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时代“三农”报道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30 02:41杨洪涛李惊亚
教育传媒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三农影响力新媒体

杨洪涛 李惊亚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三农”报道也一直是相关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本文注意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三农”报道出现的新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提出了提高“三农”报道影响力的三种思路和需要妥善处理好的两种关系。

【关键词】“三农”;新媒体;影响力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习近平同志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场合,先后作出了一系列关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论述。

“三农”的报道也一直是相关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都高度关注“三农”问题,他们创新报道形式、内容,为推动中国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微博、微信、自媒体蓬勃發展,作为主流媒体,既需要“顶天”,又需要“立地”,既要坚守传统调研之法,又要巧借新媒体之力,使“三农”报道让群众喜欢读、基层干部乐意看,在新的新闻业态下发出时代的最强音。

一、新媒体时代“三农”报道出现新变化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的迅速普及,“三农”报道的报道者、受众、传播载体等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报道者的变化

就目前我国“三农”新闻传播者的现状来看,整体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部分传播人员从根本上缺乏对农民、农村及农业的理解与感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三农”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笔者接触了一些从事“三农”新闻报道的记者后了解到,在众多从事“三农”新闻传播的记者中,有一部分是“从家门到学校门,从学校门到办公室”的“三点一线”的记者。尤其是有些出身城市的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缺乏对农民的尊重、对农业的了解,直接影响了“三农”新闻采集的真实性、有效性。

(二)受众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即使是偏远山区,与外界的沟通也愈加频繁。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涌现出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想法、有经验的现代新型农民。他们不再像传统农民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需要了解最新、最前沿的农业信息技术知识。而反观一些相关媒体有相当部分的报道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民的“胃口”。

(三)传播载体的变化

传统的“三农”新闻传播主要靠报纸、杂志等传播,时效性差,需要受众调动想象力、还原场景等来理解所传递的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农村3G信号的快速覆盖,越来越多的农民及“三农”干部借助智能终端等媒介了解信息。

二、新媒体时代 “三农”报道 “三度”的缺乏

在新形势下,相关媒体的“三农”新闻报道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新闻的“广度”、“深度”、“温度”等的不到位。

(一)在报道内容上,缺乏“广度”

随着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广泛应用,使得新闻采编人员的采访工作越加便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出一批“闭门造车记者”。有些 “三农”记者每天坐在办公室,登陆涉农部门网站,输入关键词,搜寻是否有相关文件或者信息发布,然后复制、粘贴,根据相关单位发稿要求,稍微修改一下电头,就作为新闻登报上刊。这种“三农”新闻报道,几乎全是干巴巴的文件表述,充斥着“文件指出”、“通知强调”、“规定明确”等字眼,而缺乏对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解读,传播效果较差。

纵观不少地方相关媒体,大多还是局限于“农田水利”、“粮食丰收”、“农民种养殖致富”等传统内容。其实,“三农”报道的领域非常宽泛,是新闻报道的“富矿”。比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新出现的“生态农业”、新的生产关系、老龄化社会农村养老问题等都是社会热点,但相关媒体在这些方面,尚缺乏深入、系统、具有参考性的新闻报道。

(二)在调研方式上,缺乏“深度”,“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现象较为普遍

近年来,主流媒体加大了调研力度,出现了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三农”新闻报道。如,《四川日报》在2014年推出的《丰收稻谷堆成山 卖与不卖好着急》等系列报道,在第一时间及时反映了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单家独户小农生活逐渐过渡到种粮专业大户,在粮食收购季节,粮食收购部门开门收粮却按部就班,由此引发的“卖粮难”问题。这一系列报道客观、有深度、建设性强,通过层层追问、步步推进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然而,类似这样带有深度思想性的报道相对较少,有些调研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的调研。一些年轻“三农”记者甚至简单地认为,“只要到了田间地头,就是调研,就是深入基层”,到了农村随便与农民聊两句,拍几张照片就走人。在一些新闻单位的考核压力下,为了完成任务,在一些交通条件好的地方,有的记者竟然能“一天跑三四个县”,这样的结果就是记者很难走村入户与农民促膝长谈,很难得到准确的第一手材料,更难写出有深度的“三农”新闻。

