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学思想的企业内外协同创新及价值分析

2016-05-30 09:22伍玉林尹洋洋
科技与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协同学价值

伍玉林 尹洋洋

摘要:基于协同学思想研究企业内外协同创新及价值,旨在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提供更具理论性的分析,并达到应用性的指导。企业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典型复杂系统,在系统的运行中单靠一个要素是不能够实现和带动整个系统发展的,协同创新是实现企业内部、外部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的重要形式。从协同学思想内涵出发研究企业科技创新系统内部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和决策部门等子系统全面接触和交流,企业科技创新系统内外部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用户和政府的三方协同合作等,并对协同学思想之于企业协同创新应用价值等进行了分析,以及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如何形成这样的理念与行为,提高创新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协同学;企业协同创新;价值

DOI:lO.16315/j.stm.2016.02.011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志码:A

Synergy ianoVation and Value analysis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synergetic theory WU Yu-lin,YIN Yang-yang

Abstract:Based on synergetic theory,the study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ynergy innovation and value,aims to provide a mor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and to achieve the application ofguidante.EnteIprise innovation system as a typical complex system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by a flactor is notto achieve and 1ea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ystem,Where as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to achieve internaIand external each innovation essential factor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resources in the system barrierfree flow of important form.The paper starts from the synergetics theory eonnotation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internal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alialyzes manufacturing and decision-making department subsys-tern compreheusive contact and eommLlnication,sciene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of enterprise internal andexternal knowledge producing oIganizations(universities,research institutes),user and government tripartite coop-eration.The synergetics theory to the 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is analyzed,and howthe enterpnrise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forms this eoncept and behavior,improve the economic beRefits of inno-vation.

Keywords:synergetics;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value

1.关于创新体系协同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创新体系协同问题国外学者的主要观点有:协同学创始人哈肯提出的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序参量,从而达到系统之间的1+1>2的协同效应。战略管理鼻祖安索夫提出的根据协同学原理企业整体的价值有可能大于各部分价值的总和。日本战略专家伊丹广之研究表明企业协同概念可分解成“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两部分,为分割研究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提供合理依据。亨利·埃茨科威兹与埃特·劳德斯多夫最早提出了大学一产业一政府3方在创新过程中存在密切合作与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的三螺旋理论。卡米恩与施瓦茨从影响技术创新的3个变量:竞争程度、垄断力量和企业规模分析了创新能力是企业各种能力的组合。普拉哈拉德将创新能力定义为一个组织激励与支持其科技创新战略的特性集合。里克罗夫特发表了《复杂性的挑战:21世纪的技术创新》具体分析了创新系统是由各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个要素组成统一的整体。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有:李兆友教授提出的技术创新是同时涉及创新决策主体、创新R&D主体、生产技术创新主体、市场创新主体、管理创新主体等的并行活动过程,因而强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魏守华等在《区域科技论》中强调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反映了一个区域运用和整合科技资源的能力,代表着区域科技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科技能力的强弱。顾新基于系统论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内涵、系统、层次及特征进行了界定。朱付元提出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区域”、“知识聚集域”两方面特征。官建成与何颖在基于DEA方法对区域创新活动的技术、经济有效性等进行了综合评价。尹建华提出资源制约的情况下,协同发展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有效方式。谢学梅于《都市圈协同创新机理研究:基于协同学的区域创新观》一文中指出提升都市圈区域创新能力,需遵循协同学机理,构建都市圈跨区域的协同创新网络,形成有序的自组织创新机制。朱孔来教授提出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自组织行为,使整个系统由无序向有序转变,最终形成新的有序系统。创新能力是由多种能力复合作用的结果。陈劲等从企业生命系统的特征出发,认为技术和市场的联合创新就是要通过有序协同架构的构建促使创新序参量的快速形成。饶扬德提出了市场、技术及管理三维创新协同过程的模型,认为三维创新协同不仅强调技术、管理及市场部门之间的知识及信息的互动,而且更强调这些部门间的价值创造。纪国涛等研究发现科技创新主体互动中会产生自发秩序并表现出渐进制度演化特征,企业边界漂移决定科技创新主体互动的适应性演化,创新主体互动效应中演化特征明显。毕克新基于系统的研究思路,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作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重要要素,以促进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为出发点,对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同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上述的国内外研究,从创新系统的组成研究开始,提出了政府,学校,企业等相关作用的联系性,并且对创新主体的组成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基于协同学原理,对创新系统中的子系统协同作用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但基于协同学从企业内外部协同创新视觉研究的不多,这方面的研究有必要进一步深入。

