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健
摘要:中国书法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中国的书法类型多样,是中国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书法的历史悠久,通过书法写作,可以传递思想、抒发情感,通过线条的变化、组合,按照一定的规则构筑空间,展示出中国文化之美。舞蹈是行走的人体艺术,是我国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有规律,形态美的舞蹈用肢体语言来传递舞蹈的美感。舞蹈与书法两者之间有奇妙的联系,本文主要探究中国书法与舞蹈之间的美学共性,分析书法与舞蹈的共通之处,充分发掘中国文化的优点。
关键词:中国书法 舞蹈 美学共性
中国书法讲究线条的美感,结构优美,传递出美妙的视觉享受,具有独特的审美观。舞蹈是一种使用肢体动作来传递美感的活动,在进行表演时,同样讲求美感的体现,表演的过程中,强调情感的走向,主动将节奏与规律融合在一起。中国书法的独特性在近年来逐渐被人们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书法与其他艺术文化的关系。本文主要在美学的基础上,探究书法与舞蹈的美学共性,探究书法的“动”与舞蹈“动”的共同之处,尝试从书法与舞蹈的相通之处探究共性。
一、书法与舞蹈的情感抒发
1.情感在书法中的应用
在书法创作中,情感的抒发是极为重要的。意在笔先,在下笔之前,首先要进行内心情感的酝酿,将情感倾注于笔墨纸间,在创作的过程中,将情感宣泄在纸上。书法主要是通过笔画、线条构成、章法结构等书法的整体布局来进行情感的书写,来表达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格。中国常说的“观字识人”就是通过书法可以观察人的内心世界。书法的好坏,主要看书法是否具有精神,是否有思想,是否能通过书法表现作者的喜怒哀乐。在书法创作中,只进行简单的技巧的学习,会使书法变得很苍白,丧失书法的魅力。
2.情感在舞蹈中的应用
舞蹈作为人的情绪表达的重要的方式,在舞蹈中,将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舞蹈进行的是强烈的感情抒发,以情带舞,情动而舞,融情于舞,将情感在舞蹈中表现出来。舞蹈是通过舞者的肢体动作将情感进行表达,对于舞蹈的动作进行加工提炼,并将舞蹈的动作用美学的概念进行美化,将生动的、鲜明的、活泼的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的审美、抒发人的情感。在我国传统的戏剧表演中,表演者的动作也有类似于舞蹈的,舞者将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等多种因素融合在一起,进行心灵的舞蹈,将感情进行宣泄、抒发。舞者在进行舞蹈时,要明白不是身体的跳舞,而是“人心”在跳舞,好的舞者是能将情感融入舞蹈中的。
3.情感是书法与舞蹈创作的源泉
情感是书法创作与舞蹈表演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两者进行创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进行书法的创作中,只是进行简单的线条的描绘,简单造型的创作,会出现“只绘其形,而失其意”的情况。舞蹈也是如此,只有在作品中倾注感情,才能使作品富有生命力。就像行书大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最先胜在其意,后胜其形,他的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将内心与朋友聚会的欢乐,春季畅游的愉快都倾注在字里行间,所以使作品充满生命力,通过书法来传递出情感。在舞蹈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舞蹈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肢体动作,在进行肢体动作的表演时,还伴随着舞者的脸部情绪,将整个人融进舞蹈中,用舞蹈来向人们诉说,将肢体的动态美感、精神状态、动态感觉传递到舞者的全身,将舞者的悲喜表现在舞蹈表演中,例如杨丽萍的《孔雀舞》,将人看作孔雀,感受孔雀的情绪,再通过人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无论是书法还是舞蹈都离不开人们的欣赏,只有具有感情的书法才能与观众形成感情的共鸣,才会使观众接受这个作品,才能让观众获得作品的审美享受,将作品的美感发挥出来。
二、书法与舞蹈的造型美感
1.书法中的线条美
书法的造型,讲究要在创作中发挥书法的线条美。线条美不仅是指线条的流畅,还指线条的布局,中国书法作为中国宝贵的文化艺术宝藏,在进行书法创作的过程中,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书法讲究“笔法、字法、章法、墨法”,在书法的创作中,要考虑线条的布局和线条的流畅度。书法要求书写的内容、笔法、结构要表现出应有的韵味,在视觉上给人美的享受。书法在创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轻重缓急节奏的应用,将书法的动态美表现在节奏中。对节奏掌握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书法风格,例如颜体,柳体等多种书法流派。
