花2个课时来进行专项师生研讨和总结。针对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作業中出现的问题、对于这门课程的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彻底的阐述。以下是2016年年初的研讨会内容节选。
(一)教师团队的自我评价
主课教师1:“实物实作+对外检验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教师、学生、系部各方面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形成的作业实物化途径是非常非常宝贵的资源,决定了日后灯具与环境照明设计这门课程是否能走得更远。另外,关于照明设计的教学内容也应进一步加强,体现在更多的教学成果里。
主课教师2:我们的教学成果是学校、生产单位、社会单位等各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的结晶。对其他类似课程的专业和院校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接下来将在校企联合教学方面做出更多尝试。
主课教师3:教学模式有效体现了环境设计专业在长期建设过程中培育的“综合型”办学线路,实物化的学生作业和成绩丰富了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成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二)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1(2012级):实物化的作业能促进我和我的团队同学的积极性,有紧迫感,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获得了全国奖项,也发现了不少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因为这门课,使我对灯具设计产生了很大兴趣,现在已经在深圳华贝软装设计公司工作。我将脚踏实地投入到软装设计工作中去。
学生2(2011级):这个课程作业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把社会经验综合运用,不少还是以往课堂上没有讲过的知识,需要我十分努力,充分发挥潜能。我把广西木构建筑窗户元素运用到灯具设计中去,并获得奖项,使我很有成就感。
学生3(2013级):这门课程使我从茫然、抵触上课逐步转变到开始产生一定的兴趣。我对课程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有空间把我的想法落实,形成具象的东西,以便我能在课程结束之后也有动力继续研究。
三、成果推广价值及进一步研究、实践的思路
(一)成果推广价值
教学方面:经过四年的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历程,200多人次的应用及校企间共享,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的教学计划能有序展开和按时完成,课堂氛围转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目标感明确,团队意识增强;实物化作业使得师生成就感提升。“实物实作+对外检验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完全可以推广到其他相关专业中去,例如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会展陈列设计、产品设计类、陈设设计、工艺品设计。
对外方面:经过制作过程、各类比赛和展览的宣传,部分公司和学生创业工作室已经注意到这门课的价值,提出了合作计划,一些兄弟院校也和我们进行了教学研讨。目前,这门课程作品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级设计奖项10项,省级设计奖项4项,校级设计奖项20多项。
长期成效:学生从这一门课的中得到很大激励,对灯具及陈设行业产生了兴趣。2015屆本科毕业生有4个学生已经进入陈设设计公司工作,2016届本科毕业生目前已经有6个人签订了灯具设计或者陈设设计公司的就业意向书,这都是课程改革之前所没有的现象。由此可预见,随着这门课程的继续深入和完善,将有更多的学生投入到陈设和灯具这一新兴行业中去,将拓宽我校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更长远看,这些毕业生经过社会锻炼的经验和案例,也将反馈我们和帮助这门课程的良性发展。
(二)下一阶段的思路
四年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过去,我们教师团队将继续深入完善发展这门课程。开拓发展范畴,如将优秀作业介绍到厂家成为流水线工业产品投入市场,鼓励学生独立申报国家发明专利,编写相关教材及申报精品课程,登陆社会宣传销售平台,等等。
总之,培养灯具与照明設计人才的关键点不仅在于学习设计本身的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拥有源源不断的原创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灯具与环境照明设计不是纯粹的艺术美学,更是实用实践型能力的展示。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会对设计水平和实用价值有更高的要求,陈旧的教学模式远远满足不了时代的变化需求,需要做一步作出课程内容调整,甚至是综合性的改革,建立起一套适合新形势、本地区的设计人才培养教育体制,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设计人才,达到毕业生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更好地服务本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这才是当今艺术高校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崟.光与影在灯具设计中的创造性运用[J].包装工程,2012(14).
[2]罗起联.桂西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在灯具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