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研究

2016-05-30 04:49:21张思思
大东方 2016年2期
关键词:景观空间音乐

张思思

摘 要:区域音乐在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格,对民族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实际民族音乐发展实际状况,从地理环境、文化情况以及音声景观生态情况探讨民族音乐视野中的区域音乐,阐述区域音乐的内涵,多角度分析探寻区域音乐的生存和发展动态。

关键词:区域民族;音乐;文化;空间;景观

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且民族众多,各区域各省份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特点。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传统音乐折射出的文化现象具有显著的一致性。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以及区域间的交流,区域音乐之间体现的空间环境、文化差异、音声景观的差异也就越来越明显。

一、区域音乐的空间环境

在区域音乐发展过程空间环境起到的基础性的作用,空间可以代表一个区域、一片土地,也可以代表一个环境下的文化和人文发展。每个地方的空间的形态影响着区域内文化要素的形成。具体来说,空间环境分为静态空间与动态空间。

(一)静态空间

区域音乐中的静态空间就是不同音乐所存在的地理环境。这一环境可以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也与自然环境相关。不同的环境会发展出不同的民族音乐环境,比如四川彝族火把節活动、山东庙宇祭祀活动、傣族的泼水节等都会产生不同的民族乐曲。经过实体走访调查,静态空间对民族音乐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已经成为各地民族音乐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研究民族区域音乐时要从静态空间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动态空间

区域具有时空性,生存的静态空间是当下的,过去的和将来的时间的是动态空间,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断变化对民族音乐也在进一步影响。动态空间以过去的行为习惯和外来的高科技的发展对当下的生存空间产生作用,不断改变促使民族音乐的发展和成长。因此,音乐学者对动态空间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开始依据不同区域的改变来研究民族音乐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比如在内蒙古草原以及东北这一区域内,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民族音乐也发生着不断的改变,毛乌素沙漠中的敖包、东北的二人转、陕北民歌等都发生着变化,音乐的活动方式和样式也随着区域的空间的变化而不断丰富,这一变化对区域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区域音乐的文化类聚

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区域音乐并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由多种文化现象共同组合形成的产物,区域音乐的文化类聚遵循了空间地理以及历史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各个音乐文化间相互联系也相互制约。所以在研究区域民族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也要对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区域音乐文化系统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丰富的概念。作为文化重要内容的地域文化或者区域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区域音乐作为区域文化的一个方面,应包含民族传统、社会结构形态、宗教信仰、政治经济形态以及当地风俗习惯等。从中国音乐历史上来看,大一统是主流的发展趋势。然而文化具有复杂和多样性,这个局面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形成区域音乐与主流音乐有机结构,构成于中国音乐的主体。现阶段通过各种方面、角度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诠释,都不应过分要求统一、系统化,而应尽量通过区域性的个性化特点和音乐要素来研究表达出对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音乐的理解和认同。因此在区域这个概念上,不仅仅地理学的上意义,也在文化上有层次感和区分度。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属于地理文化研究一个分支,在吸收民族地方特色在民族音乐上的使用也发挥着更加广阔的作用和价值。

我国的民族音乐发展过程比较漫长,在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中逐步建立了“乐种—乐类—乐丛—乐系—乐圈”为中心的区域文化音乐系统,而在进行区域音乐研究时主要就是要对某一区域的音乐进行逐一分析,进一步对不同区域音乐系统间组合方式、文化特征以及机制差异进行差别化分析,进而分析不同民族音乐的形成特点。在区域音乐发展过程中,建立了不同的音乐系统,形成了独特的音乐发展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区域音乐特征的关键就是乐类、乐种以及乐系。因此,我们在探索和研究区域音乐发展过程中,对该区域音乐文化系统进行深入剖析至关重要。

(二)区域音乐文化的层级关系

现阶段,区域音乐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主文化—亚文化—跨文化”三种层次关系,在当代文化发展过程中这一层级关系的划分被普遍认可。在研究区域音乐时首先要对主文化发展进行研究,比如在音乐活动中官方主流音乐的行为,这是主流音乐的发展基础和现状。在不同地区,主文化主要是当地的传统音乐。不同地区的亚文化有具有代表性,应当对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亚文化以及从其他区域中流入的跨文化进行研究行研究。此外还有外来音乐,从其他区域中流入的音乐形式。在研究民族音乐区域发展过程中要对这三种音乐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在当前区域音乐发展过程中,三种音乐形式出现了融合现象,比如在地区举办的官方音乐节活动中,也开始引入外来音乐文化,这在区域音乐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文化类聚。现阶段的区域音乐发展过程中,主文化、亚文化以及跨文化的音乐形式逐渐出现了融合现象,因此结合三种音乐形式对区域音乐的文化类聚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区域音乐社会认同与音乐景观

