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天良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不少语文较差的学生都有各自的长处,有的爱劳动,有的喜欢体育运动,有的擅长文艺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可以迁移的。因此,教师不仅要看到这些学生的长处,还应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这些活动,并使他们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慢慢地把他们的这些兴趣迁移到语文学习上来。
一、将网络视频转化为语文课外学习的课程资源,创造“兴趣迁移”的条件,实现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迁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然界的万物,它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现代信息社会,媒体视频课程资源是当代中学生喜欢的文化信息载体,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笔者主持的市级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课外视频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利用”,将网络视频发掘、利用,转化为语文课外学习的课程资源,教学效果明显,深受学生欢迎,为学生的“兴趣迁移”创造了条件。
我任课的理科班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特别不喜欢读古诗词。观看课外视频《范增谈中国诗词之美》和于丹教授系列节目《丹韵词音》后,情况有了变化,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来了。在学校举办的“我最喜爱的课外书”读书报告会上,一位同学以《走进诗意的春天》为题,介绍他最喜爱的课外书就是于丹老师的《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他说:“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这本书,赏析诗词,重温最经典的美丽诗词,使我们完全置身于诗词最美的意境之中,感受词人们那种伤春、伤春、惜春之情。温习最美古诗词,帮助我们陶冶情操,超凡脱俗,更是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品质。”演讲特别精彩,获得了一等奖,全班同学深受鼓舞,开始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迁移。
二、因势利导,以“兴趣”激发“兴趣”,使学生实现写作兴趣的迁移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使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实现“兴趣迁移”。
有个同学喜欢踢足球,但怕写作文。我就为他创设了一个兴趣迁移的条件:让他给我说说足球的事。他饶有兴趣,滔滔不绝,说了半天。他讲的很多东西都是我闻所未闻的,新鲜、有趣。他讲得投入,我听得痴迷。听完后我由衷地表扬了他一番。看得出,他眼睛在发亮,我趁热打铁,鼓励他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足球的事,这样一来,他的热情更高了,他以《足球的魅力》为题,写了二千多字的作文,介绍了足球的起源、发展及当今的情况。如文章开头介绍足球的起源:“传说在11世纪,英格兰与丹麦之间有过一场战争,战争结束之后,英国人在清理废墟的时候发现一个丹麦人的头骨,出于愤恨,他们便用脚去踢这个头骨,一群小孩看见了便也来踢,不过他们发现头骨踢起来很痛,于是用牛膀胱吹气来代替它来踢——这就是现代足球的雏形。”作文在全班交流,当他读完作文后,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全班同学都看到了他的闪光点,他自己深受鼓舞,认识到:原来作文也这么简单!他逐渐由怕写作文到爱写作文。
三、创设兴趣情境,促使学生实现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迁移
在戏剧教学中,如果只让学生坐在那儿一遍一遍地默读或朗读,那么,鲜活、生动的剧本,学生也感到索然无味,甚至往往会使剧本和课堂教学脱节,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痛苦。教学中,我抓住戏剧文学适合表演的特征,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甚至让学生表演。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而且让学生通过别人的读或表演受到感染,从而对戏剧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窦娥冤》是古代戏曲中的优秀剧本。但是剧本中的曲词、说白、科介和口语化的语言,给学习带来了障碍。我借学校元旦文艺晚会之机,让学生排演《窦娥冤》,代表班上在学校演出。这样,学生热情便迸发出来了。全班同学个个出主意、想办法,借服装、制道具、配音乐,搞得热火朝天,硬是把古装戏《窦娥冤》搬上了舞台,演出非常成功,荣获一等奖。演出后,同学们感慨万千,原来《窦娥冤》这么感人!对《窦娥冤》理解更为透彻,都喜欢学习戏剧,成了语文学习的“乐之者”。
文言文的许多篇目要求全文背诵,难度较大。很多同学望而生畏,甚至对文言文产生了厌倦情绪。为此,我创设了表演情境,选择了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烛之武退秦师》等课文,要求学生编演课本剧,道具、服装、音乐、动作自行设计,对话必须用原文语言。先在班内演出,每个小组演一次,评出优秀小组再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上公演。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了起来,情绪高涨,又是背台词,又是配道具,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每表演一次就背诵一遍课文,最终《烛之武退秦师》几百字的古文背诵就在这种愉快的表演和欣赏中轻松地完成了。兴趣迁移就实现了。
总之,任何学习都不是孤立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迁移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应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迁移手段,或者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和学习活动入手,想方设法促使兴趣“迁移”,或者利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影响新知识学习的“知识”迁移,充分利用“他山之石”来攻语文教学之“玉”。
★作者单位:云南曲靖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