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娜
杨霞并非出生于艺术世家,她的父亲1950年代初毕业于广州中山医学院,一生行医,治病救人无数。在杨霞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对病人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只要有需要,父亲都会义无反顾地出门看病。虽然父亲不是艺术家,但是父亲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杨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对于杨医生来说,他从没想过杏林世家会走出一位舞蹈家,并将中国舞跳出国门,为祖国和家乡赢得荣誉。
杨霞的老家在湘阴,那里山青水秀、人文淳朴。小县城的温润滋养了杨霞热爱生命的天性。当她 30岁跳《边城》时,她的眼睛由于心底的美好与纯净,依然符合沈从文笔下“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的描述。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县城很少能看到省城院团的演出,如果有省里的戏来演出,那是全城人最高兴不过的事。1975年,湖南省木偶皮影剧团到湘阴演出。当时还只是孩子的杨霞,看到操作木偶的演员又是对白又是演唱,舞动木偶的身影灵活极了,她被深深吸引住了。木偶剧团演了三个晚上,她守着戏台站了三个晚上,看到痴迷处恨不得自己变成长袖挥舞的人偶,跃上舞台去舒展、舞动!她幼小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舞动的生命如此美好!从那时开始,杨霞的心里悄悄种下了“我要当演员,我要上台表演”这颗美好的艺术种子。
一、苦练,脱颖而出
1979年,13岁的杨霞考入湖南省艺术学校,在艺术培训尚未普及的年代,她是县城当年唯一考上省艺术学校的孩子。当时省艺校并没有舞蹈老师,他们那批学生都由湖南省歌舞剧院代为培养。“就是这个院子,长沙市人民中路274号,我就在这里成长,是这个地方培养了我,我在这里收获了我人生的全部,我也在这里奉献我的所有。”当杨霞说起湖南省歌舞剧院时,总是饱含深情。
而说起杨霞,至今省歌舞剧院的老一辈都有一个共同评价,那就是:“痴迷、刻苦、认真!”
“说实在的,按舞蹈演员的标准我条件一般,少女时期还曾经是个小胖子。为了减肥,将近有一年时间,我每天早上在上早课前就翻过剧院的大铁门,往返奔跑在窑岭至东塘这条路上。还有很多次我穿上不透气的像雨衣质地一样的练功服,到锅炉房去跳、去蒸,甚至顶着烈日在高温的马路上来回踢腿。只要是能达到瘦和轻巧的目的,我好像什么办法都敢尝试。”因为太爱舞蹈了,当今天杨霞说起这些她曾认为的“自身不足”时,急切之情依然溢于言表。
没有天生的好条件,并没有让杨霞放弃对舞蹈的热爱,反而让她以加倍的努力去弥补。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韧性,在杨霞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出来。
“我记得那时候睡上下铺,上铺上有一个防止人掉落的挡板,我就把那个挡板用上了。我把我的一条腿抬起来贴近我的耳朵,然后拿绷带把这条腿和自己的身体捆在一起‘耗腿。有一次我就这样绑着,因为太累就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我的腿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我吓得哭了起来,后来老师和两个同学爬到我的床上帮我一点一点往下放,我才终于把这条腿慢慢放了下来。这件事被老师狠狠骂了一顿。可我这样耗出来的腿可是出了成效:在北京民族宫‘文华奖比赛现场,‘翠翠在缆绳旁右腿随着音乐慢慢抬起,直至笔直地紧贴耳朵,观众席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杨霞13岁至18岁五年的时间里,除了晚上睡觉,其余时间她的身影只会出现在排练厅里。为了和男孩子抢排练厅,杨霞当年还曾想出一个好办法——晚上不回宿舍,直接睡在排练厅。可这样的办法也曾经吓坏过歌舞剧院不少人,因为有人发现排练厅在统一熄灯之后还会出现微弱的灯光和人影——原来是杨霞点着蜡烛在练功!