(一)社会认同

音乐是可以被用来建构个人、社会的认同的,因此,在审视族群性和认同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和方法时,还要考虑到其中的主导类别以及与人的关系。认同是解读区域音乐文化空间价值观的重要视域,音乐现代化进程需要用变化和发展的眼观去看待,对当地地域音乐进行再认识,将国家政治形态和社会认同联系成一个整体,区域音乐以其特有的生存活动方式,更容易随着现代技术、价值系统以及传播媒介从一个地方性文化走向区域化、国际化和全球化。

在民族音乐学分析中,音乐作为一种交流的实践方式主要专著于表演和理念的方式。同时,音乐作为文化的表现形态和表征手段之一,对于特定音乐的文化属性、音乐与文化主体之间的认同关系、音乐文化群体身份认同的转变以及音乐文化认同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等深层次讨论都有着重要意义。对区域音乐空间价值的研究离不开民族认同,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逐渐加快,从民族音乐学视野出发对区域音乐文化进行解读以及阐释,需要用变迁的眼光去看待音乐现代化发展进程,在相应的历史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对区域音乐进行动态性的认知。对区域音乐的解读应当结合国家政治以及社会认同,将民族音乐以及文化习俗结合起来。在对区域音乐文化空间价值观的重要视域进行解读时,应当认清区域音乐学科内外的多样化阐释与格局。现阶段我国区域音乐存在着较为特别的生存活动以及传播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全媒体时代下将由地方性文化走向国际性文化。

(二)音乐景观

随着学科自身的发展,音乐人类学不仅研究当代存活着的音乐生活,也关注音乐在历史传统中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探究包括西方社会在内的各类民族民间音乐活动,也思考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文化本质;同时,音乐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范围不再是狭义的偏僻边缘的乡村部落,而是扩展到更广泛的整个人类音乐活动场景。音声景观具体指的就是音乐本身及其相关内在含义在区域文化背景中的体现。由于在不同区域内有不同的种族、民族、历史文化、行为习惯等,而音声景观作为区域中重要的文化背景也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特点。在区域音乐研究过程中要重视音声景观的探究,这是区域音乐的重要概念。

在区域音乐研究的过程中应将文化景观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区域音乐的形成过程中。区域音乐的音乐景观不仅涵盖了音乐本身及其相关意义,更表现为一种意识形态,继而成一种文化景观。区域音乐在发展过程中拥有着区域性的发展历史与空间景观,音声景观是区域空间级序中的具体形态,通过音声景观可以展现不同区域音乐的生存发展空间,代表一地音乐特征。另外,区域音声景观也是一种可听可视的音乐现象,所以在研究区域音乐时需要亲临现场,结合音乐观看相应的表演。比如到内蒙古草原可以观赏到《万马奔腾》、《恩都斯鲁特的山顶》等音乐,配合着草原和牧马,才能真正体现这一区域的民族音乐。

音声景观也是一直特定文化的体现,能够全面的反映一个区域的时间和空间特点,通过分析该区域音声景观可以了解当地的文化特點和文化功能。所以,在区域音乐研究过程中,音声景观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是区域音乐的核心概念。在进行民族音乐的区域音乐研究过程中对不同区域的音声景观要进行全面的对比研究,这样才能进一步发现区域音乐中的差异。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区域音乐研究在区域音乐占有重要地位,而区域音乐发展需要考虑多方面内容,无论是区域空间的发展、文化类聚、音乐景观、文化认同都对区域音乐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上述内容,结合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和地理环境,加强区域音乐的研究和应用,这是民族音乐研究中的一项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红.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研究[J].中国音乐学,2010,4.

[2]杨丹萍.基于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研究[J]《文艺生活旬刊》,2015(10).

[3]万春艳.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区域音乐研究[J].《赤子》,2014(4):151-151.

[4]万春艳.区域音乐文化理论及其发展前景[J].《西安音乐报》,2012(3):25-31.

(作者单位:西安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景观空间音乐
景观别墅
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 05:27:54
空间是什么?
火山塑造景观
创享空间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乐
春天景观
中国摄影家(2014年6期)2014-04-29 14:54:47
音乐
QQ空间那点事
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09: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