在书法的创作中,每个汉字的组合规则被限定,但在汉字书写的形状上可以进行改变。线条是构成书法的重要元素之一,缺少线条,所有的书法布局都无法实现。中国书法具有线条美感,最明显的就是将书体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大类。这五种类型的线条存在差异。篆书主要分为大篆、小篆,篆书线条没有明显的棱角,构造比较简单,有一种庄严、肃穆之感。隶书的线条就出现明显的“提、按”,线条的生动感已经表现出来,有一种灵动之美。楷书线条的构成比较规范,出现较多的棱角。行书与草书都讲究自由,草书更是体现出来一种狂傲不羁之感,这两种书法的线条的构成都比较圆润,意态丰富,体现出来线条的美感。将这五种书法进行比较,观察“书”字的五种线条的构图就能够观察线条的变化呈现出来的美感。
2.舞蹈中的线条美
舞蹈是人体艺术,是通过人体与空间的交合来进行美感展示,在舞蹈中的线条变化的激烈程度相比较书法来说要更大,更复杂一些,并且所展示出来的视觉感受更强。舞蹈的线条的表现主要是韵律和节奏,以及舞蹈的动力美学,通过不同的舞蹈的线条变化的状态,产生不同风格的舞蹈形式。就以对比性比较明显的民族舞与街舞,民族舞线条整体变化的节奏较慢,街舞的整体节奏较为强烈,并且线条的力度比民族舞的力度强。中国古典舞以“圆”构建舞蹈空间,西方的芭蕾舞以“直”来构建空间。
在线条流动的过程中,都要注意节奏的变化,应该说舞蹈在进行肢体表演时,必须要重视节奏的变化,舞者通过力度、速度、线条的幅度来进行节奏的控制,舞者在进行表演时,不仅要注意肢体线条,还要注意表演的节奏,呈现出韵律美。
3.造型是书法与舞蹈主要的表现形式
在书法与舞蹈的表演中,双方的造型都是外在主要的表现形式。两者都强调线条的美感,强调线条应用的节奏和力度,不同的线条的组合应用形成不同的风格。舞蹈以“腰”为轴,是肢体的线条向四周扩散、变化,实现起承转合。在进行线条构造审美时,发现线条的构造都是应用空间构造的原理,将线条进行合理的组合,与空间构成相应的比例,发挥出线条的美感,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线条流动体现出来动态美,书法与舞蹈的线条的流动都是在一定的规则中进行的,在运动的过程中,具有运动感,运动中的“力度”与“行势”,都是进行美感体现的重要的方式。不论是书法还是舞蹈,在运动的过程中,都要有气贯穿全身,合理的应用力度,将双方的气韵表现出来,增强书法与舞蹈的美感体验。
三、书法与舞蹈的艺术美
1.书法中的虚实相生
书法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由中国古代哲学可知,中国的传统艺术在进行创作时,都是由阴阳双方构成的,中国注意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使用阴阳相生、虚实相生来进行美感的表达。书法创作一般是在白纸上进行的,墨笔一开,虚实立现,这与中国的山水画的创作比较相似,在白纸上进行渲染,进行想象,构建虚实两个世界。将书法中富有审美的意境表现出来。作家在进行审美的过程中进行作品的创作、情感的抒发,将主观的感受与客观的现实结合起来,在作品中抒发生命感受。
书法的创作实际上是将人的内心世界进行外化,通过书法写作的方式将虚化的内心转化为客观的实体,将自己的内心落实在书法上,进行表达。
2.舞蹈中的虚实相生
舞蹈中的虚实相生主要表现在对作品的创作中。编舞是将自己的主观的意识与舞蹈动作进行结合,并通过舞蹈动作来进行主观意识的表现。在表现的过程中,主观意识为“虚”,舞蹈动作为“实”,虚实相生,进行完美的舞蹈的展示。虚实相生实际上是应用在整个舞蹈表演的过程中,不论是线条、韵律、节奏还是主观的情绪表演,实际上都是虚实相生的过程。每种舞蹈都要编舞,特定的舞蹈的动作会产生特定的韵味,现在很多的舞蹈能够进行自由发挥,但实际上肢体线条仍是处在规律之中,通过线条来创造意境,在这一过程中,技巧表现与意境创造是相辅相生的,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舞者通过已经创造的动作进行情感的抒发。
3.书法与舞蹈文化起源的共性
我们都说“书画同源”,实际上“书画与舞蹈”应该都是同源的,在创作的过程中,舞蹈应该是将书法的“相对静态”转变为“相对动态”,还有现在的很多的舞蹈是根据书法的线条的状态来进行改造的。最著名的就是林怀民的“行草书舞剧”,他将书法与舞蹈中都含有的动力美学、形式美学融合在一起,在书法中找寻与舞蹈的切合点,进行舞蹈的改编,创作出来以书法为题材的现代舞。书法与舞蹈的创作主体是人,皆是人心之作,书法在白纸上进行创作,而舞蹈在舞台上进行表演,书法与舞蹈的文化起源具有共性,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
四、结语
书法与舞蹈具有相同的特点,书画都通于舞。探究书法与舞蹈的美学共性,发现两者都是在进行情感的抒发:书法通过写作的笔势、转、收、起、合,进行情感抒发;舞蹈通过肢体语言,情绪表演进行情感抒发,双方在情感抒发的过程中,注意美感的塑造。舞蹈家的肢体就像书法的线条,都具有流动美;书法与舞蹈重视意境的创造,在创作的过程中,舞蹈主要呈现的是回忆,书法呈现的是记忆,舞蹈完成后留下的是人们对情感的体验,对舞蹈形式的回忆,书法进行的是展示,形成作品。书法与舞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在借鉴中发展。对书法与舞蹈的审美共性的探究,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活动,只有了解文化之源,才能更好的进行书法创作、舞蹈的创作。
参考文献:
[1]许钰民.舞蹈与书法艺术审美比较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1).
[2]蔡昕宇.生命之本能,艺术之本源——中国书法之势与舞蹈之境的美学漫谈[J]. 艺术.生活,2011,(01).
[3]任娜,何琦.迹象韵格,以舞道心——中国书法与舞蹈的美学共性探究[J].美育学刊,2011,(03).
[4]路娜.中国书法与中国舞蹈的审美比较[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5]原以婧.行草书与舞蹈的共通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