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初中思想品德,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初中生现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关键词】七年级 思想品德 心理教育功能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基础,避免空洞说教,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悟提供基本的文本依据。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趣味的故事比比皆是,而学生又天生爱听故事。针对这个心理特点,可以在课堂上巧妙运用历史、地理、人物等故事来创设故事情境,从而来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还可以选择正确的激励方法,掌握高超的激励艺术,对学习好的学生鼓励,对学习积极性差的勉励,充分调动他们发展才干。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还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调动学生接收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和引导他们主动去实现这种转化.
首先要注意启发和增强学生接收教育的自觉性,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渴望成才的,我们通过有效的方式,将他们的这种愿望联系起来,使他们真正的懂得时代的需求,不仅仅是在专业知识上的,更需要在思想品德上也合格,使他们自觉的接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就是培养学生在行动中有良好的表现,能体验到作为集体成员一种尊严的感情,从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发挥好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更好的发散学生自己的个性思维,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个辅助学生成长,养成优良品德和习惯的指导课程,在不阻碍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不走弯路中,起到了很好辅助作用。再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本身的个性思维和思想品德教育是育人德育成才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去猜测、热情讨论,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我们的课堂才是有生机和意义的,才能真正的从“教”的过程转向“学”的过程。而兴趣的激发可以说处处有生机。我们可以用幽默的语言、形象新颖的比喻、形象的漫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材中的幽默的小故事、漫画等使学生产生新鲜好奇,而新鲜好奇正是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许多笑话、歇后语、格言警句,都可以信手拈来,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科技的发展,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这一手段使学生可以把色彩、动画、立体声等有机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至于在教学过程中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这就是思想品德中所呈现的心理教育功能。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在备课中细心挖掘,用心钻研知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营造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品德课教学伴随的是一个情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具有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爱,能把握学生的情感特征,与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沟通在一起。学生一旦感受到这种情感,就会产生心理呼应,有利于教学的展开。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應的情感,这些情感又能起到烘托情境的作用。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幻灯、影视等教学手段,将不能直接观察和亲身经历的情景再现出来,通过这种特定情境中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启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实现情感的升华。
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心理,教师宜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为学生所喜欢的形式,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与学生感同身受,教学相长。当然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它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有识之士多方面、深层次的探索,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更加健康的成长,社会才会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