(三)在写作技巧上,缺乏“温度”,“带着泥土味儿、沾着露水珠”的报道相对较少

“爱的刻度决定新闻的温度”。新闻从业者过度依赖互联网、基层调研不深入,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写出缺乏“温度”的“三不看”新闻:“自己不愿看、编辑不愿看、受众不愿看”。当前,在一些相关媒体的报道中,来自群众“原汁原味”的语言太少、基层一线群众的声音太弱,频頻出现的“说教式语言”,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拉大了与受众的距离。

三、新媒体时代提高“三农”报道影响力的相关策略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我国从事“三农”新闻报道,必须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注重与农民的需求、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变迁相适应,提高“三农”新闻的传播效果。

(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地球变成了平的”,发生于国内任何一个地方的“三农”新闻可能都与外界发生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面对这一现实,作者在采访写作时一定要考虑全球化的大背景。

比如,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实现“十一连增”,对国内一些地方的“卖粮难”问题该怎么看?是不是要减少或放弃粮食生产?如何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考虑。党报党刊中相关文章的表述,往往可能被公众视为官方下一步行动提前释放出的信号。如果不立足全球视野,综合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很可能會得出片面的结论甚至误导受众。

(二)吃透“两头”,既“顶天”,又要“立地”

有人说,“三农”报道就是唱“四季歌”,但新时期的“三农”报道,要想唱好“新四季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年来,党中央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不断深化改革,经常推出“三农”方面的新政,需要新闻从业者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对政策的解读,准确理解中央政策的意图,能够“顶天”;同时,要将政策用尽可能简单明了的方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及时传递给受众,才能真正做到“立地”。

如,前几年《湖南日报》策划的“种粮大户夏根固的故事”一组12篇连续报道,反映了现代农业经营和种粮大户的新面貌、新型农民的不懈追求、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报道采用新闻故事的形式,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从不同侧面讲述了科学种田、土地流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心态等“三农”热点问题,可读性强,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三农”力作。

(三)勇于创新突破,在报道形式上“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受众阅读习惯和需求

在几乎“人手一部移动终端(手机)”的背景下,阅读纸质报道的人越来越少,更多受众在智能手机、电脑上看新闻,这就要求“三农”报道在形式上也要有所创新。在这方面,新华社做了许多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4年12月新华社推出“新农新事”系列集成融合报道,组稿《育种农业:一粒种子的旅行》《外向农业树标杆》《有機农业解“乡愁”》《电商农业成“新宠”》,重点关注“我国现代农业新业态”问题,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机构的深刻变化,紧扣热点、内容独家、视角独特、采写匠心独具。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组报道不仅通过传统的报纸、网络进行文字方面展示,还配发相应图片、视频,并将文字、图片、视频集纳在一起,以“轻应用”的方式在新媒体客户端展示,读者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查看相关内容。由于语言生动活泼、设计新颖,报道一经推出便受到业内人士、读者的广泛好评,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值得借鉴。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倘若想要做好“三农”报道,就要妥善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

一是“变”与“不变”的关系。“不变”的是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关注农业的情怀,“不变”的是像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同志那样的与农民打成一片,一段时间不见就想得慌的精神,“变”的是要进行手段创新、业态创新、渠道创新;二是要妥善地处理好“深入”与“浅出”之间的关系。俗话说,当老师的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话虽然是对老师说的,但放到记者身上也未尝不可。要想写出传世之作,不深入基层,潜下心去是不可能的。“深入”是以“浅出”为目的,换言之,“深入”只是手段,“浅出”才是目的,从事“三农”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切莫把“手段”等同于“目的”,毕竟我们是从事的大众传播工作,传播的对象是普罗大众,具体一点说,是文化层次相对不是很高的大众,所以,一定要既“走基层”“转作风”,更要“改文风”,要努力避免“新八股”或者卖弄一些新词汇。

猜你喜欢
三农影响力新媒体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