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原创歌剧无论从创作还是排演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国各地都在争相排演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剧目,但是纵观中国的原创歌剧,无论从选材、剧本编创、音乐创作、演员选择以及舞台调度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剧目题材的尺度问题、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剧目制作及剧院运营问题等等,制约着中国歌剧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只有直面问题、分析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中国原创歌剧的发展才能不断发展、创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关键词:中国原创歌剧 文化 剧目排演 艺术 演员
歌剧,一种西方舞台表演艺术,集音乐、舞蹈、戏剧于一身,以歌唱为主的表演形式。在中国,歌剧艺术属于舶来品、外来文化,但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歌剧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逐渐发展壮大,尤其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各城市的歌剧院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起来,华丽典雅的歌剧院仿佛成了很多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中国的原创歌剧大量涌现,题材各异,异彩纷呈,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感。尽管中国歌剧事业正朝着蓬勃态势发展,但是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容小觑的隐患。
一、中国原创歌剧创作的局限性
中国国土辽阔,地域广博。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一直让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傲。相较于有着“美声发源地、歌剧故乡”美誉的意大利,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地域化似乎更能为歌剧的创作和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和素材,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一)政治因素、尺度问题
中国是由一个传统的封建君主制国家发展而来的,虽然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原创歌剧取材很大一部分选择了帝王将相、英雄美女、历史事件等题材,如:歌剧《秦始皇》《西施》《杨贵妃》《赵氏孤儿》等等,这些剧目无形之中拉开了歌剧与普通大众的距离。因为我们从接受教育的那天起就对这些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如数家珍,如若不是真的喜欢歌剧或是专业从事声乐表演的人,很难自掏腰包去剧院里听这些早已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19世纪是西方歌剧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歌剧很大一部分取材于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是其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描写的就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奇闻趣事,因此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此外,对于90后的年轻人来说,本身冗长乏味的历史事件就已经令其头疼不已,对历史人物题材类型的歌剧,热情必然不会很高;对于部分中年人来讲,歌剧艺术虽然在中国发展迅速,但是距离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加之无论从电视上还是网络上听到的或是看到的歌剧总是给人一种“高大上”“晦涩、难懂”的距离感,更在日常生活中被冠以“高雅艺术”从而再一次与大众百姓间架起了一座隐形的屏障;对于大部分的老年人来讲,歌剧艺术就是“听不懂”“欣赏不了”“无法接受”的一种西洋艺术形式,更有甚者根本不了解歌剧所谓何物,何谈欣赏。尽管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中正在积极开展歌剧的普及工作,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讲,看不懂歌剧,歌剧受众面窄已然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地域文化差异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流传着一句俗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尤为突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是地域文化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歌剧创作题材中涌现出一批新型剧目,表现地方特色,展现风土人情。例如:湖北省歌舞剧院制作的《八月桂花遍地开》、陕西演艺集团的《大汉苏武》、福建省的大型原创歌剧《土楼》等等,虽说是宣传地域文化特色,但也仅仅只是作为展演剧目进行为数不多的几场演出而已,很难在全国范围推广,更难成为经典,而且复排率较低。表现风俗人情的剧目,地域文化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宣传地方文化,民风民俗,但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熟悉当地文化的人很难理解剧情,而且现在很多原创歌剧加入了地方戏曲的元素,令人有一种“中不中,洋不洋”的困惑。因此,制约了剧目的流传和推广,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确实还存在不小的阻力,这也是中国原创歌剧出现昙花一谢现象的主要原因。
