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评价研究

2016-05-30 10:48张杰林琼许继琴
科技与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

张杰 林琼 许继琴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以及全面改革的深化,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正在发生着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逐渐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4-2013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线性加权综合法、Ward聚类法以及ArcGis技术,对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差距很大,总体来看皖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要优于皖北地区,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是最好的,了解安徽省区域间经济发展环境的差异,有助于更加合理布局省内城市的发展,逐渐缩小城市间的发展差距。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因子分析法;线性加权综合法;分层聚类法

DOI:10.16315/j.stm.2016.02.007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Study on the assessment 0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in Anhui province zHANG Jie,LIN Qiong,XU Ji-qin

Abstract: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as well as the deepening of comprehensive re.form,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 is changing,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data of 1 6 cities in Anhui proviflce-2004-2013,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linear weighte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method,Wards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 and ArcGIS techno1ogy,regional eeonomic development condition in Anhui provinee wereanalyzed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The result shOWS that Anhui provinee regional economic environment for thedevelopment of the gap between large overall Wannan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s better than in thenorth of Anhui province.Hefei as the capital city,is the bes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To understandthe diflferences in difl.erent regions of Anhui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s beneficial to the more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cities within the province of the development,and graduallv narrow the development gaphetween cities.

Keywords: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factor analysis;linear weighted synthesis;hierarchicalclustering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就是区域内围绕和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一切因素的综合,是一个区域所拥有的社会、经济、生态资源的综合,是区域经济发展依托的基础,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在是依赖传统的要素,经济发展环境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安徽省是跨江近海的内陆省份,位于华东腹地,具有联接中西部的区位优势,作为长三角发展的一部分,承接着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是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中重要的交通枢纽省份。安徽省内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皖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皖北地区,差距的根源也不仅仅在于资源、土地和资本的要素的差异,更主要的是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环境的的差异,本文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来对省内的各城市间的经济环境进行评价,找出经济发展环境差异的原因,从而对省政府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进行宏观规划和决策提供基础。国内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研究主要从内涵、评价指标及方法3方面来研究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内涵界定方面的研究主要有,饶会林、徐康宁等、付宜强都依据环境构成性质将城市经济发展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并且徐康宁对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下了一较为清晰的定义。Petr Pavlinek 以中心欧洲为例阐述了外国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优化投资环境是吸引外资的前提。刘晓蓉等从我国面临的国内和国际环境的角度分析了东、中、西、东北的经济发展环境情况。牛盼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一个区域得以发展的外部条件,是影响和制约经济活动和结果的条件总称。徐华、林红斌等都提到经济发展环境包括投资环境,前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包括投资环境、创业环境及创新环境三方面,后者认为经济发展环境就是投资环境。曹洪军等主要从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角度为内涵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Clark等认为城市舒适度影响着城市工人的去留,认为宜居条件是重要的经济发展环境。在评价指标及方法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洪兆平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改进的熵值法对江苏省地级市间的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付宜强把城市经济发展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结合威海市具体情况和专家经验判断筛选出42项具体指标。琚兆成为了构建了揭阳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把32个原始指标按照性质不同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硬环境和社会软环境。牛盼强构造一种同时考虑主客观因素,运用线性加权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曹洪军等、付宜强、琚兆成都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进行评价。聂春霞利用熵值法和构建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对阿勒泰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行评价。宋丰骥等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及运用ArcGis9.2空间分析与统计功能,对陕西省各城市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综合评价。费威等利用MFA和DEA模型对辽宁省的经济环境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研究很多,但是对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研究很少,且前人在研究过程中使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时间序列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很少,大多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一种方法和某年的数据,这难以消除单一方法带来的片面性和一年数据带来的偶然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2004-2013年的数据,以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加权综合法、分层聚类法及GIS技术分析综合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评价进行综合研究。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来源

2.1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内涵,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环境的各个方面,在借鉴相关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各城市的实际情况,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测性和相互独立性原则,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内涵与外延将评价指标体系分解成3个方面,即社会环境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和经济状况指标,总共包括34个具体的指标,如表1所示。

1.2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2004-2013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34个指标来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进行评价分析。所有具体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2005-2014年《巾国城市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以及各个城市的统计公报,但是从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数据是根据社会从业人数和人口总数的比值整理得出,人口总数以各个城市的常住人口统计,工业烟尘去除量指标数据在2010年后统计口径有变化,2010年后用丁业烟(粉)尘去除量来替代。

2.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测评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经济发展环境受制于多种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间相互依赖与制约,共同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本文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3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得出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差异性现状,然后再对16个地级市采用2004-2013年10年数据来分别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经济状况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进行总体评价分析,找出安徽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环境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后采用ArcGis和分层聚类法对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进行分级和分类研究。

