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5-30 16:04:27张海波
中国经贸 2016年14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张海波

【摘 要】供电行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加强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供电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随着供电企业的发展,内审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在观念认识与管理机构上呈现出一些问题和局限性,影响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降低企业管理风险,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目前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加强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1.内部审计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控风险。

企业经营管控风险具有感染性和传递性等特征,即某个部门因风险管控缺失或不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往往会扩展到其他业务部门,最终可能使企业整体陷入困境。因此,管控风险必须从全局角度出发,对风险影响的大小识别等进行综合协调、评估和控制,内部审计部门掌握的信息是多方面的、综合的,而其他业务部门较难做到这一点。

2.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

内部审计监督制是法定的。审计署发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也提到,单位、部门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时,应就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其他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上报给企业决策者,这会加强管理层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

二、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作为国有企业一面旗帜,供电企业的内审工作不可避免受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

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是有效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履行监督职能具有一定的困难。

2.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内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有时难以适应内审工作的需要。个别审计人员,虽然业务水平高,但是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缺乏新鲜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对经营管理风险、电力工程、投资建设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在审计中有时缺乏必要的综合分析能力。

3.内部审计方法不恰当。

内部审计采用的审计方式通常是对记账凭证进行逐笔审计,方法过于老套单一,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础薄弱,有时在授权批准控制、风险控制、职务分离控制、业务流程控制等不是很完善,实施审计的依据不充分,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不便和阻碍。

4.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1)重财务、轻审计。公司一直把财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对人员的技术和素质要求严格,而对内部审计岗位的要求不是很重视,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认识不足,内审机构受到冷落。(2)领导层缺乏全面认识。供电企业领导对企业内审监督的必要性缺乏全面认识,没有把内审监督当作企业的内在需要,内审人员和企业领导缺乏沟通,领导层对内审缺乏了解,导致内部审计宣传不到位,内审工作得不到支持理解。

5.内部审计的范围受到限制,内部审计力度不够。

内部审计是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而设立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包括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而不单单是普遍意义上的事后审计。在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工作过程中,对经济责任审计、电力建设工程审计、电费抄核收审计、专项审计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审计和监督力度还不够。对拓展审计范围的探索和审计方法的改进还有待加强,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审计监督方法和有效的监督途径。

6.审计报告的质量有待提高。

内审人员认为内部审计主要是查错防弊,所报送审计报告的重点往往放在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描述上,缺乏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剖析,审计报告质量不高,过于程式化,难免会有“应付差事”的色彩。

三、完善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1.加强内审工作独立性。

供电企业应保持内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要逐步改变当前双重的领导模式,成立审计委员会,设置合理的内审机构,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派出制,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以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发挥内审免疫系统的作用。

2.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针对本行业垄断经营和资金密集两个特点,供电企业把内审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的监督作用。同时,内部审计人员也应转变观念和方式,善于发现企业内部隐藏的潜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时刻注重为企业管理服务。一是积极、主动地与管理层进行沟通,以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二是争取被审计单位的理解,配合和支持,使审计环境得到优化,提高审计效率。三是与其他各部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在落实审计决定、有效利用审计成果等方面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3.转变观念,改进审计方法。

一是针对不相容职责分离有限等内部控制比较薄弱的情况,采取实质性审计程序,着重加强对审计重点和难点的测试。二是充分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优势。树立新的审计观念,把工作思路从传统的防错纠弊向服务职能转变,从对内部的监督检查向对内部的分析评价转变。三是认清、摆正内部审计地位。在工作中要有创新的精神、科学的方法,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准,并通过日常审计监督来帮助企业领导堵漏建制、加强管理,充分宣传审计成果,使广大职工和领导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作用,也相应使内审工作的质量及地位得以提高。

4.拓宽内审范围,规范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营,供电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应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以经济责任审计、电力建设工程审计、电费抄核收审计和专项审计为延伸和拓展,逐步向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转型。从事后审计逐步向前转变,发挥事前审计的功能。对会计资料实施再监督,明确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使内审工作制度化和程序化,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使每项工作都有据可依。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健全分项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各项管理制度之间联系和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审计体系,确保内部审计工作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5.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要有不断适应变化着的审计环境的学习能力,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分析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这就要求内审人员不仅要拥有财务、计算机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也要熟知电力工程、施工建设、工程投资等其它方面的技能知识,时刻保持应有的谨慎和高度的职业特性,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风险能力。因此,供电企业应通过培训学习,选拔具有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严谨、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审计岗位,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6.建立内部与外部审计的双重监督。

企业各种业务和内部控制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价,能对經济活动进行全面、及时的监督,能够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但在对工程建设审计、电费抄核收中缺少专业人才,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依赖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而且每年的会计报表审计也是必须聘请中介机构审计。因而,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调配合,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签约,由外部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并借以实现对内控的双重监督。通过与外部监督的有机结合,对供电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价,促使企业内部控制在内外双重压力下有效地实施,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是供电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供电企业要立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使之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以提高企业效益为中心,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内审组织形式,防范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不断地发挥其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挖掘自身潜力,合理配置资源,规范供电企业财经秩序和经营行为。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也应加强自身建设,不断系统和规范风险管理及治理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减少审计风险,确立应有地位,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的良好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晓辉,孙晓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风险防范分析现代商贸工业 2011.9.

[2]闫青:试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2.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2:05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1:23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36:19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