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提升传播影响力的创新路径——以聊城日报为例

2016-05-30 22:27:31钟伟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聊城日报党报

钟伟

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播电视专业化频道大量涌现,以互联网和手机等数字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蓬勃兴起……面对当前媒体生态环境和基本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动,党报如果没有“新”来调味,恐怕难以吊起读者的胃口。只有推动内容、形式等全方位的创新,党报才能不断增强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赢得媒体竞争主动权,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从内容上创新,接通地气,唱响主旋律

“内容为王”的理念一直被新闻界所崇尚。一张报纸要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内容。社会风云变化不断,党报的内容结构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从内容上,必须适应读者结构的变化和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使它更好地服务读者,要善于找准党委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的结合点、共鸣点、兴奋点。聊城日报在做深做活做透地方时政新闻的同时,更加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并通过新闻策划,将选题变成一个全景式、立体化的报道,体现信息的权威性和内容的厚重感。

在采写角度上,更加突出民生视角。随着社会格局的变化调整,民生新闻已被推入主流传播的范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党报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的竞争需求,报道民生新闻,一方面党报责无旁贷,另一方面也是党报自身发展的需要。党报拓展民生新闻有着广阔的空间,党报理应占领民生新闻的制高点。“记者行动 ”“民生新看点”是聊城日报重点打造的品牌栏目,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前提下,全面践行“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原则,让普通老百姓成为报纸的主角。今年年初,聊城日报策划了“行稳致远这一年” 系列报道,其中《聊城教育:数字背后的民生温度》《魅力水城绽放美丽身姿——聊城全力打造宜居新城》《聊城迈进立体交通新时代》等稿件讲的是身边事、热点事,充分展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未来期许。通过给足民生新闻的报道空间,服务普通群众生活,唱响和谐社会主旋律,聊城日报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在新闻形式上,更加注重言论的分量。评论是报纸的灵魂,代表着这个媒体向读者传递的一种价值取向以及办报人的精神追求。有了这个灵魂,读者才会坚定地去信仰它、追随它。有了评论,才能凝聚稳定的、忠诚的读者群。《水城杂谈》《快言快语》是多年来聊城日报的两个常设栏目,用来刊发有见地的评论文章。《水城杂谈》侧重于对本地事件的评论,而《快言快语》则是对其他地方事件的评述,或正面引导,或监督抨击。2015年聊城日报改版时,不仅成立了专门的评论小组,而且还在头版开辟专栏《微论语》,“主题大、角度小、语言活、挖掘深、篇幅短”是栏目的特点,《微论语》推出之后,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成为改版后报纸的最大亮点。

在舆论监督上,更加注重刨根问底。开展舆论监督是每个新闻媒体的使命和责任,对改善民生、维护公平具有重要意义。舆论监督报道要做大做强,关键要做到有成效,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传统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党报民生热线是聊城日报于2006年开办的一个与读者互动的连心线,并与市长公开电话互通互联,旨在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关注民意,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发表见解、表达心声的平台。热线自开通以来,始终秉承“倾听市民心声,关注百姓热点”的宗旨,做党委政府的参谋,当百姓朋友的知音,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并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从平台上创新,整合资源,丰富发布渠道

改革创新是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党报要巩固传统媒体,始终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位,始终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另一方面,要用战略眼光看待新兴媒体的崛起,跑马圈地,积累经验,培养队伍,占领新兴媒体这个新的舆论阵地,下大力气、大投入抓好媒体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实践中,聊城日报充分发挥党报高度、版面厚重、稿件深度等优势,牢牢占据主流舆论场,同时又利用二维码、专题推介、网文精编、网友互动等编辑手段,引导报纸读者上网看,延展了版面的更多无纸化空间。旗下的聊城新闻网不断优化版块内容,设有新闻、旅游、健康、房产、财经、汽车、教育等十几个新闻和资讯频道,在全面整合聊城本地新闻资讯等信息资源基础上,着力打造信息时代聊城新闻、多媒体网上服务平台。今年3月份开始,聊城日报《市直机关“作风引领进行时”》网络访谈栏目启动,邀请市直单位负责同志做客聊城新闻网视频直播间,与网友、读者在线交流互动,有效提升了平台和品牌的知名度。

聊城日报通过资源战略重组,大力加快报网机构、人员、平台、渠道等资源的融合步伐,通过在报纸上应用二维码技术,进一步加强新闻信息传播效果,并科学调配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体资源,增强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掌中聊城客戶端是由聊城新闻网全新打造的,立足聊城本地的免费手机资讯平台。其整合了聊城日报、聊城晚报等独有的本地新闻资源,将每天各类重要的头条新闻以图文形式呈现给用户,同时每天早上9点和下午5点自动推送最新发生的本地新闻和政府公告。在突出新闻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商务功能,为当地商家宣传、居民消费提供方便。

互联网时代,读者就是客户。要吸引客户眼球,就必须不断强化新闻产品的用户导向、需求导向、产品导向。党报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客户的阅读需求,开发好全媒体产品,挖掘竞争优势,打造新媒体矩阵。2014年7月,聊城日报微信订阅号《聊城日报》和《十万个聊城人》正式上线,不仅可以把聊城的新闻资讯、生活信息第一时间推送到读者身边,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实现媒体与读者交流互动。《聊城日报》微信公众号侧重发布权威信息、时政报道、民生政策等,而《十万个聊城人》推出“随手拍”“寻味水城”“微话题”等栏目,以休闲娱乐、生活服务为主。两者互补共存,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也树立了媒体全新的形象。

从一个个案例中不难看出,把传统媒体和新媒體融合到一起,打通多个媒体平台,对传播资源上互相借势、实现最佳的宣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党报等传统媒体“破茧重生”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聊城日报党报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聊城 因水而生 有水则灵
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 01:12:44
聊城,宛在水中央
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 01:12:44
新动能,新聊城
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 01:12:32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传媒评论(2018年12期)2018-03-21 07:51:48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灵感日报
37°女人(2016年12期)2016-12-09 17:32:36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灵感日报
37°女人(2016年12期)2016-02-07 03: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