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伏霞
再有十年我就要进入退休教师的生活状态:如果我腿脚好的话,就去远足;如果我腿脚不便的话,该如何打发时间呢?是坐在路边的人行道上看着街景聊八卦吗?还是宅在家里上网、养花、做厨娘呢?无论哪一种,都是消耗时光,没有起到对社会发挥余热的作用。
如何才能发挥余热呢?我们镇书画家协会会长杨有顺老人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70多岁的时候,在水冶镇电教楼大厅办个人书画展览,义务为大家讲解书画知识,传授书画艺术的鉴赏知识,鼓励学生坚持学习书画,传承中华国粹……原安阳县卫生学校校长郭文钊退休后也不忘发挥余热,他到水冶实验幼儿园(现更名为水冶镇松涛路幼儿园)做顾问,帮助当时刚刚成立的幼儿园逐步发展起来。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除了这些,难道就没有其他途径了吗?不是的!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看看现在的年轻人,一毕业即失业。如果社区能组织一个“社区帮扶中心”的话,上至国家政策的推行,下至社区生活环境的和谐,很多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社区帮扶中心”下辖若干个“小区帮扶中心”,“小区帮扶中心”还可以再分组,小组里设小组长,小组长轮流值日。
我心中的社区帮扶责任人,应负有这样的职责要:①心中有大家;②建立帮扶台账,有照顾记录;③有交接班记录,中午12:00交接班;④队长是义工,要宣誓——一切为社区服务!
社区活动设施要完善:有台球、羽毛球、乒乓球活动场地,有图书、网络、医疗室,休闲广场……
社区活动规范化,让人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社区活动常态化,让人们在活动中和谐、在活动中快乐!
在公开招募义工前要有《义工章程》,有纪律约束,有舆论监督等;做义工既有其尽义务的一面,又有其最低保障的一面。
“社区帮扶中心”的成立需要有政府做经济和安全后盾,需要有义务做事的热心人来为大家服务,逐渐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环境。
“社区帮扶中心”的成立是我的一个设想,她帮扶的面很广:上至八九十岁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下至五六岁能单独行动的孩子,中间还有智力、体力和心理健康的青壮年。青壮年看似不用帮助,其实不然,他们出了校门仍然需要有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大环境。
在高楼林立的小区里,老人、青年、学生的业余生活如何安排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广场舞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的锻炼问题,连孩子们也加入了这个队伍。腿脚不便的老人、心脏差点的老人选择了快走、慢走和太极拳等运动项目。对于那些早睡晚起的、爱在家读书、写字的老人也不能当做另类来看待,我们要学会互相学习和包容。
水冶镇常住人口约12.9万,所辖自然村35个。如今,原居委会里的居民纷纷买房迁出原来的居住地,散居在了新建的小区里,甚至迁到了安阳市里,新建的小区里居民除了少数是本地人,其他都是外乡镇的人,其人口混杂程度可想而知。物业管理现仅停留在卫生、公共设施的管理、进出小区的车辆管理等层面。至于精神和文化方面除了太极拳、广场舞、徒步等运动项目看似可行以外,其他不利于和谐生活的项目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
水冶镇这么大,所辖自然村这么多,新建的小区鳞次栉比。能够借书阅读的地方确实不多,能够喝酒、打牌的地方确实不少;能够进行文化交流的地方确实不多,美发、养生的场所也在逐渐增多!我镇有“中原第一镇”的光荣称号,经济发达了,学习也要跟上;经济发展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更要加强!
我过去的成长环境就不再提了,现在我关注的是我未来的成长环境,也是我退休后的成长环境。有人可能不理解,但是如果我的理想能够实现的话,他们就会理解——哦,原来大家的社区好了,自己才能更好!
“社区帮扶中心”的成立,首先要保障前期的经济投入,然后是后期的完善和后续的管理。
台球、乒乓球、羽毛球可以是室内设施也可以是室外设施,这需要“社区帮扶中心”的人定期维护;阅览室,可供居民借书读书。应有义工对图书进行定期维护和修补,图书的新旧更替要及时。图书要对各个年龄段的居民有帮助。如果谁家有多余的,有价值的图书可以捐到“社区帮扶中心”。网络是读书和查资料最便捷的工具,一定得屏蔽游戏类网站。对网络上的资源要有共享功能,能下载所需要的资料。医疗室里配备简单的处理伤口的物品或药品,有急救类药品或器械;比如急救箱、氧气袋、担架和轮椅等。如果出现意外伤害的,能在小区医疗室里处理的就不用进医院了。“社区帮扶中心”里24小时有人值班,只要一接到求助电话就马上启动救助方案:需要10分钟内赶到现场;大事协调各个部门,小事自行解决不求他人。特别是独居的居民最需要这样的“及时雨”了。“社区帮扶中心”里每天上午和下午有人义务看护学生读书、写作业和做运动,直到父母把孩子领回家。
社区是我家,人人都爱她!■
(责编 李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