文化背景的差异,制约着歌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传统文化对人们的思想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民族声乐、中国传统戏曲的声音形象、舞台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美声唱法从发声方法到表演方式与中国的传统戏曲、民歌等艺术形式大相径庭。因此,普通百姓想要接受歌剧,了解歌剧,走进歌剧,不是朝夕间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需要一个漫长的渗透过程。
二、快餐文化盛行,中国原创歌剧质量堪忧
国家大剧院的兴建和发展,为中国歌剧的创新、繁荣打开了新的局面,从建院初期到
现在,几年间国家大剧院“三步走”发展战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正逐渐打造成世界一流剧院,发展速度之快,令许多欧洲国家瞠目,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歌剧市场正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普及程度、演出场次、剧目类型都远超中国其他城市和地区,这也是其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體现。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各城市效仿的对象,几年之间,在中国的很多城市一座座歌剧院“拔地而起”。
(一)兴建剧院风靡一时
在中国的许多二三线城市,响应国家号召开展文化建设,兴建歌剧院一度成为一种潮流,曾经一度成为某些地方领导为突出其在位时的“政绩”所做出的重大举措,不惜“下血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兴建歌剧院。“引进先进的设备”“斥巨资打造一流剧院”相信是很多剧院兴建之初就立下的“豪言壮志”,而且很多剧院确实造型新颖,占地面积巨大,装修奢华,各种休闲设施如咖啡厅、书吧等一应俱全。纵观全国各地方歌剧院,“一流剧院”不胜枚举,并且很多剧院也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但是有了“一流的剧院”我们有一流的剧目吗?在这些二三线城市中,用“重金”打造的剧院一年也仅仅只能上演一两部歌剧或者更少,有部分剧院甚至完全没有演出过歌剧,并且一部分剧目收支难平、入不敷出、票房惨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赠票观众远超买票观众,最后为了维持剧院的运营,只能在歌剧院演出各种类型的晚会,或是为部分大中型企业提供一个开会场所,失去了剧院原本的属性和作用,这其实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现象,而且每年用于剧院维护、设施保养方面的开支也十分庞大,这种“跟风”带来的财政赤字,最后只能靠政府买单。
(二)“流水线”式的剧目制作
为了推陈出新,彰显与众不同,许多原创剧目应运而生,“重量不重质”“有量无质”是很多乐评者对当今中国原创歌剧做出的评价,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指出:现阶段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其实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快餐文化的盛行,在讲究效率,追求速度的科技时代,似乎任何行业都在盲目提高效率。歌剧创作也是如此,一部剧目,最短的可能十天半月就能成型,试想就是莫扎特、威尔第、普契尼等歌剧大师在世也很难在如此短期内写出一部优秀剧目,但是当今科技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号称由“专业团队”打造的剧目实则就是打上某个“大腕儿”的名字,然后找一些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或本科生有负责编曲的,有负责配器的,有负责后期的,像是在流水线上生产产品一样制作歌剧。例如某一条大众熟悉的旋律动机在众多咏叹调中可能均会感受到其存在的“身影”,还有的甚至“照搬”“生套”“拼凑”原有的歌曲或是戏曲片段,让观众有种似曾相识之感,最后美其名曰:“弘扬传统文化”,这种“不负责任”“偷工减料”的创作模式下所“生产”的歌剧很难有市场、有票房,只能靠政府的扶持、企业的赞助来获取经费。这是对文化艺术事业的极度不尊重,对纳税人钱财的一种过度浪费现象。动辄上千万的制作成本换来的是为数不多的几场演出,剧目演出结束后,服装、道具、舞台布景这些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的配套设施被尘封起来,束之高阁从此再无人问津。然后制作人再去打申请、拉赞助、“攒剧目”,“生产”下一部原创歌剧,这种恶性循环似乎正在全国蔓延开来。
一部完美剧目是各个部分的紧密结合:好的剧本、优秀的作曲家、专业的歌剧导演、一流的歌唱家等等因素缺一不可,但仔细观察近年来上演的一些剧目,有的或许只具备一两个条件,但却敢制作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剧目,更有甚者一个条件都不具备。试想,如果我们把这些资金用在其他方面诸如偏远地区的学校建设或欠发达地区的图书馆建设中,会让更多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在中国这个教育极度失衡的国家来讲尤为重要也更加需要。所以,当下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所创作的剧目可以成为经典吗?什么样的剧目可以成为经典,永远流传?如若不然这部分资金理应投入到更有需要的地方。当然,我们也有很多优秀的经典剧目如:《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原野》等,但是为何如今创作的原创剧目无法超越经典或是与之持平都很困难,这是每位歌剧从业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三、师夷长技以自强
