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
有人问一位登山家为什么要去登山——谁都知道登山这件事既危险又没什么实际的好处,登山家回答道:“因为那座山峰在那里。”我喜欢这个答案,因为里面包含着幽默感——明明是自己想要登山,偏说是山峰在那里使他心痒痒。登山会有危险,所以一般人尽量避免登山。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登山是个反熵的现象,费力不讨好。
现在我把登山和写作相提并论,势必要招来反对。这是因为近十年来中国有过小说热、诗歌热、文化热,无论哪一种热都会导致大量的人投身写作。别人常把我看成此类人士中的一个,并且告诫我说:现在都是什么年月了,你还写小说?但是我的情形不一样。前三种热发生时,我正在美国念书,丝毫没有受到感染。我们家的家训是不准孩子学文科,一律去学理工。因为这些缘故,立志写作在我身上是个不折不扣的反熵过程。我到现在也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干这件事,除了它是个反熵过程这一点。
有关我立志写作是个反熵过程,还有进一步解释的必要。写作是个笼统的字眼,还要看写什么东西。写畅销小说、爱情小诗等热门东西,应该列入熵增过程之列。我写的东西不热门,不但挣不了钱,有时还要倒贴一些。
我父亲不让我们学文科,理由显而易见。在我们成长的时代里,老舍跳了太平湖,胡风被关进了监狱……父亲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学一种外行人弄不懂而又有用的专业,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父亲一生坎坷,他又最爱我们,这样的安排在他看来最自然不过。
尽管如此,我身上总有一股要写小说的危险情绪。插队的时候,我遇上一个很坏的家伙,我就编了一个故事,描写他从尾骨开始一寸寸变成了一头驴,以泄心头之愤。后来我读了一些书,发现卡夫卡也写了个类似的故事,搞得我很不好意思。我还写了一些其他的故事,但这些二十岁前的作品都被我烧掉了。在此一提是要说明这种危险倾向的由来。后来我一直抑制着这种倾向。念完了本科,到美国去留学,我在那边又开始写小说,这种危险的倾向再也不能抑制了。
到现在为止,我写了八年小说,也出了几本书,但是大家没怎么看到。除此之外,我还常收到谩骂性的退稿信,这时,我总善意地想:写信的人准是在领导那里挨了骂,找我撒气。我还在反熵过程中。顺便说一句,人类的存在,文明的发展就是个反熵过程,但是这是说人类。具体说到自己,我的行为依旧无法解释。再顺便说一句,处于反熵过程中的,绝不只是我一个人。在美国,我遇上过支起摊来卖托洛茨基、格瓦拉、毛主席等人的书的家伙,我和他说话,他先问我怕不怕聯邦调查局……别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些人身上,你看不到水往低处流、苹果掉下地、狼把兔子吃掉的宏大的过程,相反,你看到的现象是水往山上流、苹果飞上天、兔子吃掉狼。我还可以说,光有熵增现象不成。举例言之,大家都顺着一个自然的方向往下流,最后准会在个低洼的地方汇齐,挤在一起像粪缸里的蛆。但是这也不能解释我的行为。
当然,如果硬要我用一句话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什么写作这个问题,那就是: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但是这句话正如一个嫌疑犯说自己没杀人一样不可信。所以信不信由你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