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品市场与应用型高校绘画专业人才培养

2016-05-30 03:16:49李李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艺术品油画应用型

李李

建国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绘画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基础造型和色彩表现的专业技能,具备实际绘画能力,能够从事绘画专业创作,在画院、美术馆、文化馆、美术教育部门、设计公司、出版单位以及居民社区,从事绘画、教学、设计、美术编辑、美术辅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确为中国绘画的繁荣提供的保障。

从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学生就业也变的越来越难。因为绘画专业学生专业性强,但是综合能力相对较弱,传统行业对于绘画人才的需求饱和,可供选择的就业空间更狭窄,绘画专业人才培养呈现过剩现象。

一、绘画艺术品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现状。

在传统意义上,绘画作为艺术品被归为高雅的行列,属于小众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逐渐提高,关注自己内心精神需求和审美需要的人群不断增加,绘画作为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艺术品之一,市场需求量近年来不断增加。绘画作品也如同其它商品一样,逐步成为大众消费品。目前,国内也有很多工薪阶层在进行着艺术品的收藏与消费,平价绘画市场空前活跃起来。随着市场的活跃,也催生出很多的藝术生产模式和绘画交易机构。例如,北京的798、宋庄聚集着一批职业画家群体,让绘画的创作直接与市场对接。再如深圳的大芬村,“它是我国最大的油画生产和交易基地,从油画的创作、生产、销售、外贸到物流整个产业链都已经比较完善,形成了‘画家+企业家的文化产业集群区域。 ”[1]同时还有各种画廊、拍卖会、艺术品交易机构。除此之外最近十多年艺术品网络交易平台也愈演愈烈。从2000年嘉德在线开始,随后出现了博宝艺术品拍卖网、hihey.com 在线,再到现在的淘宝、苏宁易购,国内的各种艺术品网络交易平台已经有上千家。 可见,市场对于绘画艺术品的需求在逐年增加,对绘画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些行业也将成为绘画专业学生谋职的重要领域。

1、对于绘画人才的需求

进入市场的绘画艺术品分为原创绘画和行画。总体来说,原创绘画因其原创的独特性,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原创作品多是创作者凭借自己对艺术的追求进行的个人创作,同时因为创作者不迎合购买者的趣味,碰到合适的购买者的几率相对小,因而销售的成功率要低很多。而高校为保持绘画专业教学水平的高度与学术性,在教学上强调绘画的原创性、艺术性,排斥行画。当然,随着大众审美的提升,原创绘画作品会成为为来艺术品消费的趋势。但是,就目前而言,行画的定价相对较低,目前的需求量很大。行画根据作品的品质也分为高档行画、中档行画、抵挡行画。高档行画因其超高的画技,或者特殊意义,往往作品价格高于很多原创绘画作品。绘画专业毕业生具备创作原创绘画作品的同时,学习各种商业绘画技法,便于从事商品绘画的绘制工作,或者装饰性绘画的创作工作,可以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2、对于从事艺术品市场的人才需求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除了对于艺术品有很多的需求以外对于艺术品市场从业者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例如,绘画艺术品经纪人、绘画艺术品评估师、绘画艺术品鉴定师、绘画艺术品修复师等。这些行业需要的的是符合型人才,这些人才首先要有着较好的绘画艺术基礎,对于绘画有相当高的鉴赏力。以艺术品经济人为例,学习管理、营销专业的的人才短时间很难学习艺术专业。而学习绘画艺术的学生在接受相关课程的学习后更容易胜任工作。再如,2004年11月安徽省博物馆启动了潘玉良油画作品进行的修复工作,由于国内油画修复人才匮乏,修复工作由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教授李福才主持。随着油画艺术家人数和作品的不断增加,对保护和修复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油画修复成了越来越稀缺的技能, 油画的保护与修复是综合交叉学科,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一定要熟悉油画绘画技巧,了解绘画材料性能。

二、应用型高校绘画专业人才培养要趋向市场化

应用型高校绘画专业仍然沿用传统的绘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显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针对应用型高校绘画专业人才的培养,必要面对社会现实,面对绘画艺术品市场现状及绘画专业各类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为适应人才培养的高效发展,必须对人才需求的外部环境,以及高校培养的各个环节、因素进行研究,实现专业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最大程度的对接,才是普通高校发展的真正的出路。 应用型高校绘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趋向市场化,要有目的的培养绘画专业学生的就业求职能力。

1、教产结合及校外学习平台建设

校外学习平台不仅仅是校外写生,应该包括专业考察和市场参与。首先,学校建立课程实训工作室,与相关的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平台。例如,绘画专业根据专业方向建立油画工作室,材料工作室,国画临摹工作室,装裱工作室等,结合相关工作室,学校采用“企业+教师+学生”的教学模式,利用企业的市场资源以及他们的销售渠道实现订单式的生产与销售一体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学习,同时也熟悉了市场的运作规律,企业在这其中也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保障完成自己的生产需要,实现共赢。再如,利用现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学校为名建立网上绘画作品的交易平台,让学生了解市场。总之,结合市场对于高校绘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教产结合,不断优化绘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促进高校绘画专业的良性发展。

2、课程设置要趋向灵活实用

应用型高校绘画专业人才最终是要投身于艺术市场,人才培养要趋向市场化,课程设置必须趋向灵活实用。首先应对灵活的市场绘画需求,要开设多种专业实践课程,丰富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其次,开设艺术市场分析与投资,艺术品经营中热点法律问题以及艺术市场管理学原理等与艺术品市场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中国绘画艺术品有个整体的认识 ,另一方面根据学生自身的喜好和就业现状作出合理的就业选择,从而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应用型高校绘画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与市场接轨,了解绘画艺术品市场的需求与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的优化专业课程建设,不断灵活的更新教学内容,并深入研究“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模式。当然,绘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趋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为了更合理的规划绘画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是盲目追求市场。绘画专业的教学中,还是要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理论水平以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定康,王奇.深圳大芬村油画与美国市场[Z].2006\2\13

猜你喜欢
艺术品油画应用型
一张油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11期)2020-12-28 01:36:14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5期)2020-07-27 02:43:1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4期)2020-07-24 08:17:14
油画《塬下》
油画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 06:00:38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