歌剧被誉为“艺术皇冠上最闪亮的明珠”,在中国属于外来文化,但就目前发展态势
来看,如果能正面我们在歌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出现的“假繁荣”现象,并且加以修正和完善,相信这颗明珠会在世界的东方散发出璀璨夺目的光。任何事物的发展遇到困难时,都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我们有前车之鉴,“闭关锁国”“孤芳自赏”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提醒我们时刻注意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切忌盲目排外。
(一)取其精华、洋为中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立场和观点,如今中国歌剧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一味的“闭门造车”创作出的所谓原创歌剧,有的是“戏曲改编”、有的是“话剧加唱”、还有一部分是“混搭”——即西方的歌剧创作模式加中国戏曲元素,最后导致作品“不伦不类”,这是对艺术的极大不尊重。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五千年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一历史,确实在盛唐时中国曾是世界各国膜拜、推崇的大国,我们的文化影响波及全世界;清朝末期的京剧——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国粹”,各类地方剧种更是数不胜数,可是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慢慢被同化甚至逐渐缺失?为什么我们的京剧艺术远没有歌剧那么盛行于全世界?如果一直在文化领域固步自封只会让我们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淘汰出局,以至于有些国家明目张胆的与中国争抢文化遗产。兴盛时期对于外来文化的置若罔闻、视而不见带给我们血的教训,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歌剧的创作学习中,应该多研究国外经典剧目的成功之处,从选材、作曲技法、舞台制作等方面应充分做到取其精华、洋为中用,虚心请教、耐心钻研。另外,应多选拔一些优秀的歌剧从业者,去歌剧艺术发展水平较高的欧洲国家进修,学习先进的歌剧创作模式、剧院运营及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经验,培养专业的歌剧创作团队,从剧本的创作、作曲技术、舞台布景、调度、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等方方面面进行系统地培养学习,因为每一个细微之处的配合与衔接,都是一部制作精良的成功作品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著名指挥家张国勇先生曾主张中国歌剧走“先描红再写大字”的发展路径,即学习、探索国外歌剧创作的成功经验,多演出一些国外的经典剧目,这种做法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做到“洋为中用”创作出更多高品质的原创歌剧。
利益至上的经济时代虽然一切向“钱”看齐,但是只有真正掌握了赚钱的技能和手段,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剧目、精品剧目,才能让中国的原创歌剧“叫好”“叫座”而不是“盲目跟风”“虚假繁荣”。
(二)原创歌剧发展不可操之过急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阶段,歌剧也不例外,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中,歌剧艺术的发展也历经坎坷,经历了多次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进而发展为今时今日世界闻名的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原创歌剧,打造印有中国文化标志的品牌歌剧,让其走向世界,相信是每位歌剧从业人员的初衷和梦想,为此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着,可是物极必反,操之过急只会让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不能尽善尽美。原创歌剧的大量涌现固然可喜,但是歌剧质量令人堪忧,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急于求成,往往无法创作出令人满意的精品。另外,从现阶段的中国社会现状来看,距离歌剧的普及尚有很大一段距离,我们缺乏成熟的观众群体和规范的演出市场,有些人认为歌剧是“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观看歌剧仿佛可以彰显一个人的艺术品位,在这种虚荣心的驱使下部分走进剧院欣赏歌剧的观众有可能是被迫“附庸风雅”,完全感受不到歌剧艺术真正的魅力所在。
真正的艺术是追求真善美揭露假恶丑,不是一味地歌功颂德,换汤不换药的“爱国主义”题材的重复创作。优秀的歌剧作品是经得起时代变迁、历史考验的传世之作,大到剧本、词曲的创作、演员的选择,小到每个音符的演唱、演奏的严谨,都要嚴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加以重视。在复杂、混乱的社会环境中依然能够淡泊名利,追求公平正义,追求至纯至真的艺术,是艺术家们高尚艺术灵魂的体现,也是其肩负的神圣艺术使命,更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期待着我们的原创歌剧迈向一个崭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