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加
清代沿用前代科举取士制度,那时的“高考”分乡试、会试两级。可谓是一考定终生,甚至一步登天,主考和考生怎能不重视,因此也演绎了一幕幕具有悲喜色彩的趣闻轶事。
清代的乡试在旧历八月初八至十六日举行,历时九天,每三天为一场。省考试场称贡院,考棚同蜜蜂窝一样密集,又称号子。每十个号子为一弄,一弄之间可以来往,但不能出弄。考生入场后吃、住、作文都在里面。这九天内,连做饭、烧水全要自己动手。每间考棚长一仗,宽八尺,棚顶是树皮搭盖,天晴酷热,大雨要打伞。考生每人携带一种灯、炉两用的工具叫“五更鸡”,照明是它,煮饭、烧水也是它。农历八月上旬天气还热,“五更鸡”用的燃料是桐油或茶油,烧的时候乌烟瘴气,加上饮水不卫生,又不能洗澡、洗脸,一个省几千考生,每人要瘦几斤肉。因此那时有一民谣:“相公苦,背了考篮到省府。考棚号子又漏雨,夹生饭,和盐煮,摇头摆尾做八股。文章做成,肚子里敲锣鼓。”
当然,也有在考棚中甚得其乐的,大都是一些才高学博的考生,胸有成竹,文思敏捷,一场考试三天,他们顶多一天到一天半就完成了,于是其余时间便在号子里弄吃、扯淡。据传光绪二年 (1876) 丙子科,湖南临湘名士吴獬与曾国藩之孙曾重伯、名门公子魏候平等同住一弄。他们平日里哪里有机会这样畅叙欢情呢?他们携带的菜肴、原料都是较好的,但“五更鸡”的火太小,只宜煲粥、焖肉。
一天,吴獬在桌板下煲了一锅火腿金钩鸡松八宝粥。三个人聊天聊得高兴,曾重伯把脚一伸,一锅已煲好了一个时辰、眼看就要进口的香粥,倾得钵底朝天,一干二净。三人又恼又笑,吴獬乃填 《踏莎行》 一阕以记其事:“篮重腰酸,人多屋小,今年又作同林鸟。曾南吴北魏中央,谈天直到东方晓。金铸缘空,纱笼福早,荆山自是知音少。若言把握在人为,眼前稀饭全翻了。”
后来,吴獬名列这一科第一名,成为“解元”,曾、巍亦均高中,传为士林佳话。
(选自《文史博览·文史》201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