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传双
摘要:素描是与色彩绘画相对的绘画形式,有朴素之美。素描看似简单质朴,却在黑白之间蕴含丰富多样的变化,是绘画造型之基础。素描线条、黑白关系既具象也抽象,黑白之间有其节奏和韵律,在绘画形式中独树一帜。素描以写实功夫为基础,形成风格各异的黑白之美,表达艺术家们独特的个性和情感。
关键词:素描 线条 艺术风格
素描的概念源于西方绘画体系,是与色彩相对的绘画形式,它是以线为主要描绘方式的单色画,即是朴素描写的黑白之美。艺术家们创作的素描作品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素描使用的工具非常广泛,包括铅笔、钢笔、毛笔、木炭条、色粉笔、金属笔、芦杆笔等。素描的题材有人物、静物、风景以及非具象的点、线、面的组合等。
素描虽源自西方,但从单色绘画的角度来说,中国画的白描、水墨画也是素描的一种形式,它们均具有素描的本性特征。
一、素描艺术中的线条运用
线条,在几何学中仅定义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我们理解为点移动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它没有粗细之分,而素描中的线则有粗细之分。古人常说:“无线者非画也”,可见线对于东方艺术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就如远古时期埃及绘画、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中国陶瓷艺术等等,都是线条运用的典范。我们说“线”是中国画的灵魂,线条的表现力是强大的,是最丰富且具有生命力的绘画艺术元素。素描中线的组合排列形成无数黑白灰的变化,不仅有长短、粗细的变化,更有着深层次的含义。
素描艺术中线与线要能体现物象结构,线条的粗细、明暗、轻重、虚实变化,能更好的表现画面。线在素描当中除了要刻画对象形体特征外,还要通过线条的各种变化使得画面更为丰富,增强素描画面形式感和表现功能。素描中线条的运用主要表现在线的长短、轻重、虚实变化上,同时还要注意线条的构成关系。画素描有全调子素描,也有单线条素描,或是结构素描等。不管是画哪一种形式的素描,通常都会用线来表现结构,用线条来刻画出画面的明暗调子,增强空间表现力,使得素描作品画面更为丰富。
在画素描时,结构线条要准确,要有曲直对比、深浅对比、虚实变化;画面的调子线条则要有长短疏密对比、粗细虚实对比,通过线条的运用能对画面产生影响,达到丰富画面的目的。如画面中的结构线和需要强调的地方,用粗线条肯定,画面中不需要强调的地方则用细线条表现,且线条颜色要浅。
在素描艺术中,线的变化是多样的,线条的千变万化能带给人们视觉感观上的变化,线条在素描艺术中的明暗变化、粗细变化、长短变化使得素描作品具有透视、方向、结构的变化。线条产生的这些变化是人们赋予线条的内涵,是人们的心理感受,艺术家们在长期观察和描摹中总结的经验。线条在素描艺术中的运用形式多样,变化无穷,线条在画面中的穿插组织,线的节奏、长短、疏密、虚实的变化都表现了素描艺术的黑白之美。
二、素描艺术中的黑白关系
素描不仅是学习绘画的基础,一幅好的素描作品本身就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它以较为单纯的绘画工具及单一的颜色在纸面上作画,色彩呈现黑白灰的单一色彩,素描本身包含着绘画造型的基本规律。在众多的画种中,素描以其单一的色彩,超强的造型占有绘画门类的一席,在众多色彩绘画的舞台上,用单纯的黑白关系,独特的审美视角,诠释着造型艺术的魅力。黑白关系最单纯、最醒目,再以中间灰调子来衬托,画面的空间关系、造型关系、虚实关系均能凸显,用简单而纯朴的手法却能打动人的心扉。
线条在素描黑白美的构成中尤为重要。中国画对于线条的运用达到极致,线描有“十八描”之说,用笔分明,形神兼备,点、染、皴、擦技法可谓东方绘画表现方法的精髓。而西方绘画的黑白之美则表现在素描线条上,如古希腊瓶画上的黑白线条的运用,线条变化不大却刚劲有力,对于物象的微妙变化表现得极其准确。素描艺术用黑白的线条表现手法赋予画面新的形式美感。如意大利达·芬奇所作的《圣母像》,寥寥数笔挥就圣母柔美形象,线条曲线变化多样,轻重有度,节奏和韵律感极强,画面人物面部巧妙运用留白,但不失结构,空间感极强。素描艺术中的黑白关系张弛有度,以最朴素的表现传达着素描艺术黑白之间所蕴含的丰富、黑白灰的表现力和黑白画面的魅力。
