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学

2016-05-30 05:17瑶瑶
阅读(高年级) 2016年12期
关键词:左思荀子天赋

瑶瑶

同学们好,国学讲堂又与大家见面了。本期我们将一起走进《荀子》,去看看荀子这位儒学大家关于“学习之道”的精彩阐述,先来阅读原文吧。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尝:曾经。

2.须臾:片刻,一会儿。形容很短的时间。

3。.跂:踮起脚尖站着。

4.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

5.假:利用,凭借。

6.生:通“性”,指天赋,资质。

这篇文章节选自《荀子·劝学》。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继承孔孟之道的基础上,吸收法家思想,发展了儒家思想。与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不同,荀子主张“性本恶”,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万物有其自然规律等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他的学说集中收录在《荀子》一书中,《劝学》就是其中的首篇。

在上面的选段中,荀子提出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善用外物,活用工具。攀上高山的人自然比仅仅在原地踮起脚眺望的人看得更远;乘坐马车的人并非是自己的腿脚有多快,却可以轻松地远涉千里;乘坐舟船的人未见得水性有多好,却能走遍长江大河。所以荀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并不是天赋有多出众,而是善于利用外物和工具,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达成常人难以企及的目标。

通过这篇文章,荀子讲明了一个道理:要成为君子,仅靠天赋资质是不行的,还要善于学习和利用工具。同学们,你们或许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一些别人比不上的天赋,这是先天的优势,但是千万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方法,要学会利用身边的工具。

荀子告诉我们,天资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关键。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掌握合适的方法,就能有效地达成目标。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中,古人总结出了许多关于“学习之道”的智慧,这些方法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下面就一起来看一看古人是如何践行“君子之学”的吧!

左思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把读书、抄录、写作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抄录法”。他发愤攻读,勤于动笔,抄录了许多书文、警句。在室内的门上、墙上以及厕所里都挂满了纸、毛笔,随读随记。他还把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语句也随时记下来。由于他长期坚持不懈,积累了大量知识,文学修养也水涨船高。经过10年构思,反复琢磨、修改,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消息很快传开,一时轰动了洛阳,大家竞相传抄。因为用纸太多,洛阳纸张都涨价了,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苏轼是宋代成就最高、名声最响的大文学家之一,他主張读书应如“八面受敌”。其大概的意思是: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如果把各方面的知识比作“敌人”,可以说是“八面受敌”。人的精力不可能“八面出击”,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优势兵力一次次分割包围,将“敌人”逐个击破。所以,他指出,愿意学的人,每次只应集中攻读一个方面的问题。以学历史为例,比如一开始想侧重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问题,那么就只从这一方面去读,不要考虑其他方面;第二次想要侧重研讨典章文物的问题,就再从这个方面去读……这个方法是通过精读和钻研来研究学问的。

猜你喜欢
左思荀子天赋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世说新语》:潘安与左思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测测你隐藏的天赋
洛阳纸贵
和谐
用努力换天赋
左思与《三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