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
摘要:上世纪30年代,当第一部抗日战争故事片诞生之时,观众如何也想不到,抗日剧有朝一日会成为“万用酒瓶”。对于抗日剧的扎堆拍摄、粗制滥造的现状,创作者给出了“政策鼓励说”“观众消费说”。然而专家认为,政策鼓励不能成为创作低俗影视作品的托词,观众消费也不能成为抗日雷剧大行其道的借口。从“百花齐放”进入“跟风滥造”的死循环,暴露的是国产电视剧创作缺乏活力与创造力的现状。
关键词:剧审压力;百花齐放;跟风滥造;虚假
一、过审压力小抗日剧成创作“保护伞”
随着革命战争博览城、红军长征博览城等一批场景的相继落成,曾经被誉为古装剧“梦工厂”的横店,如今也是抗日、谍战等题材电视剧的“代工厂”。在这里,无论室内的斗智斗勇还是野外的肉搏枪战,都有施展之地。“上一次荧屏扎堆还是涉案剧兴起时,之后涉案剧被‘赶出黄金档。这两年古装剧过审也受阻,大量古装剧在电视台播不出来。抗日剧过审压力较小、投拍风险较低、相对更安全,就从这些题材中脱颖而出了。在红军长征博览城拍摄基地,《喋血女人花》的导演陈伟祥说,他们正在拍摄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受训于美国的中国女特工如何通过美色完成任务的电视剧。“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做抗日题材,只是抗日题材是年代剧,可以有虚构,不用太局限,不像生活题材,很多真实的东西不能赤裸裸地说清楚。”陈伟祥说。同时在横店开拍的抗日剧《利箭纵横》的导演王飞也有同样感触。“抗日剧就是个万用酒瓶,谈恋爱可以往里装,搞间谍也可以往里装,家长里短还可以往里装,基本上什么都能装。”
随着题材同质化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在抗日剧上找到创新之路,制作方开始尝试把更多元素植入到抗日剧中,于是,徒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飞刀灭重炮甚至美女色诱敌人……过度创新的负面效应逐渐凸显,“比俗争二”的抗日剧终于让观众忍无可忍。吊诡的是,恶评如潮的抗日剧却给电视剧行业带来了可观的回报。有“手撕鬼子”情节的《抗日奇侠》在2012年勇夺山西、江苏、广东、北京等地区收视冠军后,二轮播出已经卖出了一集200万元的高价,随后还要推出海外版和数字电影版。“抗战剧扎堆与电视台的购片导向有关。”凤凰传奇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小枫曾表示,每年电视剧交易会,都有超过10家卫视会给出“我们要抗战剧”的讯号。据统计,2012年,浙江卫视黄金档共播出了20部电视剧,其中抗日剧有10部,占了50%;江苏卫视共播出电视剧22部,有9部是抗日剧。“就电视剧市场而言,收视率是硬道理,观众不关注抗日剧,自然不会有市场。就算是被强硬地推向市场,也会面临观众不买账的结局。”专家指出,每一个被公众指责的抗日剧,背后都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在支撑。曾执导过《长征》等大型电视剧的导演金韬认为,抗日剧的勃兴,不仅缘于政策鼓励,也根植于民间情绪的起伏。“在中日关系变化多端的当下,抗日剧既能满足部分观众的宣泄心理,又容易通过审查,在市场的调节下,资本愈发向这种题材流动,也不难理解。金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抗日剧仍是中国影视剧的重要内容。“但不管怎样,抗日剧始终担负着历史教育、革命教育和传播红色文化的文艺职责,政策鼓励不能成为创作者创作低俗影视作品的托词,观众消费也不能成为抗日雷剧大行其道的借口。”
二、比俗争二观众消费成抗日剧大行其道的借口
1、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内涵。与其他产业一样,电视剧产业链上也并存着价值链。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构成主体主要包括电视剧制作商、电视剧播放平台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以及电视剧消费商等。其中,电视剧制作环节主要完成剧本策划、融资投资和电视剧制作的产业分工,主要由电视剧制作商来完成。制作环节是整个价值链的前端,它们构成了电视剧的供应链,是整个电视剧产业价值的发端和来源。消费环节是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终端,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电视剧的观众,另一部分是广告商,它们组成了电视剧的消费链,通过消费链,不仅电视剧的价值得以实现,而且使得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得以延伸,使用电视剧产品带来的效应继续开发电视剧之外的其余消费产品。电视剧产业价值的增值活动主要包括调研、策划、制作、包装、传输、发行、广告以及相关商品开发,这些价值活动发生在供应链、输出链以及消费链等整个电视剧价值链中。