而对于老家深知杨霞性格的父母来说,痴迷舞蹈的女儿是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概念的,就算是过年,她也要到临近中午吃饭才能赶回湘阴的家中。可杨霞也有过一次在父母家里呆得最长的时间,那是因为她把锁骨摔断了不得不在家静养。那一次她在家可谓是如坐针毡,只能趁父母不注意偷偷跑到天台上去练功。因为练功幅度过大,她好不容易长好的锁骨又开裂。最后,杨医生不得不时时盯着女儿,以防止她“舞瘾”上来时的“胡作非为”。
就是这样的苦练,让杨霞从歌舞剧院的诸多演员中脱颖而出。从18岁毕业的那年起,杨霞就开始活跃在国内、国际舞台,同时也在电视台的各大晚会频频亮相。从1979年穿上舞鞋到2009年,杨霞在舞台上跳了近三十年,排演的大小剧节目达百余个,演出了二千五百多场次,观众达二百多万人次以上。取得这样的丰硕成果,在她的同龄人之中,是不多见的。
她塑造了许多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如:大型交响乐舞《长岛人歌》中大义凛然的杨开慧;大型歌舞《三湘杜鹃红》中置生死于度外的女红军;《长征颂》中勇敢、机敏的“英嫂”;双人舞《千万次的问》中充满朝气、蓬勃向上的现代青年;《儿啊儿》中深明大义、送儿参军的母亲;《抗洪图》中抗洪英雄的妈妈;还有大气磅礴的《黄河》领舞,凄艳绝美的梁祝《化蝶》等等。就是有了这些好作品的不断呈现,杨霞逐渐成为了湖南观众心目中的“舞蹈女神”。但让她真正成为全国瞩目舞蹈演员的一部作品,还是那部具有代表意义的舞剧——《边城》。这部《边城》让杨霞捧回了舞台表演艺术的两个最高奖项:“文华表演奖”和“梅花奖”。
二、 《边城》,无限风光
“由四川过湖南去, 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沈从文写“翠翠”是温婉的,他怕他的笔尖太硬,触痛了故乡和“翠翠”的美;而杨霞扮演的“翠翠”又恰如从沈从文的书里直接走出来,娇小灵动、单纯美好,我想她应该走到了作者的心源,走到了湘西的灵魂深处……
沈从文小说的《边城》,杨霞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当年她手上的小说《边城》,都被翻得边角翻卷。
为了演好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杨霞和主创人员一道赴湘西体验生活,光是心得体会就记下了满满两大本。为了攻下技术技巧难关,杨霞不愿意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1994年湖南省歌舞剧院排练厅刚好拆建,于是她一个人跑到破旧的仓库练习。在光线昏暗的仓库里,她一边揣摩原著,一边琢磨动作,如痴如醉。直至今天,她还能将舞剧《边城》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神一一诠释,她还能和学生们剖析“翠翠”爱慕和喜欢所表现的不同姿态。
舞剧《边城》上演了八年,那八年亦苦亦甜。“跳了八年‘翠翠,我的膝盖就破皮了八年,舞剧中那条绿色的裤子,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重复做了二十几条。因为每次演到爷爷出殡那场,导演都要求从上场门台口几步一跪到下场门,再从下场门跪爬到斜坡平台上。每一场演出都要真跪、真爬近三十米。有人好心提示我,要我在这一段表演中偷懒、敷衍,可我做不到,我做不到一个虚伪的‘翠翠,我就是她,她就是我。单纯美好得如同溪水一样的女子,怎么可以敷衍?虽然到现在我的膝盖还留下毛病,可我觉得我值得!”
1996年,杨霞把《边城》跳到了北京,参加文化部主办的“文华大奖”评选。就是那次,杨霞为湖南获得中国舞台艺术的最高奖“文华大奖”,为湖南艺术界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湖南的剧目还从没有拿到过“文华大奖”,杨霞和她的团队刷新了这一项空白。“当时我非常紧张,我从来没有在那么多的国家级评委面前跳过舞,而且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很强。可当我一上台,当歌唱家何纪光老师的一段湖南山歌响起时,我心里马上就踏实了。我感觉,我不是一个人在舞台上孤军奋战,我觉得我背后有几千万湖南人在支撑着我,顿时我底气十足!整场《边城》跳下来,几乎是零失误”。
接着,《边城》走出国门,在多个国家的舞台绽放光芒。让无数国外的观众领略到了中国舞剧的魅力,让“翠翠”的名字登上了国外许多报纸和荧屏。
在所有出国演出中,最让杨霞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在莫斯科的演出。那时东俄巨变才不久,莫斯科经济并不景气,但是莫斯科市民对艺术是非常尊敬和热爱的。“莫斯科人情愿把生活费节省出来,也不愿意让自己离艺术太远。每一场演出,观众们都穿得非常正式,他们安安静静地观演,从不喧哗。”杨霞这样说。
“我跳《边城》的时候是30岁,在生活中早已脱离了小姑娘的稚气。但有一位莫斯科的大妈,带着一袋自制的糕点通过翻译找到我说:‘你们的舞剧非常精彩,你演得太好了。翠翠很可怜,她让我心疼,我不知道怎样表达我对中国舞剧的喜爱,这是我亲手做的,一点心意,请翠翠小姑娘一定要收下!”
