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起,几个家庭于花莲县寿丰乡丰田地区,组成了“丰田牛犁工作群”,以办理儿童读经班与妈妈读书会正式的投入社区各项公共事务,这就是花莲县牛犁社区交流协会的起源。
协会自1996年起从事社区营造事务至今,这期间不断面临着内、外多元议题的挑战,而他们秉持的动力精神,那就是「不想做事的人——很会为自己找到许多个好理由」、「想做事的人——却只会为大家找到一个好方法」、「做对的事——没有人会反对」。
十年过去了,一个美丽自然的社区开始形成。
站在由一个本地人租借给协会的丰田文史馆里,协会总干事杨钧弼先生感慨地说:“社区营造要坚持,要沟通,要等待。”
被融入的外乡人
十几年前,杨钧弼举家迁入丰田,为了生计,他开了一家小商店。
开业那天,周围的邻居都来祝贺,杨先生感到很奇怪,自己跟大家并不熟悉,却受到如此热情的欢迎,因此,对这个全新的地方充满了“融入”感。
但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进入新学校没几天的儿子回来要爸爸从这里搬走,有必要说因为有同学欺负他。孩子的问题当然是大问题,杨先生想了想,觉得带儿子去同学家里拜访,以便做一个深度的沟通。拜访的结果让杨先生大吃一惊,原来,这几个同学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够陪伴在身边照顾孩子,因此,孩子才会调皮“挑战”新同学。
了解了原因之后,杨先生开始跟帮助这些孩子,后来,儿子和这些孩子都成了好朋友。
儿子同学的问题让杨先生开始思考社区里的问题,由此,居然启动了一个人生的全新历程。
发现你的社区
丰田文史馆,坐落在绿色掩映的村子里,实在再美不过。其实,之前这里就是一个废弃的小院。是当地的居民租经过协会。之后,协会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搭理,才逐渐呈现出现在的美丽。
在杨总干事介绍中,我们发现,这个协会对社区里的资源可谓如数家珍,他们不但把这些资源梳理出来,更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挖掘文化资产,他制作丰田饮食地图等等,这些事情,有方向已经不易,更难的是他们把这些事情点滴做成。
丰田环境教育学习中心,就是在日式农舍基础上改造的丰田文史馆,结合本地的环境因素进行环境教育,不但包括环保生态,还有环境伦理教育。
一句话,就是发现你的社区。
丰田出版社
你能想象得到吗?在丰田,居然还有一家丰田出版社。
原来,在不断发展的社区营造中,协会觉得需要进一步把工作做细,这个过程中,他们启动了绘本教育的模式。
首先是发现社区里的故事,然后请社区内的人把这些故事画出来,再以绘本的形式编辑出版,于是,就有了丰田出版社。
团员白白在丰田文史馆里看到一个没有双臂的父亲为孩子过生日的绘本场景,他说:“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如果仅仅是口述这个故事,远远没有绘本这么震撼!也许,这就是绘本教育的作用!
社区绿道战胜砂石车
寿丰乡丰坪村丰正路段,连接台十一丙线至花莲溪岸,早期常有砂石车抄捷径借道行驶,严重威胁村民生命安全。当小孩、老人过马路时,总让人觉得胆战心惊,村民虽屡次上街抗议,情况却不见改善。
协会有人突发奇想,干脆搭起棚架,种植爬藤植物,迫使砂石车改道。为解决此问题,村民假借「绿美化」名义搭建绿色隧道,不仅成功阻挡砂石车,还成为村民休闲、游憩的场所,许多游客经过,也会驻足拍照留念。
如今爬藤植物密布棚顶交织生长着,稀疏藤蔓自架上垂落,些许小花点缀其中,偶而阳光穿透,闪烁绿和黄的点点光影,在夏日午后,成为当地人避暑的好场所,常可见大人搬出板凳于隧道内乘凉,小孩们则骑着自行车,亦或追逐嬉戏。
因绿色隧道就在著名景点云山水附近,许多游客驱车沿台十一丙线往云山水时,偶然发现绿色隧道,常会停下拍照留念,经网路传播,逐渐成为观光景点;现牛犁社区交流协会也将此视为社区维护的教材,学校、团体如前往参访,会安排人员导览,解说此隧道的故事。
牛犁社区有很多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想做事的人:只会为大家找到一个好方法。”牛犁社区的故事有好多好多,更多的还需要走进社区去学习、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