2.1评价指标数据的预处理

由于本文选取的原始指标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不同方面,既含有“极大型”指标、“极小型”指标、“居中型”指标和“区间型”指标。“极大型”指标是对于某些取值越大越好的指标,取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叫做“极小型”指标,有些指标取值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的指标称为“居中型”指标,还有一些指标的取值落在某个区间表现的最好,称为“区间型”指标,有些指标的具有不同的单位(GDP的单位是万元,人口总数单位是万人)和不同数量级(人口增长率是小于1的,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几十),所以要对评价指标进行一致化和无量纲化。

本文选取的把不同类型的指标都转化为极大型指标模型,对于极小型指标x,令其中:m为指标x的下界,M为指标x的上界。对于区间型指标x,令其中:[q1,q2]为指标x的最优区间,M,m分别为x的允许上界和下界。这就通过式(1)、(2)、(3)把非极大型指标都转化为极大型指标了。

对于指标问的不同单位和不同数量级采用的无量纲化的方法是功效系数法

本文为了把评价指数值控制在10以内所以选取c=6,d=4。

2.2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环

境现状进行测评

本文选取2013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34个指标数据,把原始数据代入式(1)、(2)、(3)、(4)进行了数据的一致化和无量刚化,然后运用SPSSl 8.0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安徽省目前16个地级市的综合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指数,了解一下安徽省2013年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差异,简单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环境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为下文的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具体的影响因素分析坐做个前提,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得出2013年合肥的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指数最高为1.383,因为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是最好的为,同时也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教育、金融、科技和交通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乃至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合肥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仅次于合肥的是芜湖为O.734,芜湖和合肥一样同属于皖江城市带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安徽省的副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合肥,芜湖市是安徽省三大旅游城市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中心和重要港口城市。总体来看,皖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要优于皖北地区,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环境最好,所以安徽省内部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环境水平差异很大。

2.3基于线性加权综合法进行测评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环境子系统3方面,需要解决的是把多目标问题转化为求解单目标的问题,从而选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用线性模型来进行综合评由于上面的主成分分析求出的是2013年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得分,不能得出具体的经济发展环境的3个子系统的贡献程度,一年的数据仅仅是求出现状,不能得出安徽省历年的总体评价指数,所以本文运用熵值法求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其次再求出2004-2013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每一年各个子系统的评价值,然后求出10年子系统评价值的均值,从而消除时间跨度带来的偶然性,最后根据三个子系统的评价值加权综合算出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的综合评价值,对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有个最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2.3.1熵值法

熵值法是根据各个指标观测值所表示的信息量的多少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在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利用式(1)、(2)、(3)、(4)进行一致化和无量纲化处理,设原始数据为m个评价对象,n个评价指标,即: 设xij为第i个系统中的第j个指标。对于给定的j指标,xij的差异越大,该项指标在评价过程之中的作用就越大,也表示这项指标包含和传输的信息越多,从而代表的权重也就越大。熵值法的具体步骤为

3)计算指标xi差异性系数。对于给定的i项指标所有的xij差异性越小,则ei值越大,当xij的所有值相等时说明j项指标对整个评价系统几乎不起作用,当xij差异性越大,则ei的取值越小,指标在整个评价系统中的作用越大。因此定义差异性gi=1-eig,gi越大,这项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越重要。

2.3.2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内涵和外延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指数分为社会环境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和经济状况指数,根据上面的指标数据预处理得到的2004-2013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34项指标和熵值法确定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利用线性综合加权法得出每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即:

这里的n表示的是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经济状况3个系统分别包含的具体指标的个数。

2.3.3数据分析

将2004-2013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34项指标的10年标准化后的数据按照熵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和线性加权综合法分别求出每一年的子系统的评级指数,最后采用求均值的方法来对10年的评价指数得出一个综合值来消除时间跨度带来的偶然性,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得出合肥市在3个子系统中的评价指数都排名第一,具有绝对优势。马鞍山的社会环境评价指数仅次于合肥,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总体评价结果合肥市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芜湖居于此为,合肥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环境做的最好的城市,也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差异很大,皖北地区除了蚌埠市经济发展环境在全省排在前列,其他皖北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指数基本排名靠后,蚌埠市作为皖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具有很强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水平,也是华东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和华东地区先进的制造业基地。虽然皖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总体评价结果相对较低,但是皖北地区城市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阜阳市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数是在省内排在前列的,主要是自然环境指数相对较高,因为阜阳的定位是发展绿色经济,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打造成安徽省园林城市,阜阳市经济基础和经济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薄弱,没有形成有力经济发展动力,但是作为皖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总体来说,皖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远好于皖北地区。