素描艺术的黑白关系是单纯的,又是丰富的,画面通过线条的黑白关系强化了审美,统一了色调,作品内涵通过简单的黑白关系得到深化。素描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许多素描作品均是艺术家们创作的手稿,但不乏精品之作,艺术家们通过素描线条,展现了素描艺术的视觉效应,素描艺术的黑白对比是形成画面的核心部分,展示了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和艺术素养。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家,他们的素描习作在处理主体形象时常常用对比强烈的黑白关系来强调空间感,而对于人物的塑造,常常用大面积留白来处理人物受光部分,增加了画面的黑白对比关系,又不失人物结构关系、体面关系,作品空间感、形式感极强,升华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素描艺术的黑白之美将作品价值引向审美深度,由视觉的单纯性出发向审美深度扩展。黑白之美作为素描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艺术家们展现艺术个性的一种方式,传达着艺术家们的审美意蕴和绘画风格。素描艺术中的形态和结构都通过黑白之美来展现,朴素而丰富地体现着艺术审美的规律和特征。黑白之间记录着艺术家的创作过程,黑白之间体现艺术家的精神意识和审美意识。作为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黑白语言是素描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素描艺术将在表现形式和技法上创造更为丰富、更具魅力的黑白之美。
三、素描艺术风格
素描是人类造型艺术活动中最早的、最基本的艺术形式。艺术是社会的产物,也是现实的反映。今天的造型艺术,以其多元的视觉形态冲击着我们的眼球,让我们感受众多造型手段的变化,体会造型艺术之美。
素描则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鲁本斯等艺术大师,在创作之前都要进行素描草图构思,即使现代艺术家塞尚、凡高、马蒂斯、毕加索也同样是利用素描的方式在思考,在他们进行创作时均要以素描草图为基础。根据素描画面的表现效果,将素描分为线描风格素描、光影写实风格、意向素描风格三大类。
线描风格素描:线描风格的素描变现方式主要是线条,观察方式多为物象轮廓外形的结构线,用线条方式去观察物象,物象的形象特征、结构表现、明暗关系都通过线条来承载,例如丢勒的素描,即是运用线条来表达物象的体貌形态,用线条来表现画面细节,素描作品呈现线描风格。
线描风格素描,就是要将我们眼睛观察到的物象轮廓用简单的线条来概括物象的美,视角沿着物象边缘线流动,就像通过眼睛将物象边缘触摸一遍。强调物象结构,虚实变化,用线条的轻重、粗细变化来表现物象明暗及物象形态,绘画重点在先形体结构,再思考明暗,最后思考怎样用线条的丰富变化去体现形体结构与明暗的关系,展现素描艺术的黑白之美。
写实风格素描:写实素描是写实艺术的基础,比较尊重客观实体的特征。它的观察方式与线条素描的区别是用面的方式观察物象,例如伦勃朗的素描,就是强调物象的光影,将物象的边缘轮廓均忽略掉,用涂绘的方式来表现物象结构和明暗。光影形成了它绘画的特征和印象,是典型的光影写实素描。
块面的观察方法并不是忽视物象的轮廓外形,而是将物的结构关系、轮廓特征用光影块面的形式加以再现,使得描绘对象更加写实,对比更加强烈。画面受光的支配,层次分明,明暗对比强烈,浑然天成,笔触由一组一组的线条排列组成,动人心扉,黑白之美在画面上更加强烈。
意向素描风格:意向素描更多的注入了画家本人的个人情感和主观感受,画家不再是对物象的写实描摹,而是通过自己的主管感受将物象进行了主观创作。这样的素描追求平面化、构成化,画面有时让人觉得形象结构不准确,画面的形式感非常强。例如著名画家梵·高,他的素描作品人们会误认为造型不准,实际上就是画家对于所绘物象的二次创作,注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感,主观因素占据主要地位,形成的素描风格,同样也决定了画家的油画风格。意向素描借鉴了东方绘画的会意风格、平面风格,形成了平面的、意向的黑白之美。
四、结语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当今美术院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是艺术家创作的基石。素描的线条、块面、调子、黑白等因素成就了素描的黑白之美,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种类,自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画家们虽不单独从事素描创作,但都把素描作为创作的草图和训练的基础,艺术家们对形体、结构、特征、节奏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均体现出素描作品的黑白之美。
参考文献:
[1]温魏山.自然线条与线性的启示[J].艺术百家,2009,(05).
[2]史贤琴.速写艺术中的线条美[J].安顺学院学报,2013,(04).
[3]衣国庆.设计素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郑泽辉.丢勒与伦勃朗素描风格比较对素描教学的启示[J].艺术教育,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