2、当前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体系分析。中国电视剧产业经过近20年的市场化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但是,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来临,现有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已经难以跟上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需求,整个产业价值链必将进入重构的进程。下文将分析当前中国电视剧产业价值链的体系结构以及存在的问题。1.现有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架构,现在产业价值链中,制作商作为内容提供商,由电视台自行制作或者民营制作公司完成电视剧的剧本策划和生产制作,为電视剧产业提供内容和信息的来源; 2.制片公司的利益被持续挤压。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影视制作机构获利平均仅有6%左右,少数电视剧能达到40%的获利水平,而电视台则仅以占制作成本20%左右的资金买进电视剧,最后获利则可达70%以上,垄断的播出平台往往使电视剧制作方陷于被动。从而也直接导致了剧本的创作乏力,精品剧作难求,原创力不足,剧本粗制滥造,电视剧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下降。3.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发行公司扮演了分销商的角色。虽然,目前我国电视剧产品的发行方式有自主发行和委托发行两种,但目前大多是以传统的自主发行方式为主,这也是与我国目前的制作与发行主体基本上是合二为一的现实相吻合的。绝大多数电视剧制片公司都愿意选择这一种方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也反映了电视剧的生产、销售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仍然比较低。发行交易还是以全国、省、市三级的行政划分为主,各级市场间缺少真正的竞争。4.赢利模式单一,以广告销售为主,风险较大。同时,衍生产品和相关产业尚待开发。目前电视剧多元化经营的前景并不是非常乐观。广告主也没有充分认识到电视剧是一种空间极大的娱乐产业,延伸合作的空间和长度,不仅只局限于电视广告投放,而是在电视剧制作、宣传推广、播放编排等多环节进行合作,进而多元开发电视剧广告市场。
三、“百花齐放”到“跟风滥造”暴露电视剧创作乏力现状
从长远来看,市场是由精品引领的,观众需要培养和引导。坚守住人文情怀,深耕细作,才是国产电视剧最终的出路。综上所述,针对目前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电视剧也好,栏目也罢,主要的目的是给老百姓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放松的时间段,至于内容演的什么不重要,只要不是篡改历史,胡编滥造就行,如果能博得观众一笑,想必定是极好的。
不论是演的什么,任何人都要有专业的精神和品质,不要东施效颦,更不要以丑化某一种行业的人,如抗日剧里的日本人的演绎就太让人感觉丑化的太厉害了,我们虽然不是生活在抗日年代,但是我想演出小日本的坏就可以了,不要低估了小日本的智慧,有的电视剧里的鬼子上了电视的智商觉得就像小孩子。要想让我们年轻人记住国耻,就要用一种正常的心态来完成一部电视剧才好。题材的把握要与时俱进,不要总是这个传,那个传奇。题目的选择更是要新颖,不要总让观众看了电视名字,就知道结果是什么样子,那么观众能认真的坐到沙发上,耐心的看完吗!
四、结语
政策的推动、强大的市场需求和经营机制的逐步完善,将促使数字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重构要从建设“大”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增强上游,做大做强制作企业,建立制作产业集群;拓展中游,充分发挥混合媒体时代的优势,建立充满竞争的发行和播出市场机制;延伸下游,从电视剧产品之外找价值。通过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和发展,使我国的电视剧产业真正实现规模化,从而提升电视剧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周萍.网络媒体公众话语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
[2] 白燕燕.网络电视的互动及其媒介文化意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3] 郝鹏.“互媒体”博客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4] 卢艳.论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
[5] 李薇.从大众文化的视角解读生产性受众[D].湘潭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