“直至今天,时间过去多年,老人那诚恳的表情依然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这件事让我更坚信了‘艺术无国界这几个字的含义,也让我更坚定了为观众和舞台奉献我一生的决心!”
继“文华表演奖”后,1997年,《边城》在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上又获“优秀主角表演奖”,1998年更是为湖南填补了舞蹈“梅花奖”的空缺,《边城》再次折桂归来。
三、角色,华丽转身
由于舞蹈演员受年龄约束,再加之杨霞丰富的舞台经验,慢慢,她从台前逐步转战到了幕后。2003年,杨霞开始担任湖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职务,2011年担任艺术总监,2015年荣升院长。
“我正式离开舞台是2009年。我记得那一年是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我在缠绵悱恻的‘梁祝音乐中翩翩起舞,优雅转身”。从此,她这只舞蹈的“彩蝶”由台前飞到幕后,开始为年轻一代舞蹈演员“翩翩穿梭忙”。
在杨霞的带领下,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歌舞剧及各类高质量的文艺晚会。《天山芙蓉》《南风》《温暖》等一系列大气磅礴的舞剧均出自杨霞主创。
2015年,歌舞剧院又一大型舞剧《桃花源记》华丽起航。说起《桃花源记》,杨霞再一次陷入创作的激情:“我们这次的主团队十分优秀,令人期待。总导演就是当年舞剧《边城》的导演谢晓泳 ,他总是给我足够的信心和底气 。舞美设计是获得过‘世界舞台设计大奖金奖的刘杏林老师,作曲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杨天解老师,服装是享誉国内的年轻服装设计师阳东林。这些专家加上我们有演出经验的姑娘、小伙子们,我想,我们这支团队,一定又能为湖南的舞台奉献一份惊喜!”
果然,2015年《桃花源记》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重点扶持;在第五届湖南艺术节上,《桃花源记》荣获“田汉新创剧目奖”。2016年春,大型舞剧《桃花源记》盛开星城,更是吸引了一批批“花粉”争相购票观看。
2000年,文化部授予杨霞“优秀青年专家”称号,同年共青团省委和省妇联评杨霞为“当代湖南青年女杰”;1996年和2006年,凭借突出表现,杨霞两次被评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并荣记一等功;1997年杨霞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妇女”;1999年又获“湖南省直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同年获“湖南省精神文明突出贡献奖”;2003年,杨霞当选为全国第九届妇女代表,也是湖南省文艺界的唯一代表。
2003年,杨霞被湖南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2006年再次被评为“德艺双馨”文艺家;2005年3月入选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2005年6月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评选为首届“五个一批”高层次人才;2008年杨霞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10年被文化厅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5年9月16日,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授予包括杨霞在内的54位文艺工作者“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舞蹈家杨霞是湖南唯一的一名当选者。
所有的荣誉都接踵而来。
“这些荣誉的取得,要感谢领导的关怀,感谢导演的指导,更感谢同行们的大力支持。作为一名舞蹈演员,跳好舞是我的本份所在,我有幸赶上了文艺发展的好时代,我是个幸运儿!”当我们赞叹杨霞的成功时,她这样说。
几十年了,杨霞还是如此,她只要谈到“舞蹈”两个字就会无比专注和兴奋,只要做和“舞蹈”有关的事,其它的一切事情都可让步。
这样的艺术热情几十年来都有增无减,正如她自己所说:“舞蹈就是我的生命!”
是的,生命不息,艺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