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曾筱慧
眉山市青神县河坝子镇玉蟾村,面积7.6平方公里,全村60%的土地为深丘山林,其中地势相对低洼、能进行适度耕种的土地仅4000余亩。多年来,因地形地势等诸多因素限制,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产业发展仅限于粗放的巨桉种植和零散难成规模的水稻、蔬果种植,土地产值低,村里闲置的土地、外出的务工者、留守的老弱百姓等是玉蟾村给外界的印象。
两年前,玉蟾村戴上了“市级贫困村”的帽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劳动力严重不足、产业发展难成气候、发展资金严重短缺……”村子致贫的因素不断发酵,甚至形成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将这只深山“玉蟾”紧紧围困。
调結构,打破致贫恶循环
“好几年前,玉蟾村的巨桉就卖不出去了!”说这话的是玉蟾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全。这位52岁的老支书,对于村民的穷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据王光全介绍,近年来的巨桉市场价格持续走低,每吨巨桉仅300元左右,加之玉蟾村地处深山,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落后,砍伐巨桉所需人工费用及木材运输费用远高于其他平原地带。“每个伐木工每天至少100元,加上高昂的运输费用,不仅农户赚不了钱,连收购商也赚不了钱!”不少木材收购商对玉蟾村“敬而远之”,原本的“致富树”逐渐“失宠”。
面对越来越贫穷的村民,村党支部召开大大小小的碰头会不下百次,从村内解剖到村外“取经”,村“两委”班子最终认定,要让“玉蟾”松绑,就必须忍痛淘汰落后的巨桉种植产业,引进发展椪柑种植,并且配套进行“椪柑+林下鸡”的产业发展道路。
规划虽然做得好,可是要村民砍掉种植多年的巨桉却不是易事。“新栽椪柑要3年以上才能有产出,我们这几年吃啥?再说现在巨桉虽卖不成钱,但也是老百姓的血汗啊!”村民周启福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新栽椪柑前两年可以在地里套种花生、黄豆等作物,按照现在的亩产和市场价格,每亩收入2000元不成问题,椪柑产果后收入就更高了。”王光全一边为村民算经济账,一边率先将自己的巨桉砍掉,种上了10余亩椪柑。
村民听老支书说的有道理,又看到他身体力行,便开始逐渐换下巨桉,换上椪柑。到去年底,玉蟾村总计新栽椪柑苗1000余亩,品种多为高品质、晚熟的春见、马克斗等。
站在村里最高点,王光全欣喜地看到,原本被茂密巨桉覆盖的山头,像是被集体剃了头,替换为高品质椪柑苗。
为了让群众真切感受发展椪柑产业脱贫致富的可行性,玉蟾村党支部不仅多次组织培训会,邀请县农业局专家、椪柑种植能手等结合玉蟾村实际为大家分析发展椪柑产业的优势,还先后多次组织村民到椪柑产业发展具有规模的乡镇参观学习。
“临近的甘家沟发展椪柑赚大钱了,我们也很有信心!”52岁的玉蟾村七组村民周海龙兴奋地说。他目前已在玉蟾村流转30余亩山地,加上自家近20亩山地,经营的椪柑园已达到50亩的规模,“以前挣不到钱,5角钱一局的小牌都不敢打,现在一心在我的‘金果果上,哪个还打牌哦!”
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玉蟾村还与青神县已发展较为成熟的“小吴土鸡”生态养殖项目积极合作,为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家庭定额配发鸡苗,并给予林下鸡专业养殖指导,帮助农户发展种养结合的立体农业、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多渠道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玉蟾村8个村民小组812户2182人,椪柑种植面积已达1500余亩,林下鸡养殖已发展至70余户,产业规模正逐步形成。
强基础,打通致富好路子
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对于这点,玉蟾村党支部深有体会。2015年,河坝子镇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守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玉蟾村村民却“囊中羞涩”。
“因为路不好走,种植的树木卖不成钱,我们种的粮食和菜也靠自己走1个多小时的路背出去卖。”家住玉蟾村白果湾的村民李素云说,在她看来,“路难走”是制约玉蟾村发展的最大障碍。
巧的是,李素云的家,刚好坐落在白果湾一条长约1公里、宽3米的断头路口。而这条断头路,正在破土重建,即将摇身变成一条全长4公里、宽4.5米,连通狭槽口、白果湾、周家山、高坡桥的“玉蟾种养环线”。
村支书王光全坚信,只要玉蟾村的基础设施得到彻底改善,村里现有产业就能得到发展机会,阻碍“玉蟾”跳出深山的瓶颈也能就此顺利打破。
事实上,在2014年玉蟾村实施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时,该村便启动了白果湾至狭槽口的道路建设。但因项目资金有限,且玉蟾村所处深丘,道路修建成本高昂,仅修建长约1公里、宽3米的水泥路,便花掉建设资金30余万元。这1公里水泥路,坡度最大处超过60度。而在玉蟾村,这样的路还有11公里。
“我们绝不能守株待兔,必须主动作为,率先把产业发展起来,基础设施才能全方位地跟进配套。”王光全说,为了硬化路面,村里的几个干部像“跑接力赛”一样,到县、镇相关部门引项目。
“2015年,我们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的原则,将种养环线、节水灌溉蓄水池落实到了玉蟾村。”河坝子镇党委书记邓德军说。
在村里积极发展产业,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浪潮引领下,贫困户周启昌,借助村党支部的担保,向亲朋借了些钱开始发展种养结合的立体农业,圈养了10头猪、14头羊、100余只鸡,还新种植了10余亩高品质椪柑,过去破旧不堪的老房子也通过全县危房改造项目顺利进行了改造。“等今年卖了牲口,就能还两万元的借款,再过两年椪柑投产了,把债还清了,我们的日子就算走上正轨了。”周启昌下肢伤残的妻子充满希望地说。
走出周启昌家,王光全正要离开白果湾时,村民李素云拉扯着硬要他去地里摘些新鲜蔬菜。她乐呵呵地说,闲暇时间,自己总爱到正在改造施工的断头路去逛逛,“我老伴明年都不出去打工了,在家务农,自己给自己打工,同样赚钱!”
作者单位:青神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