2.企业创新的协同学方法指向

协同学是一门研究“关于协作”的科学,是以自组织理论方法为基础,研究不同的系统在质变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普遍规律的学科。协同学的广泛的适用性吸引了世界上不同学科诸多学者的注意,并在许多学科以及社会和经济领域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协同创新在提出后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应用,对企业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1协同学的基础分析方法

协同学(synergetics)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来自希腊文,意思是一起工作。它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许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科,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哈肯在研究激光的过程中发现,激光这个现象的产生可归结为从无序转化为有序的自组织过程,并对自组织这一概念进行了更为简单的阐述:如果没有外部命令,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如工人们协同工作),各尽职责来生产产品,把这种过程称之为自组织。可以说自组织已发展成为目的不断变化的运动。在任何一个系统中都存在有序和无序的矛盾关系,将系统的合作效应的表征和度量称之为序参量;将有序和无序在一定条件下的对立统一形成系统一定的秩序称之为有序度。在协同学中,哈肯用了序参量表示一个系统的有序度,用序参量的变化来描述系统内从无序到有序的矛盾转化,这一过程就是系统和谐的过程。协同学揭示了一个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是如何进行合作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子系统共同组成一个协同系统,并且可以自组织的形成功能性很强的宏观开放系统空间或临时有序的结构空间。从协同学的角度来看协同导致有序,或者直接阐述为自组织结构是协同学的基础研究方法和核心理论。

2.2基于协同学的企业创新的内涵阐释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的定义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提出: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其意在将不同创新主体进行整合与合作,实现各种分散作用在联合中的总效果优于单独效果之和。基于协同学的思想,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换的关键在于组成该系统的各子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是否能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相干效应及协同作用,从而产生结构和功能上的有序化。这种协同运动意味着新的有序态的出现,在宏观上表现为自组织现象。

协同学与自组织结构的联合应用最大限度的体现在了企业的协同创新上。协同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新趋势,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动力。由于资源的局限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遇到瓶颈。企业协同创新的出现不但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俨然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有效途径。而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多样化也为企业提供了自由选择空间。

3.基于协同思想的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协同创新 协同学研究对象是协同系统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状态参量是协同系统在内部要素和外界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驱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呈现不同。协同创新是将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技术创新领域的结果,其本质内涵是以知识、技术增值为核心,实现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并与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强强联合,完成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

3.1基于协同思想的企业创新问题提出

“中国制造2025”中,一大转变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一战略转变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机遇。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企业协同创新当前存在着层次不高、动力不足、深度不够、资金不足等问题,尤其是现有的创新机制一定程度上的僵化和单一,产政结合存在严重症结,创新机制不完善,致使整体创新性不强。表现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企业外部尤其是产学研协同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企业长期以来形成内部各部门衔接不足,仓业外部与其他创新机构联系弱化,大部分企业很难在短期内聚集足够的物力、财力、人力形成有实力的科研开发组织。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对内调动各部门、对外充分挖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使之与企业物质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应该是企业目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因此,企业要积极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技术合作,在这样的合作中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企业可以利用所合作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科研设备,技术信息的优势,结合企业本身在市场、信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来弥补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方面的不足,从而使产学研联合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使之成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捷径。

3.2基于协同学的企业内部协同创新

协同多被理解为“平衡协调”“协调发展”或者“协调匹配”。把它看作是一个企业主体一元化发展到多元化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内部不断向企业外部多方扩张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企业内部协同与企业外部协同:

从企业内部协同看,企业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典型复杂系统,在运行中单靠一个要素是不能够实现和带动整个系统发展的,企业中的研发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甚至后勤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各自特长,充分发挥其在企业中的推动作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必须依靠企业各种人才的创造性及其潜能的发挥。

一般地,企业内部的创新行为主要集中在企业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和决策部门形成的企业三大子系统中。研发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出新的设想和新的方案,为扩大和加深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决策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参与进行创新活动项目的选择、投资的决策、营销的手段;生产决策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发现、阐述、分析和研究市场的需求,为创新目标的制定指明方向。三个部门进行协同合作:提出方案一实施生产一营销的过程就是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的过程。显然,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3个子系统协同作用的充分发挥。

基于协同学思想,在开放的创新系统中,要素间的关系以复杂的交互作用和非线性的市场营销渗透融合等形式存在于系统之中。协同理论告诉我们,要保持系统的持续流动和协同发展,需要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建立一种促进系统新的有序产生的反馈机制,在反馈机制的激励和监督下实现子系统间的高程度上的协同,提升科技创新周期,加快科技创新绩效。企业科技创新系统内部应该创造条件促进技术、战略、制度等要素之间的沟通,以及企业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和决策部门等部门子系统全面接触和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使得企业创新联盟合作形式得到顺利发展。

3.3基于协同学的企业外部协同创新

目前对企业外部协同创新的模式是多样化的,其中“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学研”模式的创新绩效最为显著。协同创新是企业追求创新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它的基本要素应该宏观的从社会环境中提取,可分为政府的政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市场需求和社会中介等方面,通过研究发现企业与竞争对手、市场需求、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政府之间的协同创新关系能够更正面的促进企业的协同创新,如图1所示。

企业从几方面要素中实现了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用户和政府、中介等多方方协同合作,因为技术支持决定企业发展,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技术创新决定企业存活。企业协同创新大多运用在中小型企业上是由于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直接导致市场竞争中企业行为逐利性减弱,这时政府对企业的支持会有效减少企业外部资源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了解市场与技术是否相吻合也大大降低了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有效实现1+ n>N的非线性效用。

企业协同创新具有整体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整体性是指创新的各个要素并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有机集合,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动态性是指创新系统是不断动态变化的,是需要适应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企业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目标系统,不仅要考虑其静态结构和联系,还要考虑其动态的因素,即与外部的交流。企业必须同时寻找它们所在生态环境中从核心到外围的关键资源,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技术创新相关者的模式界定为轮式辐射协同。

4.协同学对企业协同创新价值与意义再诠释

哈肯的协同学理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它揭示了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发展规律,企业协同创新理论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有着重要意义。在“同一”基础之上发展出的“差异”是帮助企业发展与再发展的重中之重。

4.1协同思想对企业协同创新应用价值分析

对企业协同创新的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首先,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行为有效的帮助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整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单独对企业而言协同创新是组织内部实行的关于思想、技能等方面的分享机制,提供了多方位交流与多样化协作的机会。在这里我将协同学对企业协同创新的现实意义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实现了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换。首先,物质交换必不可少。无论人员、资料、资金都需要在协同作用下进行交换。其次是能量交换。在协同创新理论中,物质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能量,这种能量被视为信息传递的载体。为了达到预期目的,一个协同创新系统会以人为中心进行某种协调活动,同时通过能量载体释放精神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这种精神能量看作是系统中物质能量的一种转化形式。最后是协同创新系统内部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协同创新理论主要是将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效用最大化,不但降低了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还增强了信息的交换能力。

