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珊珊
【摘 要】新常态一词的提出,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企业或个人,传统的守旧思想,已经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如何抓住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政策的引导方向,新常态又在哪些领域中提高经济转速,社会在新的经济环境中又将面临怎样的困难与挑战,以上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关键词】新常态;政策取向;趋势特征
一、前言
新常态作为经济深化改革的核心,它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非一句空话。企业想要发展,必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走势,为什么有些企业觉得有些路子已经走不通了,那是因为在新常态的环境下,同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已经在开始转变,每个企业都在从各个角度运用一个“新”字。将“新”转变为常态,这是每个企业所面临转变的核心,也是适应新常态经济环境下的必经之路。
二、经济新常态的概括
1.新常态的内涵
所谓新常态,是指在现有的基础上更新、升级、优化、转变的过程,再将转化后的结果变成一种常态。新常态一词,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时首次提出。它的出现,预示着中国的经济意识形态,从传统的基础上即将发生转变。新常态作为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全面经济改革战略的关键词,其意义在于转变传统经济结构模式,优化形成经济结构的资源,转化经济市场需求方式,转型市场经济意识心态。用创造或创新的方式拉动人均消费值,形成市场一体化的经济结构体系,并与世界经济接轨,形成一带一路的最终规划目标。
2.趋势与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意识从可持续发展,转向国家经济中高速发展。想要实现经济体系的转变过程,需要总体规划和战略部署。通俗的说,光靠想是不能完成经济发展的转变,而需要一个具体实施的策略和关键步骤。
新常态,作为经济体系持续发展转向高速发展的钥匙,有效刺激了促进经济效应快速增长行业的发展意识。使行业中的企业积极寻找联动性产业,进行合作带动式的生产。简单的讲,在未来的企业发展趋势中,企业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企业只需要一个长板即可,而其他的短板,由其他长板公司解决。这样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增加创业存活率。由于一些企业在创办初期,受到资金不够、人力物力不足等条件的限制,业务很难得到全面开展。
而在新常态下,具有联动性质的业务模式,可以很好的利用成熟企业的单一板块的发展需求,寻找相当专业的小型企业,进行合作式开展业务,可以有效的将小型企业带动成中小型企业。其次,提高业务达成效率,缩短工程时间。在传统的业务模式中,完成业务目标需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进行,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推进。而利用联动性质的业务模式,所有节点和环节可以同时展开,最后用拼接的方式组合成一个整体,实现最终效果。最后形成节省资金资源,实现经济翻番,带动经济发展的态势。
三、新常态下面临的问题
1.警惕金融风险
由于人们刚性需求的作用,地产行业等一些产能过剩的领域掌握着国家经济的走势,一些融资的行为随之应运而生,经济泡沫的态势已经成型,形成延缓进入新常态的阻力。对此,国家相关政策不断对其进行调整,不断重组行业内的经济结构,试图引导行业运行模式发生转变,以此来降低市场热度大不如前的形式,预防金融泡沫破灭的危机情况出现。提高刚性需求的成交量,实现市场与刚性需求双赢的局面。
2.传统观念有待改变
市场经济的活力需要有效的刺激,一些新兴行业的凸显可以加快经济增长。但是,很多新兴创业者受到传统创业方式的影响,在创业的过程中,虽然注重了“新”字,但实际上却忽略实效性。也就是说,创业者提供的“新”,不能取代“旧”,或者说这个“新”不被大众所认可,不能产生市场效应。而有的“新”虽然被大众认可,但却不能做到“转变”。
3.解决问题的政策及对策
新常态的发展态势,预示着企业需要新的技术、新的创意、新的发展意识,配合经济的高速发展局势,用常态的发展节奏,构建新常态的发展路线。可以说,新常态的提出,蕴藏着时代的发展趋势,经济的未来走向,包含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从普通家庭步入小康家庭的关键秘钥。
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应政策,传统企业应该尝试新的转变,利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能源,生产出新的产品,运用具有联动性的合作方式,进行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使传统的内循环改为外循环的产业特性。另外,对于新兴创业者来说,结合好的政策的同时,大力开发以“新”为常态,以“改变”为新常态,能够激发市场效应,并且能够促进经济翻番式增长,创造出新模式的产业系统。
四、结论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家经济在不断的深化改革中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这些都与国家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密不可分。目前,国家经济已经进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尤其是技术产业,应该在新常态下寻求突破,运用新的技术、新的资源、新的视野,开创出可以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尖端技术,发挥新的效能。在影响同行业技术变革的同时,与世界接轨,完成从开创到影响,从影响到引领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金碚.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5-18.
[2]胡双发.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研究轨迹[J].改革,2016,03:49-60.
[3]张婷婷.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经营管理者,2016,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