2.4基于ArcGis和Ward聚类法进行测评

运用ArcGis的空间可视化与分级功能,分别把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的3个子系统和综合评价指数在安徽省地图上进行可视化和空间分级,如图1所示。分层聚类法也称为系统聚类分析,它是聚类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基本思路是把最近距离和相似程度最大的类与类之间加以合并,这样不断的重复下去,一直到所有样品合并为一类才停止。本文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3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数运用系统聚类法中的Ward法将16个城市分为5类,Ward法是根据把类别中各样品的偏差平方和最小,类间偏差平方和尽可能大的原理来分类的,如图2所示。

由图l和图2可知,合肥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作为省会城市,也是安徽省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环境的3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数都是合肥市名列第一,在用ward法分类时也是单独把合肥列为一类,合肥市的经济地位省内其他城市无法撼动,经济发展环境也是最好的,其他城市望其项背,处于第二级别的是马鞍山、铜陵和芜湖,这三座城市都是处于皖江城市带的城市,经济基础本身就很好,芜湖也是省内副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环境仅次于合肥,但是马鞍山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处于第五级,自然和资源环境相对来说较差,其中马鞍山和芜湖都处于第二类别,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都很好,经济发展环境因素也相似。黄山、淮南、滁州和蚌埠处于第三级,在省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处于中游水平,其中淮南的社会环境评价指数处于第五级,相对来说较差,其中这四个城市也处于分层聚类的第五类别,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因素的发展情况相似。宿州、阜阳和安庆的经济发展环境处于第四级,宿州和阜阳是皖北城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是阜阳的生态环境处于第二级,自然环境指数较高,但是这三类在用ward法进行分类市,处于不同类别,安庆处于第三类、宿州在第四类、阜阳在第五类,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处于同一级别,但是经济发展环境的子系统的的影响力是不相似的。毫州、淮北、宣城、池州和六安这五座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处于第五级别,经济发展环境较差,但是淮北、池州和六安处于第三类,经济发展环境结构相似,而宣城和毫州分别处于不同类别。

3.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3.1研究结论

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发展不仅仅依靠传统的资源优势,更加突显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性,优化安徽省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对于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清晰的看出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不论在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方面都具有绝对的优势。总体来看,皖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的要优于皖北地区,皖南地区城市身处皖江城市带,也属于长三角城市群的一部分,是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示范区,具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条件,同时皖江城市带也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具有无可比例的区位优势,相反,皖北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形成一个宜居、宜商等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皖北地区的各级政府需要努力提升本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城市经济发展新动力,努力缩小与皖南地区的差距。

3.2对策建议

对于安徽省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差异,省内各级政府应该要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也需要加强各区域间的联系,进一步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环境差异,从而得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也是安徽省的经济发展增长极,经济发展环境也是安徽省所有城市中最好的,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合肥要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借助自身的交通、科研院所集中、基础设施良好等的优势,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对省内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其他城市的发展。

马鞍山、铜陵和芜湖的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处于第二级,发展较好,这三座城市都处于皖江城市带之中,拥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和较大的发展潜力,需要继续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也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水平,同时马鞍山和芜湖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处于第五级,相对来说比较差,在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打造绿色城市、宜居城市。

黄山、滁州、淮南和蚌埠经济发展环境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淮南是合肥经济圈的北翼城市,具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煤炭资源,所以抓住机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滁州利用其邻近南京的区位优势,积极融人南京经济圈的发展,黄山利用其独特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生态环境,蚌埠作为皖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利用其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的投入。淮南、滁州和黄山的社会环境评价指数较低,主要是科研、教育等水平较差,所以要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水平。

宿州、阜阳和安庆的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处于四级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宿州和阜阳属于皖北地区,两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其中阜阳市是皖北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应该大力发展物流业,以及提高科研教育投入,增大人力资本,安庆市是皖江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应该积极融入长三角,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宣城、毫州、淮北、池州和六安的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数最低,其中亳州和淮北的经济基础薄弱,科研教育水平较低,需要加大科研教育投入,注重产学研结合,亳州需要打造“药都”文化,利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美誉,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成为皖北地区的旅游中心,淮北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打造煤炭资源型绿色城市,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宣城、池州和六安同处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内,三城市要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加大固定资产投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营造良好的宜商环境,池州市依靠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和几华山风景区的自然景观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良好的宜居环境。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法
基于因子分析对乡村旅游者乡愁感知的研究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快递服务配送环节的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山东省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及区域研究
关于广西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思考
校园快递服务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主要城市贸易承接实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