其次,企业外部的协同创新行为积极有效的获取外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小型企业遏制了竞争对手的模仿与超越。它可以帮助知识转移,使知识输出方和知识接受方相互受益。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日益加剧,企业愈发依赖于与多领域学科的交流协作。协同创新重点在于不断进行信息的交换与重组,基于多主体的协同创新组织实施很难模仿。政府支持也使企业发展过程中得到相关政策上扶持,为了实现企业价值,企业通过合作使得协同放大,这样以来不但完成了“新资源”的形成也可以产生了“合作剩余”。因此企业与多方组织的协同作用不但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还降低了成本与风险,对于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2协同创新理论思想对企业整体发展的价值分析

基于企业协同创新理论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如何发展、如何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政策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特点是有发展潜力、行动活跃,但是受制于规模小、资源匮乏、研发能力薄弱等因素大多数发展缓慢。经济学家Benerjee等曾在一项研究报告中表明,企业、客户与供应链产业的交互协作能够通过价值的增值过程来促进创新溢出,从而使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提到的新型企业创新理论即企业、政府与知识生产机构更是将这种交互合作推上了一个巅峰,企业协同创新的核心便是价值创造,其利用两两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各自利益最大化。在这个新的企业创新模型形成之前,市场需求是企业价值链中最重要的一环,而现在随着技术不断的更新交替,知识输出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同多数中小型企业把提升创新能力与技术范畴作为继续发展抑或不被淘汰的根本。通过企业之间、教育培训机构、金融部门、政府的相互合作,构建成协同创新的“网络”,从而建立起保障企业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

4.3协同学“差异与同一”对形成企业创新竞争力的意义

协同学阐释了系统自组织过程各种关系和矛盾的分析,从一个新的角度探索了世界统一性问题,其内容渗透着同一与差异、合作与竞争辩证关系。协同学基于演化过程中的普遍原理探索同一与差异的关系,同一是指个体处于整体之中,在整体协同个体发展中;差异则是个体的突破同一,显示特色与飞跃,这也是指导企业协同创新的基础,是企业形成创新竞争力所在。

一方面,企业协同创新的第一要义是需要多方扶持共同发展即“同一”技术支持、市场需求与资金等运转支持影响企业发展得是否顺利;另一方面影响企业发展与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创新即“差异”,这也是企业协同创新的“同一”与“差异”相关性的又一层面的意义。

这种“差异”,就是企业通过培育自身资源和能力,获取外部可寻资源,并综合加以利用,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特殊不一样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综合运用差异化来进军竞争激烈的市场,具体来讲就是要目标客户的差异化;产品及品牌定位差异化;产品质量及包装的差异化;重点销售区的差异化;市场推广的差异化;终端服务差异化,从而形成企业创新竞争力。只有企业本身形成无法代替的这些创新点才能使自己成为产业价值链中不可替代的一环,这样一来不但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也完善了经济对企业的更高需求。因此,企业协同创新的落脚地点还应回归企业本身,在“同一”的基础上保持差异、寻求差异,才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结语

系统的持续流动和协同发展,需要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同时,同时要建立一种促进系统新的有序产生的反馈机制,在反馈机制的激励和监督下实现子系统间的高程度上的协同,提升科技技术创新周期,加快科技创新绩效。企业科技创新系统内部应该创造条件促进技术、战略、制度等要素之间的沟通,以及企业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和决策部门等部门子系统全面接触和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使得企业创新联盟合作形式得到顺利发展。

本文基于协同思想分别从企业内部与外部协同创新行为进行了分析,内部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和决策部门的协同合作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将企业创新与产品的市场推广有机结合起来;外部从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更好满足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协同学对企业协同创新起到了不可代替的指导性作用,在此过程中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尤为重要,要明确协同合作的各个组织对象因为这个平台直接影响不同领域的信息共享与资源分配。企业协同创新不止实现组织1+N>N的非线性效用,更是在帮助企业整体规划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有着指导价值,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思考与探讨。

猜你喜欢
协同学价值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宁波市土地利用结构协调性评价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协同学理论在图书馆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应用探讨
聚合物熔体脉振传递过程的协同学研究
协同学视阈下的大学生廉洁教育
政府审计协同治理:审计制度创新发展的新格局
协同学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