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中创造能力培养之我见

2016-05-30 11:27:56李丹丹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美的想象美术

李丹丹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希望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人才 在这个时代中大显身手,知识型、技术性,等等,人才的种类繁多。但无论你是怎样的人才要立足于当今世界,都应该要看你是否适应于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学校,就应该在培养的方向上狠下功夫。创造能力被公认的认为是人才素质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什么是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善于运用前人经验并以新的内容和形式来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美术教育是所有学科中有较强培养能力的学科:其直观性,趣味性,及丰富的想象性的教学特点却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一、为什么要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一种主观的能力活动。美术学科之所以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科是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其他学科多数是知识的填鸭,用前人的经验和已经认识的知识来模仿性教育。而美术教育是具有灵活性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严格的标准。可以任由学生或老师自由发挥,这样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中充分的展示自身的能力。多向的思维,能力的标新与立异,能使学生有一个极大的扩展空间,没有压力。兴趣占主导,动力就极大的提高。不同的的表现手法,不同的创作理念,独立的思维空间,就可以从很小就奠定学生的创作性理念,儿时的涂鸦就见其一显著特例。

美术活动还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有时是纯脑力,有时又可以是手上的操作,有时又更是手、脑、眼协调并用的来创造,这也显示了美术教育在开发智力、能力创造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每创作的一件出的一件作品又却是属于学生的自己的唯一。美术创造的唯一性又能使学生的内心得到极大的愉悦,使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以及自身存在的价值。著名的艺术批论家鲁道夫 阿斯姆曾说过: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有时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媒介。所以正是艺术活动和审美的实践,才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能耐的完善。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任何东西的实现都需要一个过程,创造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应该以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来逐步提高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具体如下:

首先,通过生活来培养创造生活是美的源泉,许多专家认为,美术的起源也就是日常人们的劳动与生活。大自然中的许多景象、实物、以及日常生活的许多条件却能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并由此分化出更多的东西。日常生活的事与物能够在人的脑海得到升华,把普通变化特别。许多艺术家的创造都来源于日常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带动学生认真的对待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一面,从而让学生创造,由此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的一种自然的转变。

其次,通过想象来创造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人能联想。许多经历过的看到过的物象人能清晰的记忆下来,并且通过后期的想象还原。那么人往往通过这些还原而摒弃一些无用的细锁而留下真实的精华,记忆——回忆——加工——创造就能使学生的创造有一个良好的秩序,并使创造出来的作品又一个个性的改变,并最终成学生自己的唯一,从而就能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一个大的提高。

再次通过欣赏来创造 借鉴、模仿、创造,往往也能使人的创造能力得到提升,欣赏一些前人优秀的经验,优美的形式与法则,然后将自己的思想与感悟与之相结合,往往能够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的欣赏给想象添上了翅膀,由看到想,其实也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

给你一棵树,你能想象到一片茂密的森林;給你一滴水,你能想象广阔的海洋;给你一颗星星,你就能想象无边的宇宙。在欣赏的带领下,学生的思想得到了拓展,无限的创造想象就能泉涌而出,创造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最后、通过其它艺术形式来创造文学和音乐同样也是一种美的形式,文学中天马形空的想象,音乐中变化莫测、扣人心悬的节奏起伏。却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这种联想可以是约束的也可以是特定,但其最终的结果却是可以再每个人心中变化的。心境不同,在脑海中创造出来的形象不同;个性不同,所产生的原理也不同。不同的过程必然会创造出来不同的结果,从而达到创造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创造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保护意性,保留个性。创造性并不是后天才有的。最基础的创造能力是从孩童开始就可以变现出来的,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时并不比成人逊色,阅世越浅,具情越真。儿童时新鲜事物的认识与感受,不会受世俗的影响,所以在美术教育中,应注意保护、存留儿童的创造力,发展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一个领导者,千万不可因为自己的喜爱而把它强加在孩子身上,最后压抑了他们个性和意性的功能。

2、减少模仿教学方式。有人认为模仿会扼杀儿童的灵性,但我认为必要的模仿也是可以运用的。问题是不可以用模仿来全部代替儿童的先期创造。以模仿为中心,代替一切课程,学生的创造才能就发挥不出来了。模仿要注意分寸,不可过分强调像与不像,应该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东西,多问那哪些是属于自己的;应。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对好的创意,老师应肯定和鼓励,使他逐渐提高,同时也要注意,不可让学生过快追求“新”“奇”,陷入思维的误区。

综上所述,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工作,它能影响学生今后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站在孩子自己的角度去引导他们对美的感觉和创造,让学生既动脑、动眼,又动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积极主动的学习。开括学生的创造性及其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复杂的社会工作和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美的想象美术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创意美术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 19:59:34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